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水泥成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五百六十章:水泥成了
  都知道熟料打磨房在哪里,也不等李元霸说话,众人上演了一幕“蚂蚁搬家”的好戏,你一块,他一块,很快就把熟料搬到工房去了。
  这虽是试产,投的料不多,也有好几百斤,一时之间哪里磨得出来,李元霸忙道:“先磨一部分,我们来试试,看好不好用。”
  做出水泥,肯定要试用一下,检验结果,需要的工具、钢筋早就做出来了,石灰、河沙、石子也准备好了,就等着水泥了。
  “对,这主意不错!”
  李渊拍手赞成。
  工匠们手忙脚乱的把熟料放到打磨机里,开始打磨。
  不过,这打磨机设计得太过简陋,效率不高,没有一阵功夫不可能做得出来,众人只有等待的份。
  看了一阵,进展不快,李元霸对叶晚庆道:“叶大师,以后设计回转窑时,记得开个观察孔。
  这事,上次给忘了,今天只有干等的份。
  当时,我的心跟猫抓猫挠似的。”
  叶晚庆一拍额头,不住点头:“说的是,说的极是!下次一定开个观察孔。”
  梁令瓒接过话头道:“太子殿下,以我看,现在这回转窑的效率太低,要是照现在这样做,做不了多少水泥,满足不了朝廷的需要。”
  光是到梁师都、北地和西域三条主要战略通道就需要很多泥,照现在的效率,没有几十年功夫不可能做得出来。
  李渊是不可能等这么多年的!
  李元霸知道这是一个大问题,只是技术条件达不到,唐朝没有动力设备,而水力的力量又不大,只能做这么大了。
  叶晚庆笑道:“梁大师,这事,叶某也想到了。
  只是,水力就那么大的力量。
  要是再大些,就带不动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是不得已!”
  寇义兵马上附和一句。
  梁令瓒笑道:“这都是实情。
  不过。
  仍有办法。
  我是这样想地。
  你们看看可不可以?
  叶大师。
  借你拐杖用下。”
  从叶晚庆手中接过拐杖。
  在地上画起来道:“水力是有限。
  不能带动过大地物体。
  这并不要紧。
  我们仍然可以做出比现在回转窑更大地设备。
  你们看。
  要是把回转窑分成几段。
  每一段用一个水力来带动。
  下一段。
  又用另一个水力来带动。
  一段一段地接起来。
  那就是一条长龙。
  料浆一进去。
  直到最后出窑也够
  技术上地事就跟窗户纸一样。
  不捅破就算了。
  一捅破就透明了。
  这主意其实简单。
  就是李元霸他们都没有想到。
  “对呀!现代社会那些大型设备动力不够。
  不就是多加些电机么?
  一台电机带动一正是带动一台大型设备么?
  这么简单地事情。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李元霸恍然大悟。
  在额头上一拍。
  大声赞好道:“梁大师。
  主意不错。”
  叶晚庆却没有赞同。
  只是微微点头道:“梁大师。
  这主意虽好。
  要用起来却很难。
  照你这么说。
  一段一段地连起来。
  是可以提高很多效率。
  只是。
  这回转窑做起来就难多了。
  连接可不是那么好做地。”
  这是技术上地问题。
  寇义兵他们深表赞同:“没错!连接不好。
  可是要漏地。”
  梁令瓒笑道:“各位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我们有机床。
  这难不住我们,能做到!”
  “真能做?”
  叶晚庆兀自有些难以置信。
  对机床。
  你是了解的,是好东西。
  不过,要做出达到这种要求的设备很难。
  梁令瓒看了一眼李元霸道:“要是在以前。
  我也没有把握。
  自从听了太子殿下的高论之后,梁某如拨开云雾见青天,可以保证,一定做好!”
  他本身就是一个卓越地机械工程师,再给现代机械理论一番洗礼,受益非匪,好多以前想不到的事情也想得到了,好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不再是难事,他整个人已经蜕变了!
  李渊发话了:“梁大师这说法挺好的!我是外行,对,不过,我知道一个故事,叫做愚公移山。
  愚公不能一次把大山移走,但他可以分成很多次。
  梁大师这想法与愚公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大型的回转窑,水力带不动。
  分成很多段以后,再来带动,就不是问题了。
  无论如何,这事值得一试!”
  “陛下英明!”
  梁令瓒信心十足,众人早就同意他的想法了,再给他这么一说,谁还会有疑问?
  李元霸粗略估算了一下,梁令瓒的想法要是实现的话,水泥生产地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以上,说不定是二十倍。
  这办法一是增加了机加工的技术难度,梁令瓒是天才的机械工程师,他没有把握,他不会如此说,这不是问题了。
  另外一个就是要增加一些水力装置,外加挖几条水沟,这是问题么?
