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政治危机?(第三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几个老婆中,做事最果断的当然就是红娘,造反都敢造,抢人不是小菜一碟么?
  先抢了再说!
  红娘:姐妹们,不好意思,人我先用了,咱们排队,一个个来!
  “夫君,快来,臣妾这里有个好东西给夫君看。”
  “这……”
  红娘倒是像极了哄骗小男生去怪姐姐。
  等到了延祺宫,红娘立刻将门关上。
  “夫君,咱们快点解决吧,大家都还等着。”
  “等等!你这是何意?”
  “夫君,不要紧张,臣妾来给你脱衣服,咦,夫君,你躲什么!”
  果然啊!
  结婚前,话说的都那么好听!
  说人家是你的白月光,说永远爱人家,天天想跟人家摩擦生水!
  结婚后,看见人家就躲!
  所以,爱会消失对吗!
  啊呸!
  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
  刚认识的时候,都是正人君子,在一起后,就整天想着睡人家,等结婚后,又变成正人君子了!
  “夫君!”红娘跳起来,又夹住了崇祯的腰,“现在这里只有咱们两个人哦。”
  “红娘,朕今日刚回来,都有些累了……”
  张凡话没有说完,红娘软软的双唇已经贴过来,亲住了他的嘴巴。
  皇帝只感觉一阵香甜入口,滑滑的,湿湿的。
  他抱住红娘的手也加大了几分力气。
  很快,张凡的呼吸声也变得急促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两人就开始谈论起物理学中,关于力学的一些问题来了。
  屋内是香汗淋漓,红娘面容红润,双目含情而迷醉。
  又过了好一会儿,双方才达到生命的大和谐。
  “夫君。”红娘依偎在皇帝怀中笑道,“快收拾一下,去皇后娘娘那里吧。”
  皇帝震惊地说道:“你们难道已经商量好了?”
  红娘起身,双手捂着张凡的脸,亲了他一口,嘿嘿笑道:“臣妾什么都不知道。”
  卧槽!
  崇祯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样走出了延祺宫。
  其实吧,他也不是不想来。
  他很想来。
  但凡事得讲个先后,刚吃完饭,总得消化消化。
  却发现自己像只小羔羊一样,被拉到了延祺宫。
  现在还要去皇后那里。
  周婉言就矜持多了。
  至少消耗的体力没有那么大了。
  从周婉言那里出来后,崇祯感觉自己还行,还可以。
  可是,田秀英就比较热情了,各种不同的姿势都在尝试。
  从田秀英那里出来后,崇祯感觉腿已经有些软了。
  老实说,红娘是那种热情如火的妹子。
  周婉言矜持害羞,而田秀英,狡黠聪慧。
  而且每个人身上的香味还不尽相同。
  等到了李静珊那里,好家伙,这平日里李静珊一副职业女强人范儿,到了此时……
  反正崇祯出来的时候,已经需要扶墙了。
  让朕缓缓,让朕缓缓!
  这老婆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恍恍惚惚,张凡到了慈庆宫。
  他看到慈庆宫内的灯光还亮着,双腿顿时一软。
  过了一会儿,张凡进了慈庆宫。
  张嫣坐在那里,正在自己给自己研磨绘画的颜料。
  她这里倒是布置得别致,有各种花花草草,是田秀英跑来给她布置的。
  又带着李静珊跑遍京师买了一些种子。
  “陛下。”
  张凡走过去,接过她手中的颜料,帮她研磨起来。
  张嫣的画,大多是自然风光。
  在她的趣÷阁下,世界变得干净、唯美。
  曾经内心压抑的女生,现在心里已经变得非常平和。
  其实,随着各项新政的推行,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社会意识形态也有了诸多改变。
  例如婚恋,例如有些人的人生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以前的人,为什么活着?
  不知道,因为要活着,所以活着。
  也许读书人会说,为治国平天下。
  但普通人呢?
  尤其是女人。
  也许有人说是相夫教子而活着。
  但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有不少人已经在思考。
  人生为什么活着?
  也有一些人给出了答案。
  人生为自己而活着。
  当心中的枷锁被解开后,人的思维,也变得轻灵了起来。
  自然而然,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变得干净、舒服。
  “陛下,我心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想要请教陛下。”
  “哦,什么问题?”
  “我在画画的时候,会感到很开心,但是,时常又会感到很孤独,这是为何,难道是我心中还有什么结没有解开?”
  张凡没有想到她会问这种问题,他放下手中颜料,微笑着说道:“这不是你的问题。”
  “那是为什么?”
  “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也并非坏事,在孤独中,我们才能独立地去思考,构建自己的世界。”
  张嫣听得似懂非懂,但却似乎也能从这话里抓到一些东西,不过她暂时也想不明白。
  陛下,不要以为你在这里装哲学家,就不用脱衣服了!
  这一年的张嫣,已经三十岁。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女人三十……
  日常越是高傲的女人,看起来越有女神范的女人,咳咳……
  反正张凡第二天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还忍不住扶墙。
  卧槽!
  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王承恩早已在那里恭候着,他脸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皇爷,您的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知道了。”
  “皇爷日夜操劳,多注意圣体。”
  崇祯坐回去,说道:“都有什么奏疏上来?”
  方正化说道:“回禀皇爷,确实有很重要的奏疏,有数百名官员都在弹劾孙大人。”
  崇祯一边听着,一边吃着早餐,他没有发表意见,只是问道:“都怎么说?”
  “都说孙大人擅自调动军队,有曹操之心。”
  崇祯笑了笑,问道:“呵呵,都哪些人弹劾?”
  “内阁、部院、九卿、两京十三省各省官员。”
  “都放在这里吧,留中处理。”
  (留中就是留在这里先不批复,冷处理。)
  “是。”
  “皇爷,孙大人告病在家,奴婢去探望过了,孙大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知道了。”
  敏感时期,不仅仅政治上出现了动荡,财务上,必然也是见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