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天下兴和,欲铸造九州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87章 天下兴和,欲铸造九州鼎
  来到襄阳城之中,几人便一路往州牧府走去。
  当通报后,刘备连忙赶向府外,震惊的发现远在交州外坐镇的张飞与诸葛亮回来了,尤其对方还带回了一个他日夜想念的仙长!
  刘备激动万分的迎了上去,将李承渊带入州牧府中,同时命人摆下最高格的宴席为李承渊接风洗尘。
  当得知诸葛亮与三弟得见仙长、不过半个时辰便飞回襄阳城后,刘备憧憬向往。
  仙家术法、腾云驾雾,天下何人不羡慕得道成仙逍遥快活呢?
  想当初世间有术法谣传,可不过是江湖术士糊弄百姓的小手段罢了。
  见过仙长方知天地之浩瀚、仙术之神通广大。
  感慨之余,刘备笑着招待李承渊进大殿里,并不由分说将对方按在主位上,满眼的激动与感恩。
  想前半生他都是在颠簸流离中度过,没有安身根基、没有谋士倾囊相付,是仙长助他在十八路诸侯之中扬名,并且正了汉室宗亲的名头,还谋来荆州牧一职,告知未来争夺天下的方法。
  占据荆襄益州之地,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随后仙长赐予仙粮、仙纸与印刷术等等,科举与寒门书社打破了世家豪门垄断各地的局面,他将麾下各郡县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当今天下诸侯里过的最滋润的无非是他了。
  没有仙长,他现在说不定还在哪里流浪、被人驱赶呢!
  谈笑风声中,李承渊同样目光炯炯有神的看着刘备。
  这个中年人虽然比起原先历史顺风顺水,却没有生出骄傲自满的心,看其虎背熊腰与矫健的身姿便能得知平日里并没有因为当了数州之主而松懈,眼中的精光与自信比起曾经更加浓厚,已经有了一方雄主的姿态。
  宴会上宾主尽欢,众人哈哈大笑指点江山、叙说各地趣事,知道张飞诸葛亮两人不到半个时辰便从遥远的交州外飞回来时,同样羡慕不已,眼中对李承渊充满了恭敬。
  朝沧梧而夕北海,这不正是仙术吗?
  时间悄然流逝,但大殿里众人对那身居高座的俊逸男子感到敬畏而又惊恐。
  当年谁没有看到天空之上电闪雷鸣风云涌动,好似天穹都被人撕开了一般的景象?
  谁人不惧仙长的神通广大?
  那些诸侯打的这么凶狠,都没有敢来冒犯荆襄,不正是畏惧仙长的威严吗?
  那座无数兵刃铸造而成的止戈雕塑还在江夏城外摆着呢,每日受到无数百姓香火祭拜。
  宴会从早上摆到晚上,众多荆襄官员武将被灌的站不直身子后相继告辞离开。
  慢慢的,大殿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张飞囔囔着跟大哥和仙长多喝几杯,看到诸葛亮拼命对他眨眼睛时嚷嚷道:“亮子你眼睛痛吗?怎么眨来眨去的?痛赶紧去治病,不要耽搁了。”
  “……”
  诸葛亮顿时感到无力,还是刘备出声解围:“好了三弟,先下去吧,我有话跟仙长说。”
  顿时,张飞才讪讪一笑的跟诸葛亮离开。
  当大殿空下来后,看似睡眼朦胧、浑身酒气的刘备清醒大半,浑浊迷离的眼睛变得炯炯有神。
  他没有多话,隆重的朝李承渊行了一礼,这一礼蕴含着多年来说不尽的感恩之情。
  “玄德,我也不想和你绕弯子,你可愿当汉帝?”
  李承渊淡淡说道,声音宛若万年不动的古井般毫无波澜,让人听不出喜怒,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试探还是如何。
  刘备没有任何犹豫,认真道:“玄德不才,愿意扛起苍天重任,为天下黎民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延续我大汉四百年气运,安定山河破匈奴、踏蛮夷,使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让我大汉之风照耀到每一个地方。”
  听到刘玄德这番充满野心而又激昂的话,李承渊脸上露出笑容。
  刘备的想法与他一样。
  “既然如此……”
  慢慢,大殿里的声音越来越小声,谁也不知道大殿里两人到底在相谈什么,但悄然间令天下轰动的事情即将发生。
  数日来,无人知晓李承渊与刘备到底去了何处,只知道各地反叛诸侯忽然放弃了征战厮杀,不约而同的把手言和,退回本境中,将麾下士卒发放银两遣返回本乡村镇,呆在本部州郡中沉默不语,不再争夺天下。
  洛阳里,文武百官忽然放弃了推汉室宗亲为帝,陷入沉默之中。
  整个天下忽然安宁下来,令无数人感到诧异,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究竟是什么事情令打出了真火的各地诸侯世家竟然停止了厮杀并且把手言和、遣散士卒回到乡里的举动?