  只要技术一成熟,原本需要几十年才能生产出来的水泥,只需要数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李渊肯定等得起。
  谁都明白这想法的重要性,叶晚庆他们仿佛把检验水泥的事情给忘了,不住在地上画动,商讨起细节问题。
  你一言的我一语,一阵讨论之后,居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加工方法。
  有了这方法,新型回转窑已经呼之欲出了。
  可以这样说,叶晚庆设计虽然不错,毕竟效率不高,用来做做试验还可以,没有实用价值。
  经过梁令瓒这一改进,就具有了实用性,可以在唐朝大规模建立水泥厂,生产水泥了。
  只要唐朝的财力够雄厚,要建多少水泥厂就建多少!
  李渊当场拍板道:“梁大师,你这设想要尽快实现。
  需要地东西,只管说,朝廷一定全力以赴!只要你们的技术没有问题了,我就下旨,在各地建水泥厂!”
  这是天音,是仙乐。
  让人听着就动心!李元霸他们大喜:“谢陛下!”
  不是说出来地,是唱出来的!
  众人终于从技术中醒悟过来,这才去查看磨料。
  讨论技术细节花了不少时间,已经磨出好几十斤水泥了,李元霸叫人加入石膏,就可以试了。
  “为何要加入石膏?”
  李渊有些想不明白。
  李元霸解释一句:“陛下,要是不加入石膏,水泥很快就凝固了。
  要是动作稍微慢一点,就来不及施工
  “哦!主意真多!”
  李渊赞扬一句。
  在李元霸的指挥下,叶晚庆、司马承祯、李渊他们亲动手。
  把水泥和沙石、石灰混合好,再用水调好。
  铲到早就做好的木模子里,模子里放有早就扎好的钢筋,把混凝铁棍,准备动手搅动。
  却给李渊夹手抢了过去:“要怎么做,你说?”
  挽起袖子,就等着李元霸指点靠人工来处理了。
  李元霸指点起来:“就是在里面戮动,要整结实就成。”
  “就这么简单?”
  李渊兀自有些不信,手里地铁棍就捅了下去。
  他武艺高强,手上有力,一阵戮动,原本有些干燥的混凝土居然有些变化了,上面出现了一些浆液。
  “怎么成这样了?”
  众人齐声发问。
  李元霸点头道:“要地就是这效果!再加些下去,多捅一阵。
  要是能造出类似的设备就好了。”
  “梁大师!”
  众人地目光集中在梁令瓒身上。
  说到机械,他绝对是权威,不找他还找谁?
  梁令瓒皱着眉头道:“这个嘛。
  我得好好想想了!”
  要是在现代社会,这些设备只需要花钱就能买到。
  唐朝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来造了。
  李元霸不得不感慨:“两个世界的差距还真大!”
  手工还真累人,李渊尽管武艺高强,额头上也渗出汗水了。
  李元霸这才叫停。
  叫人把水泥浆铲到上面,拿起泥水工具在上面一阵抹动。
  表面就光滑了。
  “你这和稀泥的本事挺不错嘛!”
  李渊说笑一句。
  逗得众人大笑。
  李渊弯下腰,右手食指在上面一捅。
  就是一个窟窿,眉头一跳,问道:“这么软,能在上面行车?”
  李元霸解释道:“陛下,您别急。
  到了明天,一切见分晓!到时,要是不能在上面跑车,任由陛下处罚!”
  水泥这东西太经典了,要李元霸不把话说得满都不行。
  “今天就这样了?
  天快黑了!”
  李渊抬头看看天色。
  李元霸点头道:“是呀!今天这事就到这里了。
  明天,大家来看我们今天的成果,包证你们想不到!”
  众人非常想知道结果,不过,水泥地硬化时间很长,守在这里也没用,众人万分不舍的收工回家。
  第二天,李元霸依然是早早赶到工房,却发现工房里一大群人,除了叶晚庆他们以外,还有李渊,平阳公主,他们围成一个圆圈,人人伸长了脖子,好象在看西洋镜似的。
  “太子,你来了!快来看,这宝贝,真硬!”
  平阳公主率先发现李元霸赶到,笑吟吟的打着招呼。
  子里,只见李渊红光满面,蹲在地上,一双手不住在混凝土上抚动,瞅见李元霸,笑呵呵的道:“太子,你没骗人,这水泥真是个宝贝!你摸摸看,好硬,跟石块差不多。
  别行礼了。”
  绝对想不到李渊亲临了,李元霸也不客套,蹲下身用手一摸,感觉还不错,打量一阵道:“皇上,还没有完全干透。
  等干透了,会更加结实,比起石头一点也不逊色。”
  “还能更硬?”
