267、石城告急军心人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67章267、石城告急,军心人心
  “主公急报!”
  刚一靠岸,孙策接到情报。
  “策儿,溃军禀报,仅一日时间,石城失守了。
  程普、韩当、黄盖,三员大将,连同近两万大军全部被庐江俘虏。
  逃到宛陵的,不足五千人,我以为,不出意外,宛陵以北怕守不住了。
  宛陵,有我在,我会死守,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舅舅吴景。”
  “什么?不可能,天不助我~噗~”
  孙策眉头紧锁,接过竹简一看,大惊失色,忍不住喷了一口鲜血。
  这情报,是他舅舅丹阳太守吴景刻的竹简。
  竹简上的每一个字,字字触目惊心。
  石城失守,这是他如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而且,失守还这么快,程普等将连同近两万大军被俘,更是他想不到的。
  哪怕是宛陵失守,他都能理解,唯独石城,两万五千重兵把守不说。
  又不是郡治之所,丝毫不起眼,为什么就这么失守了?
  难道说,庐江探查到了石城是屯粮之地了吗?
  如果是这样,那真的太可怕了。
  “伯符,怎么了?”
  周瑜看着孙策吐了一口鲜血,心虑不已。
  看样子,恐怕又是什么不好的消息。
  怎么江东近年来如此多灾多难?
  十万大军损兵折将不说,还没攻下皖城。
  又赶上了山越暴动。
  真可谓什么坏事都接踵而来。
  才让伯符这样喜言笑之人,也逐渐的变得,不苟言笑,愁眉不展。
  主忧臣劳,他想为孙策排忧解难,于是,问道。
  “公瑾,你看看吧。”
  孙策擦拭了嘴角鲜血,看着周瑜焦急的模样,心神稍稍恢复,连忙把竹简递给周瑜。
  “嘶……这怎么可能?石城丢……丢了?”
  接过竹简。
  一看。
  周瑜脸色大变,脑袋一热,一口血差点涌上来了,倒吸了一大口冷气,
  尽管他从孙策的表情,猜出有可能是一个坏消息,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再坏,又能坏到哪去?
  可当看到石城失守,程普三将被俘,近两万大军覆灭,只有不足五千人逃到宛陵。
  他还是心神一瞬失守,被震惊到了。
  无法接受。
  真的很难接受。
  他终于知道孙策为何那副表情了?
  太不可思议了。
  在他看来,就算宛陵失守,石城也不会失守。
  就算石城失守吧。
  最少也能发出求援,连求援都没有发出。
  都是干什么吃的?
  主将尽皆被擒,全军近乎覆灭,这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他想破脑袋,也实在想不出来,怎么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且先不提,退一万步讲,哪怕庐江查到石城是屯粮之所。
  有程普等三员大将,两万五千重兵把守,庐江怎么就敢进攻的?
  若是皖城被围,庐江无可奈何,愤然一击,出此下策,还可以理解。
  最奇怪的是,庐江这个节骨眼,发起进攻,就不怕被我们这支部队夹击吗?
  莫不成,庐江不光探查到了石城乃屯粮之所,连我们这支部队的动向,也探查的一清二楚?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恐怖了。
  不会的,不会的。
  怎么可能有人在江东的地界上,比我们还能更早得知信息?
  山越暴动,这件事,在整个江东知道的人也不多!
  难道是上次少将军派人联系山越暴露,庐江以牙还牙?
  可就算这样,仲谋少将军跟山越交战,吃了败仗,也没几个人知道。
  而且,就算能知道,也不可能是比我们知道的还早,应该是误打误撞,碰巧了。
  毕竟,历阳离石城不远,从历阳进攻发起进攻,也合情合理,说得通。
  但,这个时机,抓的也太好了!
  而石城有三将和两万五千大军镇守,怎么就这么轻易被拿下了?
  内鬼?奸细?
  也不对啊……
  周瑜脑袋乱乱的,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一点,更想不到,他第一种猜测是对的。
  他也不可能知道。
  情报。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有多重要。
  刘枫比当下任何人都重视情报的及时有效。
  打仗。
  除了打钱打粮打人。
  还打的就是时间差,信息差。
  虽然庐江做不到比他们得到消息早,但也没有得到消息比他们迟上多久。
  眼下,摆在周瑜和孙策面前的是直面进取山越,打败青面龙王?
  还是调头,挥军北上,跟庐江刘枫,夺回石城?
  两难的选择。
  挥军北上,山越肆虐,以鲁肃的兵马,不一定能守住乌程。
  但一旦教庐江大军顺势南下,打破宛陵,届时很有可能丹阳易主。
  不得不说,不管怎么样,庐江时机把握,恰到好处。
  庐江这把刀,落在身上,在身上切肉,还真的难受得紧。
  不由得周瑜陷入沉思,苦思冥想破局之道。
  诸葛瑾和严畯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让二人这副表情,等在孙策示意下,看过竹简,纷纷眉关紧锁起来。
  山越不除,是大祸。
  庐江兵马不打回去,也是大祸。
  左右为难。
  “主公,在下有一言。”
  诸葛瑾看完竹简,脸上浓重,思索片刻道。
  “子瑜请讲。”
  眼前一亮,孙策伸手示意道。
  “在下以为,此等乱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舍近求远实非王道。
  且吾军久与庐江兵交战,一直未取胜,士气不振。
  莫不如,主公先以雷霆之速,打败山越乌合之众,携胜利之势回击石城。”
  诸葛瑾说的还比较委婉,岂止是一直未取胜,简直是大败而归。
  不过,他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也令人信服。
  “主公,子瑜言之有理,在下以为,刘枫虽得石城,有可能还会趁我们没有回援进击。
  但有一点,那就是人心,丹阳,主公经营了数年之久,且吴太守官声名望,颇的人心。
  窃以为,短时间内百姓不会依附庐江,只需要我们打败山越,大震士气,上下一心,三军用命。
  届时,军心、人心,皆在我们,再快速夺回石城即可!”
  想了想,严畯从另一个跟诸葛瑾不同的角度,一一分析起来。
  他和诸葛瑾,不同的提到了人心,相同的都提到了一点,士气,军心。
  固然现在回去更好,但大军没有士气,军心不可用,夺回石城反而更难。
  “唔,子瑜和曼才甚为在理。
  公瑾,这样局面,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孙策听得不住点头,看向沉思回转的周瑜,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道。
  一时间,众人把目光看向了令人瞩目的周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