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肇基之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权贵、官绅,甚至太监的眼里,都没把大明的底层百姓,当过人来看待。’
  朱由校搁下手中的奏疏,拿起陈策所呈递的奏疏,双眼微眯:‘但在朕的心里,却从没这样想过。
  想改变大明。
  想中兴大明。
  想叫大明走出去。
  那就必须要开民智,叫万千的大明底层百姓,成为堂堂正正的人,而非生产工具。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顽固观念,想彻底的根除掉,给他斩断,就必须开辟新的领域。
  叫更多的人,能读得起书,能凭借自身努力,晋升上来!’
  大明的文官群体,缘何庞大?
  不就是他们垄断了教育专权。
  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从蒙学为奠基,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再以八股取士,各个层面都被无形之手,所牢牢掌控着。
  那些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殷实丰厚的家底,足以支持宗族子弟进修,一朝科举高中,鱼跃龙门得翻身!
  在大明读书是很奢侈的事情。
  “援辽总兵官陈策奏曰:臣自奉诏赴京以来,随孙阁老奔赴西山,为陛下所虑安置辽民事克忠职守,奉陛下口谕,在西苑讲武堂进修,传授课业之际,协助孙阁老安置辽民流民,另积极展开募兵事。
  自辽前逃难进关内的辽民,甚至是居无定所的流民,参照陛下所定募兵标准,今已募集五千勇壮。
  按当前募兵之势来看,最迟月余时间,即可募集两万勇壮,届时援辽各部兵马,皆可补充相应新卒……”
  “好!好啊!”
  朱由校深邃的眼眸,闪烁着精芒,面露笑意道:“陈策、童仲揆他们,果真没有叫朕失望啊。
  若是能募集两万新卒,那先前援辽的各部兵马,皆能补齐员额,届时好好操练,配发甲具、军械、火器等,到时赶赴辽前战场,定能叫建虏崩掉牙!”
  自萨尔浒之战惨败,大明对待辽前的战事,就表现出焦躁,急于求成的趋势,这在朱由校看来,是极其不好的一种现象。
  不能正视强大的对手,查明自身短板所在,那何以能在战场上,战胜这节节取胜的对手?
  陈策、童仲揆等部援辽兵马,总兵额在三万余众徘徊,若是再加上两万精心挑选的辽地新卒,好好操练的话,那战力至少不会下滑。
  新募集操练的新军,想要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除了配发的武器装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叫新卒见血。
  没有见过血的新卒,就算操练的再好,上了战场以后,那也是强壮些的绵羊,等着叫建虏八旗攒军功。
  “皇爷,您要的御酒。”
  见自家皇爷这般高兴,刘若愚捧着玉壶,微微欠身道。
  “拿来!”
  心情不错的朱由校,伸手拿过玉壶,也不顾李永贞想递来酒盅,直接就豪饮了一口。
  “肇基之始,肇基之始啊!”
  忍着辛辣刺喉的感觉,朱由校如炬的目光,看向太液池,笑道:“有了这批虎将悍将,所统率的新军。
  等西苑讲武堂这边,培养出一批中低层将校,重新划定新军各部的军制。
  等宋应星、焦勖他们,将朕所需的一应火器,悉数量产以后,再给他们配备精良的鲁密铳、火铳,甚至是虎蹲炮等。
  真等到辽前出现异动,朕也有信心,确保辽前等地的安稳了!”
  西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朱由校孵化人才,培养新军的根基之地。
  那些在权贵、官绅等眼里的贱民,在朱由校的眼里,都是大明的良民。
  只要操纵得当,取得他们的忠诚,那绝对是实打实的兵权。
  当外朝的文官群体,东林党也好,齐楚浙党等派也罢,揣摩着当前朝局的变动,朱由校已然跳出这个圈子,朝着新的格局谋定了。
  军机处在朝中总揽平辽事,熊廷弼、贺世贤在辽东厘清地方,先将辽东这个地方,从党争风气下摘出来。
  加之朱由校操练的新军,等到天启元年到来时,不说一定能重创建虏八旗,彻底镇压叛乱事。
  但至少遏制住建虏的嚣张气焰,稳定住辽沈前线的局势,朱由校是有十足把握的。
  建虏八旗的确是强,但跟大明比拼国力,那还是差点意思。
  只要不叫朝中的那些文官,在辽东前线肆意妄为,胡乱搞怪,那建虏八旗想趁乱夺取大片辽东疆域,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永贞,你去内书堂那边,将曹化淳、韩赞周几人,给朕叫来!”想到这里的朱由校,转身对李永贞说道。
  “喏!”
  李永贞闻言,当即作揖应道。
  西山所谋划的诸多部署,都在按部就班的推进,且取得的成效很好,朱由校的内心很满意。
  但面对之后遇到的问题,加之迁移到西山的辽民流民,规模不断增加,朱由校要谋划好另一件事情。
  ‘想取得这些破家的辽民和流民,对自己的绝对忠诚,就必须要给他们找一条活路。’
  朱由校喝了一口佳酿,眉头微皱,心里暗暗道:‘西山筑城事,终究是小道,能叫他们积攒一些活下去的根底。
  但想要叫他们寻得活路,就必须能靠着自身劳力,赚取到养家糊口的银子。
  当前内廷所辖一众皇庄,局势算稳定下来了,是时候叫一些内廷宦官上位,构建内帑经济体了。’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在朱由校的眼里,是落后的,是需要改进的,特别是内廷所辖十二监四司八局,专门服侍皇家,围着他一人转,这多少是太过于浪费了。
  若是能叫这些内廷衙署,围绕着两个核心去转,服侍好皇家的同时,能多多为内帑创收,那才是内廷该赋的职权。
  魏忠贤他们要用好,这是之后对外制衡文官的班底。
  曹化淳他们要用好,这是之后对内制衡内廷的班底。
  至于谁来制衡曹化淳他们,朱由校心里也都想好了,想当好大明的天子,叫一应群体都围着天子意志来转,那制衡才是帝王之道,简单粗暴的打杀,小道尔!
  就算是杀,也要叫你死的心服口服!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三十一章:肇基之始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