  就连洛阳里谁也打不过、但看谁都不服的百官们都停止了推帝之举,陷入沉默?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久后,洛阳文武百官推崇刘备称帝,声称刘玄德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为人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爱民如子,可谓新任汉帝,延续大汉气数。
  消息传出后,天下皆寂,紧接着不约而同讥讽玩味的看着这一幕,想知道这些洛阳百官在玩弄什么把戏,并不相信刘备能这么简单称帝。
  各路诸侯一个个心狠手辣、有雄主之风,愿意俯首称臣给刘备当皇帝?
  开什么玩笑?
  刘备敢去洛阳登基,一定会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吧?
  但令天下人震惊的一幕再次发生,各地诸侯世家竟然响应洛阳百官的号召,推举刘备为帝。
  各地诸侯的声音传出,谁人不愕然?
  不可能吧?!
  各地诸侯身份背景不俗,兵多将广地盘又大,能有机会争夺天下,却让一个织席贩履的刘玄德当帝?
  一点意见都没有?
  莫非各地诸侯都被绑架了不成?
  竟异口同声的同意这件事?
  不论天下人如何猜测,一月后在文武百官挑选的好日中,刘备带着荆襄益州心腹与兵马前往洛阳,并邀天下诸侯、州牧郡守前来洛阳见证历史性的一幕。
  当初黄巾贼犯上作乱、又有董贼乱国后,曾经有识之士扬言大汉气数已尽,将形成群雄涿鹿之局势。
  随后确是各路豪杰崛起、征战各方,各州郡陷入战火之中,任谁都看不清天下最终会归谁手中。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大汉竟然起死回生、将要灭绝的一点气数被刘玄德重新点燃,延续汉室香火传承。
  这谁人不惊讶?
  同样有智慧过人的人猜到了一些端倪。
  能让各路诸侯不约而同放下手中刀刃的人,除了那位受天下香火祭拜的神秘仙长外,怕是汉皇武帝再现都不能将这些诸侯臣服。
  袁绍、曹操、孙坚、袁术、马腾、刘备等等无数英雄豪杰雄才大略、计谋无双,放在曾经历史岁月之中怕是都能功成名就、名垂青史,只可惜乱世之年英雄并起,造成群龙争霸的局面罢了。
  他们想过无数结局,却没有想到混乱了多年的大汉最终这样恢复平静。
  不久,刘备正式称帝,大汉无数官员、世家豪门之人前来洛阳见证。
  大典上隆重豪华,刘备帝威初显,令众臣拜服。
  众诸侯见当年讨伐董贼时被拒在大营外的刘备当了汉帝,滋味万千,不约而同的沉默不语,可眼中闪过一丝狂热,仿佛在憧憬着什么事情。
  正式登基称帝后,天际之上忽然霞光万千、仙音渺渺,云巅之上出现仙宫殿宇,仙神仙子的身形穿梭在云雾之中,宛若在恭贺刘备成为汉帝。
  神光横跨三万里云巅,更有冷漠威严的大道之音响起,颂念刘玄德仁义与政绩,天下各地百姓都听到了这阵声音,认为刘备当皇帝便是上天肯定,从心底的臣服。
  毕竟从古至今哪个皇帝登基在位时,天上会有仙人出现恭贺、将喜讯传遍各州郡让黎民百姓都知道呢?
  众诸侯羡慕刘备有仙长支持,纷纷自嘲悲叹自己没有这个命,却没有多嫉妒,而是对未来那件事情充满幻想,恨不得马上就去。
  毕竟仙长答应过他们要……
  想到这里,何人不激动?
