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士绅党的末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出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进来...”黄淮朝着黄正挥了挥手,有气无力的。
  “老爷您没事吧?”黄正不太放心黄淮。
  “出去!”黄淮语气提高,变的严厉起来。
  黄正犹豫片刻,最终离开了书房。
  而在黄正走后,黄淮便从太师椅上起身,先是将书房大门关上,后是从书房角落里取出一条三尺长的白绫。
  黄淮犹如行尸走肉般,将白绫甩在屋梁上,打好结,搬来一张凳子,踩在凳子上,把白绫放在脖颈。
  黄淮环视四周,眼神带着留恋,随而闭上双眼,踢翻脚下的凳子。
  没了凳子支撑,黄淮失去重力,脖颈死死吊在白绫上,片刻间便面目充红,脸上也露出痛苦之色。
  十几息时间过后,黄淮身子抽搐了一下,便没了动静。
  ....
  与此同时、大理寺!
  大理寺、刑房!
  大理寺的刑房很阴暗,没有窗户,仅有的光亮就是那几盏油灯。
  身中八枪的杨天武被捆绑在十字架上,嘴角溢出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掉落在地,地面是红的,是鲜血染红的。
  是大明开国至今以来,许多犯人的血染红的。
  狭窄的刑房中不止有杨天武,霍政,杨岳,孔彦生三人也在。
  孔彦生坐在一旁的桌子旁,正在为杨天武写供词,霍政和杨岳则是细细打量着杨天武。
  打量许久后,杨岳抓起杨天武的头发,将后者的头抬起来,后者已经从昏迷在醒过来,可失血过多的他,脑子迷迷糊糊,一切都感觉那么的无力。
  “姓名,身份!”杨岳问道。
  杨天武迷离的眼神望着杨岳,嘴巴始终不张开。
  “他叫郑十,莲花教头目之一!”霍政冷不丁的说道。
  听到霍政的话,孔彦生立马反应过来,立马将郑十这个名字和莲花教头目之一的身份写进供词。
  杨天武不由多看霍政几眼,心中暗想道,教主说的没错,朝廷的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喜欢胡编乱造。
  什么郑十,老子叫杨天武!
  “元首,供词写好了!”孔彦生递来写好的供词。
  霍政接过供词,大概的看了一眼,供词如下:
  【威国公展开打蛇行动,土改行动,严重损害士绅利益,以黄淮为首的士坤党心生嫉恨,特此勾结莲花教,请莲花教暗杀威国公,以此终止打蛇行动和土改行动,保护士坤利益。】
  【于是莲花教派出头目之一郑十,率南京分舵的教徒展开暗杀行动,对此以上罪行,郑十供认不讳!】
  “写的不错!”霍政满意的点了点头。
  “让他签字画押!”霍政将供词交给杨岳,杨岳接过供词后,便拿来一支毛趣÷阁,再把方趣÷阁放在杨天武的手上,然后手把手的教杨天武在供词下方写下‘郑十’这个名字。
  杨天武很想挣扎,可手似乎已经脱离他的控制,完全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杨岳控制自己的手,写下潦草的‘郑十’之名。
  签好字,杨岳又按住杨天武的手指,沾上鲜血,按在供词上面。
  手印按下,这份供词就是真的了!
  “彦生,我们走吧!”
  霍政拿上供词,带着孔彦生离开刑房。
  而就在霍政和孔彦生离开过后,杨岳冷漠的走到杨天武身后,缓缓抬手捂住杨天武的口鼻,使其不能呼吸。
  片刻间,杨天武失去了生息,死了。
  杨岳拿出丝帕擦拭手上的血迹,擦拭干净后,就将丝帕塞进插兜,头也不回的离开刑房。
  杨岳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刑房就传出杨天武重伤不治而死的消息。
  同时,威国公遭到莲花教刺杀的消息,也迅速传遍整个南京城。
  .....
  东宫、大殿!
  大殿内,朱高炽面容阴沉的坐在首位上,大殿两侧站着文武百官,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有高兴,有凝重,有担忧。
  百官是朱高炽刚刚召来的。
  召来原因自然是霍政遭到刺杀。
  霍政也在大殿,就站在武官首位,面无表情,神色淡然,表现出一副轻风云淡的模样,仿佛遭到刺杀的不是他。
  朱高炽环视群臣一眼,随而问道:“人都来齐了吧?”
  站在文官首位的杨士奇左右相顾一眼,没有发现黄淮的踪影,当下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启禀太子,武英殿大学士黄淮黄阁老没来。”
  “他为何没来?”朱高炽挑了挑眉头,明知故问。
  听闻此言,众臣也都有些疑惑,是啊,黄淮怎么没来。
  “可能还在半道上吧。”
  “是啊。”
  士绅党的大臣相继站出来帮黄淮说话。
  很好奇,等他们知道黄淮就是刺杀霍政的幕后真凶,是否还会为黄淮说话。
  “他来不了!”霍政淡然说道。
  话音落下,群臣都将目光看向霍政。
  兵部郎中苟守行站出队列,先是朝着朱高炽行了一礼,然后皱着眉头对着霍政问道:“不知威国公此话何意?”
  苟守行,今年五十六岁,洪武十八年的状元郎,黄淮的远方亲戚,是士绅党骨干人物。
  “本公被刺杀的事,想必诸位都知道了吧?”霍政没有直接道出原因,吊大家的胃口。
  “威国公这话是什么意思?”
  “有点听不懂。”
  “我也听不懂。”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小声交谈,对霍政的话感到疑惑。
  他们绝对没有想到,黄淮会勾结莲花教刺杀霍政,又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敢想。
  苟守行的眉头皱了更深了,神色颇为不耐道:“威国公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何必拐弯抹角的说着。”
  “好,既然你们想知道黄淮为什么没来,那么本公就告诉你们!”
  霍政说完,就从袖中掏出供词,然后拿着供词走到杨士奇面前,“杨大人,你来念念吧,让朝中的公卿大臣好好听听!”
  “好!”杨士奇弯腰接过供词,霍政也退回位置上。
  杨士奇打开供词,当他看到白纸上方写着‘供词’二字,眉头不禁皱了下来,看到供词内容,更是瞳孔一缩,一时愣住了。
  “杨大人,您快念啊!”
  “杨大人,莫要拖延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