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南大陆(第二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二十二年,全国性调查才刚刚开始而已,但国库却已经增收3000万两。
  蒸汽机战船舰队妥妥的有了。
  国内正在如火如荼地搞反贪,第一批蒸汽机战舰群,却悄然出了马六甲。
  崇祯二十二年三月,10艘蒸汽机战舰出现在狮子岛港口,正式交付给郑成功。
  正在怛罗斯一带的李定国也已经厉兵秣马。
  大量的工兵队伍聚集到葱岭一带,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影响力强大的集团军。
  三月下旬的时候,数不清的商人越过葱岭,打通了吐鲁番、哈萨克、布哈拉的商道,这条封闭近已久的商路再一次畅通起来。
  这些商人中,有一批军情处的人,他们打扮成平民的样子,活跃在西域一带,收集大规模的情报。
  进入四月,北京收到了来自怛罗斯的电报。
  西征在即,李定国再次发回北京的请战要求得到了层层审批后,终于通过。
  不仅仅李定国开始了。
  狮子岛的海军也开始了。
  不仅狮子岛的军事开始了,南大陆移民潮也在这一年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崇祯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年轻人从停靠在南大陆最北岸的商船上下来。
  他眯着眼睛望着前方的人群,后面的人说道:“公子,借个道。”
  姚启圣连忙给后面的人让了一个道。
  “诶,这位仁兄,你也是移民过来的吗?”
  那青年说道:“是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就都待在这里了。”
  “在下姚启圣,浙江会稽人。”
  “在下施琅,福建人。”青年自报了姓名。
  “施兄为何会长途跋涉移民过来?”
  “我父亲让我过来的,你呢?”
  “哦,我是来这里做点小买卖的,听说这一次移民人数很多。”
  施琅伸出两根手指:“两百万人!”
  姚启圣感慨道:“真的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
  想他小时候,大明朝的老百姓大多数还在种田,那个时候的大明朝和现在的大明朝仿佛完全两个样。
  施琅说道:“我跟你说,这一次,朝廷还是取消了丰厚的移民奖励的。既然如此,也有这么多人愿意南下,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这几年的移民,无数人获得了土地和财富,已经是有目共睹。”
  “新一轮的大开荒时代到来了。”
  施琅从怀里掏出一张海图,说道:“你瞧瞧,这海图,和二十年前的海图,完全是两个样,我听说,西夷人带来了大量的海图,还有更多,民间已经能买到最新海图了。”
  施琅左看看右瞧瞧,小声说道:“我听说,海西的海图也有了,很多人想买,很多商人想去那边去做买卖。”
  姚启圣惊疑道:“可我听闻海西离这里有万里之遥。”
  “姚兄,这你就孤陋寡闻了,蒸汽机船听过没,海军已经装备上了,很快就会流传到民间。”
  姚启圣摇了摇头。
  “一种只需要添加煤,就可以自动航行的船,跟火车一样。”
  “还有如此神奇的船?”
  “自然是有的。”
  实际上,这一次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意南下,也是因为发达的海运也给移民南大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在新政之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身上充满了力量,他们眼中放过光芒,对一切的未知,都有着期待。
  从朝廷开始动员的时候,一大批年轻人就自告奋勇。
  像姚启圣这种就是沐浴在新政下长大的。
  而在正统历史上,这个人和施琅都在康熙下来做官,并一起收复了台湾。
  “姚兄,你做什么买卖?”
  “我做的是布行买卖。”
  “哦,那现在移民过来这么多人,你的买卖一定会火起来。”
  “借你吉言。”
  施琅说道:“走走,跟我一起走,缘分一场。”
  “哈哈,施兄请。”
  “对了,施兄,你说,这突然移民这么多过来,治安如何保证?”
  “唉,这你就不懂了吧,有军队呢!”
  “军队也过来了?”
  “过来了,肯定要过来,而且听说还来了不少人。”施琅神秘地说道,“这南大陆上是有原住民的,其实两年前,朝廷就派人过来过,和这里的原住民有过交流。”
  “要不然怎么会贸然移民这么多人过来?”
  “原住民不会反对?”
  “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咱们来了,带来丝绸、陶瓷、茶叶、盐铁,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所以朝廷也出动了军队。”
  姚启圣又说道:“你说朝廷在海外各地移民,真不怕海外哪些人某天突然起兵造反,自立为王?”
  “嘘,这话你都敢说,不想活了?”
  “我只是提出我心中的疑惑。”
  “至少圣武皇帝陛下在的时候,还没有人敢造这个反吧。”施琅压低声音,叹了口气。
  “施兄为何叹气?”
  “我只是突然想到你刚才说的这些。”
  “我说的?”姚启圣疑惑道,“你是说担心有人造反这事?”
  施琅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递给姚启圣一支,姚启圣摇了摇头。
  施琅自己点燃了一支烟,抽了一口:“谁说不是呢,现在中原正在查出贪官,你说有些贪官会不会连夜携带自己的财产,混入移民大军中,来到这新大陆改头换姓?”
  “这……这倒是真有可能。”
  “还有一批企图行刺皇帝陛下的人,他们的余孽,会不会也加入移民潮,混入到新大陆发展势力?”
  “真倒是也有可能。”
  越这样说,姚启圣心中越发有些沉重起来。
  “现在大明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四海之内,都有汉民,这地盘一大,就不好管了。”施琅拿出一张银钞,“越往后,它的维系作用越大。”
  姚启圣说道:“其实,当大多数人都有饭吃,且有收入养活家庭的时候,小部分人想要造反,是不容易的。”
  “你看看,古代的王朝迭代,都是大部分人吃不起饭了。”
  施琅说道:“那安禄山怎么说呢?”
  “那是唐明皇自己携带了政务,才被安禄山有机可乘,如今朝堂上人才如云,陛下圣明烛照四海,有人想要造反,很难。”
  “若是陛下千古之后呢?”
  “你是说朝廷不立太子这事吧?”
  施琅打住话题:“我什么都没有说,走,姚兄,陪我去喝一杯,对了,我听说公主殿下也来南大陆了。”
  【作者题外话】:昨天进了一趟医院,种了一颗牙,今天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一样,浑浑噩噩。
  看到有些大佬在评论区讨论新书,告诉大家,新书在中秋节之后就开始连载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