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西山之变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维贤,你可莫叫朕失望啊。”
  看着张维贤离去的背影,朱由校露出笑意,心里暗暗说道:“新设理藩院,明确职权,定宗禄,削弱各地宗藩分支,这些倒是其次的。
  朕最主要想要做的,就是分礼部、户部的权,打击臣权,你做的越好,日后朕就越倚重你英国公一脉。”
  就大明所形成的烂摊子,多数造成的根源,就是臣权过于庞大,皇权受到胁迫所致。
  治理幅员辽阔的大明,就要倚靠这些读书人出身的文官,然他们的出身,就使得不少的文官,明里暗里的倾向于他们出身的阶层。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官绅、大小地主等遍及天下的特权群体,里面所藏的那些无视大明法纪,以权谋私的死硬派、顽固派,才是大明第一等毒瘤。
  像就藩各地的宗藩分支,充其量只能算第二等毒瘤。
  朱由校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想解决这些毒瘤和顽瘴痼疾,就必须先在朝堂之上,构建起稳固的权力框架,起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作用。
  等这些都谋定下来后,再腾出手来,再将目光着眼于大明地方,那很多事情就变得相对好办了。
  也幸亏朱由校是天启朝的大明天子,而非崇祯朝的大明天子,不然想这般稳健的布局落子,现实也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皇爷…有关西山的一应奏疏,奴婢都带来了。”刘若愚捧着一摞奏疏,低首来到御台这边,恭敬道。ŴŴŴ.BiQuGe.
  “放到这里吧。”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弯腰坐到躺椅上,说道。
  趁着当前朝局还算稳定,腾出精力将西山的事宜,在好好梳理一遍,这是朱由校要做的事情。
  十数万的辽民和不知多少的流民,若能给他们寻一条活路,在西山能安稳的生活,那朱由校就能得到诸多死忠派!
  其实大明的底层百姓,所想要的很简单,就是能吃饱肚子,全家无忧,那就能老实的活着。
  可即便这等淳朴的要求,很多时候都不能得到满足。
  “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奏曰:臣自奉诏坐镇西山,专管辽民流民安置事,御驾出巡西山以来,幸得内帑钱粮支持,首批两万余众辽民,次批三万余众辽民流民,在西苑讲武堂,会同各部国朝锐士协助下,西山已有较大变化。
  清除病邪,登记造册,编组设营,宣讲安置新规,招募勇壮,行按劳分配……
  今西山新城所挖地基,已完成三成有余,另西山所设安置营地,大明科研院驻地衙署,迁移兵仗局、军器局驻所衙署,宽道夯筑等诸事,皆在按部就班的推进之中。
  为确保后续建城,所需一应青砖充沛,臣已组织相应人手,会同内廷所供匠户,于西山择址修筑火窑……”
  看着孙承宗所呈奏疏,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朕果真没看错孙师啊,孙师是有大才的。”
  在刘若愚、李永贞的注视下,朱由校不加吝啬的赞许道:“这西山有孙师坐镇,朕所谋惠民安民之事,定然能妥善解决好,哈哈……”
  孙承宗这个人,对治理地方、处置突发状况、安置百姓、营建城池这些方面,有着超出常人的才能。
  且孙承宗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虽战术层面有所欠缺,但若是能用对地方,绝对是治理天下的佐才!
  “李永贞,你记一下。”
  想到这里的朱由校,合上手里的奏疏,对李永贞道:“对孙师于西山一应所需,司礼监要第一时间解决。
  不管是钱粮方面,还是各类匠户,都必须要悉数满足。
  西山筑城,安置辽民流民事,朕很看重,若出现任何差错,是司礼监贻误造成,那谁经管谁受惩处!”
  “喏!”
  李永贞忙作揖应道。
  当前内帑所储钱粮都不缺,对孙承宗在西山那边,有任何的需求,朱由校都不会吝啬的。
  一旦西山所筑城池竣工,所规划的一众用地,皆发挥应有成效,那不仅能叫西山的百姓,变得富裕起来,还能给内帑创收。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一切经济秩序,都是向自给自足靠拢,若是朱由校能有效提升生产力,生产出大明所需硬通货,就能掌控市场主动权。
  “翰林院侍读学士徐光启奏曰:臣自奉诏以来,携大明科研院同仁,随孙阁老赶赴西山之地,筹建科研院驻地衙署,得益于陛下所赐钱粮,使得科研院驻地衙署,及兵仗局、军器局等有司衙署,皆在稳步筹建之中。
  另宋应星、焦勖奉陛下旨意,研制黑火药,及一应火药制品,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距陛下所提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臣先前邀请一些良才,已前去兵仗局那边,随同宋应星……”
  这徐光启的能力和做事效率,也都是不错的,谁说大明没有良才啊,就是没有用对地方罢了。
  若叫这些务实的良才英才,远离官场的党争风气,叫他们能心无旁骛的做事,那大明想要改变,根本就不是难事。
  翻看着有关西山的一应奏疏,朱由校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退过,这叫刘若愚和李永贞的心里,都不由得暗松口气。
  不过二人的内心深处,也都生出些许疑惑,为何自家皇爷,对待一小小的西山,却表现得这般关注。
  明明所安置的那帮辽民流民,就是一帮什么都不会的人,可是自家皇爷的反应,却像是看一项大事般。
  “痛快!真是痛快啊!”
  朱由校合上袁可立的奏疏,伸手道:“刘若愚,去叫人,给朕拿一壶御酒来,朕要浮一大白!
  永平府那边,关于迁移辽民事,现在明确下来了,那后续接收从辽前逃难的百姓,就不会再出现任何差池了。”
  “喏!”
  刘若愚不敢耽搁,当即作揖应道。
  只是这心里的疑惑,却更多了,为何自家皇爷,对待那些逃难的辽民,表现得这般重视呢?甚至不惜耗费内帑钱粮,也要安置好他们。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三十章:西山之变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