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真不是小农圣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日,被定为丰收日。
  整个南京城,凡是有资格参见早朝的官员,都与朱元璋一同,守在城外新开垦的二十万亩良田四周。
  牢牢看护着。
  当然,这种丰收时间,根本就没有人敢过来捣乱。
  在加上良田四周,也都早已被一众兵将,牢牢看护着,一些不相干的商旅路人,也都没有机会,能溜进田地内。
  甘薯挖的很快。
  别看这二十万亩田地,一眼望不见头。
  但是,基本上一家之人,一般都是四亩地或者五亩。就算是多一些,也超不过十亩。
  各家挖掘各家的甘薯,挖的速度,便是十分的快。
  因此,天黑之前,二十多万亩甘薯,已经都从土地中,挖了出来。
  整个田地中,便出现一堆一堆小山般的甘薯。
  看起来,更是异常壮观。
  “禀皇上,微臣已经带人,将这些田地之中的甘薯,都大致称了一下!”
  户部尚书杨思义,带着刘诚、杭琪两个户部左右侍郎,与户部一众官员,每人带着一本小书册,走到朱元璋面前,满脸喜色。
  “这二十万亩田地中,四周外围的甘薯,大部分都是亩产二十九石。而在田地中,甘薯产量便会缓慢提高。其中,外围一圈可以达到亩产三十石,再往里走,可以亩产三十一石。田地最中间,可以达到亩产三十二石!”
  “三十二石?”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由的看了一眼,旁边的朱子安。
  “回皇上,臣带人专门挑选了三块田地,称量的结果,均是三十二石!”
  杨思义连忙拱手说道。
  “走,带咱去看看!”
  朱元璋急忙喊道。
  三十二石啊!
  直接是小麦稻田产量的十倍。
  想着,朱元璋便不由脚下生风,走路的速度,都在虎虎生风。
  同样,一直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朱标、朱樉、朱棡还有李善长、汤和等大臣,也都是满脸震撼。
  一亩地三十多石的产量,他们想都没敢想过。
  没想到,现在竟然就这么实现了。
  而且,整整十多万亩田地,都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产量。
  至于剩下的几万亩田地,因为种的是土豆,其产量,必然达不到三十石。
  “草民见过皇上,见过诸位大人,小真人!”
  “草民见过皇上,各位老爷,见过小农圣!”
  ‘见过武当小农圣……’
  一路过去,所有路过的农户,都是满脸兴奋的对着朱元璋与朱标等人打招呼。
  甚至,一些农户,还都大声喊着,朱子安为农圣。
  “各位乡亲父老,小道只是武当山上的一个小道士,实在是不是什么农圣,各位千万不要这么喊小道,小道承受不起!”
  “小真人,一亩地产粮三十石,这可是之前那些土地的十倍之多吗,种植一亩,便相等于种植十亩。现在,只要一亩田地,便能养活我们一家,此种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您就是小农圣!”
  “小真人,凭借此神物,您便是我等老百姓的救命恩人!”
  “小道真不是……”
  “就是,小真人,农圣之称,你一定当的起!”
  “小农圣!……”
  现在,见识到这些甘薯的产量之后,所有的农户,对于朱子安已经是满心感激。
  不论朱子安怎么说,打心底,便已经将朱子安,认定为农圣!
  见此,朱子安满脸无奈。
  纵然心中有百般不愿,但奈何只要他一张嘴,还未辩解一句,周围便会冒出几百句话来反驳。
  “唉~”
  无奈叹息一声,连忙朝着已经走远的朱元璋与朱标几人,追了上去。
  很快,几人便是来到田地中间。
  这里的甘薯,明显要比田地周边的甘薯,要大上一圈。
  就连甘薯堆,也比外围的甘薯堆,要大的多。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朱元璋便知道,杨思义等人没说谎。
  “皇上,这一片,几千亩田地,都均是亩产三十二石!”
  杨思义用手指画了一圈,满脸激动。
  “这下,我大明子民,再也不缺粮,再也不用挨饿了!”
  抬头看了一圈,朱元璋满脸激动的大声喊道。
  “皇上英明!”
  “皇上,有此神物,我大明社稷,必然可以万世不倒!”
  “我等感谢皇上,感谢小农圣!”
  一旁,一众农户,也都满脸感激之情的跪在地上。
  “小道真不是什么圣人!”
  朱子安忍不住,小声辩解了一句。
  不过,并没有理会他。
  甚至是朱标与朱棡等人,也都懒得理会。
  “杨思义!”
  等到周围一众老百姓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之后,朱元璋继续说道。
  “臣在!”
  杨思义拱手行礼。
  “天色不早了,感觉命人,抓紧将这些甘薯,都运送回南京。要是这些百姓车马不够,咱允许你,向京卫指挥使司都督府还有南京府,求助!”
  朱元璋道。
  “臣遵旨!”
  听罢,杨思义便连忙应道。
  “但是,你得记住,当初在给这些农户发放甘薯植苗的时候,可以已经说好了,第一次的甘薯植苗,由于用的是子安与太子的甘薯与土豆,还有官府的培育。因此,这第一批甘薯与土豆,需要收取他们三成的甘薯与土豆,此事你在和这些农户,都讲清楚!”
  朱元璋道。
  “请皇上放心,微臣明白!”
  说完,杨思义便连忙派一众户部官员,抓紧安排去。
  “杨思义,土豆的产量如何?”
  随后,一众人又来到土豆田地,看到的也是一片,满地堆满白色小山丘般的土豆。
  “禀皇上,这些土豆也是大丰收,外围的土豆亩产十石,依次往进,可以达到亩产十一石,十二石……”
  杨思义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些事情,他刚刚也都带人,称量了一遍。
  只不过,有了甘薯三十二石的刺激,他们对于这些土豆的产量,已经有些免疫了。
  “很好!”
  不过,朱元璋还是满脸喜色。
  “杨思义,赶紧计算一下,这二十万田地,一共产出多少石甘薯,多少石土豆!”
  朱元璋说道。
  “是!”
  听罢,杨思义连忙应答了一声。
  随即,便带着剩下的户部官吏,开始忙活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