  又过两月。
  刘备称帝后天下止戈,众多诸侯世家的兵马都被遣返原本乡郡里过上平凡生活,世家豪门都被安抚归心,扶持一些世家的青年才俊当任官员来拉拢世家。
  但同时,造纸术、印刷术飞快传播大汉各州郡里,荆襄的富商顺应李承渊与刘备的号召在荆襄益州交州各地建立工坊,一来投资引资给当地百姓提供工资、扩展经济,二来造出大量的白纸、印刷书籍到各州郡里提供给平民百姓和读不起书的寒门学子、没落世家等,提供给所有人读书看字的机会。
  若是平常,怕是天下世家都会抵抗这个举动,但刘备称帝乃是最为威严的时刻,神通广大的仙长又在洛阳,谁敢乱来?
  嫌自己一家人的脑袋太多、命太长了?
  因而,刘备还在这两个月时间里进行了一次科举,让诸葛亮庞统徐庶他们带着当初交州的那批寒门书社的学子去各地举行科举、收拢人才。
  科举不限制出身长相,只需要有才华品德通过考试便能有机会当官,天下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轰动,日夜看书备考,毕竟当官便能改变命运,谁人不狂热?
  世家之人中不乏青年才俊,但同样有酒囊饭桶想要用银子贿赂考官,可诸葛亮他们带去的那些寒门学子哪里会理会这些银子?
  不久,通过一场场考试的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们纷纷被安排到各地当官。
  不拘一格提升人才的行为让天下百姓激动兴奋,以往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世家与官员推举才能当官,平常人哪里有机会接触当官?
  至于其他推荐制,都是给世家子弟制定呢,不关寒门子弟和老百姓的事情。
  然而刘皇叔打破了当今局面,让天下人皆可当官,谁不兴奋?
  很快,刘备又减轻赋税、去除徭役、大赦天下,还鼓励百姓们开荒地种番薯土豆玉米增加产量,并亲自到洪涝、旱灾的地方派送粮食赈灾、与当地百姓融入一块,谁人不佩服这样没有架子的皇帝呢?
  半年多来,天下归心,战火平息,陷入了休养生息的状态。
  李承渊并没有悠闲,而是走在大汉的大江南北与观察天下山脉、风水走向,打算汇聚全国之力建造出九州鼎来镇压大汉气运,并以此建立武道、文道体系,增强大汉全体力量水平。
  当初他想过要把所有大汉外的势力推平,让全世界识汉风、讲汉语可不是开玩笑的。
  路途遥远、水土不服?
  来个神话版三国,能打爆一切外力因数!
  难以漂洋过海?那我武道巅峰乘风破浪而去,遇到山洪海啸一掌抹平!
  不习惯当地气候和毒虫猛兽?武道大佬一拳打爆丛林,让毒虫猛兽都没得玩!
  路途遥远山脉阻挡?无数武道强者推出一条通天大道!
  这般一来,谁能顶得住大汉兵锋?
  连地里种玉米番薯的老农都能力扛千斤、攀登陡峭山岩如履平地,你外面的毛子们怎么打?策略又不懂,打又打不过!
  想到当全世界都插满大汉旗帜、天下人都说汉话时,李承渊眼中露出一丝微笑。
  将东汉末年打造成武道、文道昌盛的世界并不难,他所拥有的的香火之源能将类似这样的世界填满几百个,等将铸成九州鼎放在大汉龙脉、风水宝地处蕴养便可。
  到时候便能相互循环,而不是需要香火祭拜他。
  神道不死术乃诸天万界之中颇为强悍的术法之一,其核心便是无需膜拜他,坚定其余信物皆可。
  例如修炼武道的大汉子民们坚定武道能带来好处,每日修炼、施展,武道便不会没落,而文道有读书人鸿儒正气、浩正刚强,治理天下。
  久而久之观念深入天下人心后,便会逐渐习惯这一切,如同之前的蛇人族供奉他为蛇神般,不论是生活还是国家大事上都离不开尊敬的蛇神,香火自然不会熄灭。
  文道武道亦是如此,大汉人见证了武道文道的精妙与好处,哪里会放弃这种变强、好似仙家手段般的途径?
  可惜的是九州鼎的材料还在从全国运往洛阳之中,并未筹够。
  “仙长,大事不好了!”
  突然间,刘备带着诸葛亮众人火急如焚的赶来,当听闻此事后李承渊嘴角浮现一丝笑容。
  北方的匈奴与高句见大汉‘兵力衰减’后,汇聚了十万大军来打秋风?
  ??二合一章节,4000字,今日已一万,求票子支持(っ??╭╮??)っ
  ?顺便问一下,有人看出来李承渊答应那些诸侯什么事情了吗.
  ?
  ????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