  李渊有些难以置信。
  李元霸非常肯定的道:“水泥要干透,一般需要三五天时间。
  现在是硬了。
  可以在上面行走,要是再过三五天,就更好了。”
  “来啊,给朕抬回宫去,朕一天一查,看看究竟怎么变化!”
  李渊直起身来,下达了一道让李元霸很是意外的旨意。
  这也不能怪李渊,水泥的神奇他已经亲眼见证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已经出现在眼前了,他要是不亲眼看看最终变化。
  那能行么?
  段辉应一声,手一挥,过来几个龙武军兵士,把这块混凝土抬到车上,拉走了。
  “太子,叶大师,一行大师,道长,梁大师。
  寇大师,刘怀德,走,跟朕进宫去。
  我们好好商量一下这建路地事情。”
  李渊拍拍手。
  想必是李渊昨天回去后,知道经过梁令瓒那么一改,水泥的产量会大增,这修路一事是该提上日程,好好安排一番了。
  李元霸他们自然是没有异议,跟着李渊他们进宫。
  这次,仍是在鸾翔阁里商议。
  除了李元霸他们。
  还把窦怀贞、萧至忠他们叫。
  李渊进来道:“去,把姚崇叫来!让他也来看看。”
  姚崇去年因为反对平阳公主。
  给贬到外地做刺史,现在,要庆贺梁师都大捷,他又赶回长安了。
  唐世贤相,前有房杜。
  后有姚宋,姚崇是“开元盛世”的推手。
  一听李渊之言,李元霸不由得眉头一挑。
  心跳加速“终于可以见到这位著名的丞相了!”
  不一会儿,姚崇到来,李元霸一瞧,只见姚崇个头高大,面皮白净,眼睛特别明亮,转动之际闪烁着睿智之光。
  身上自有一股气势,让人心仪地气势,李元霸暗中赞叹一声:“真一雄材!怪不得能推动中国历史向最巅峰的开元盛世发展!”
  姚崇施礼一完,李渊拍拍手道:“抬进来!”
  在段辉的安排下,两个龙武军兵士把混凝土抬了进来,放在地上,发现轻微的响起。
  声音沉闷,表明份量不轻。
  看看,摸摸,感受一下,我们再来说事。”
  李渊朝混凝土一指。
  群臣不明所以,仍是走上去,打量一眼,随意摸上一下,就走了开去。
  唯有姚崇与众不同,不仅打量得很仔细,右手在上面抚摸着,并没有急着移开,轻轻点头,仿佛在赞许一般。
  李渊笑着问道:“姚崇,你在想什么?”
  姚崇回答道:“皇上,臣在想这东西是人做出来的,不是天地所生。”
  “噗!”
  平阳公主正在喝茶,嘴里的茶水喷得老远:“姚崇,这个谁不知道?
  何需你说!”
  对姚崇卓越地政才,平阳公主非常欣赏,一心想拉拢姚崇。
  只是,姚崇并不附她,还处处设法削弱她的影响,这让平阳公主很不爽。
  这事虽然有点好笑,却也不致于如此,她这是借题发军,想奚落姚崇。
  平阳公主说得没错,凡是到过工房,实地勘验过地人都知道这是人做出来的,不是天地所生,何需多说,就连李渊脸上都露出几分笑意。
  姚崇却是一本正经地道:“公主,此言不确。
  要是臣没有猜错的话,大臣里只有臣这么想。
  不知各位同僚,姚崇所言对不对?”
  他说得很对,窦怀贞他们去看混凝土,不过是奉旨而为,虚应故事罢了,根本就没,还是人为。
  听了他这话,不由得个个脸上不自在。
  这些大臣里,平阳公主的人占了大部分,他们丢脸,平阳公主自认脸上无光,接过话头道:“如此些许小事,何须去想!姚崇,你就不要在这里耍你地小聪明了!”
  奚落之意十足,窦怀贞他们深知平阳公主对姚崇欣赏到骨子眼里去了,又恨到骨子眼里,这是抓住机会在找他麻烦,才用了“小聪明”三字,很是配合的笑起来。
  笑声爽朗,好象很开心似地,不过,谁都能听出笑声中的讥嘲之意。
  姚崇仿佛没有听出他们地嘲笑之意,反问一句:“公主伟略,可知天地所生和人为有何不同?”
  平阳公主才思敏捷之人,见事极快,口才便给,却给姚崇一个简单到极点的问题问得张大了嘴巴,愣怔着说不出话来。
  她当然有说法,只是她知道以姚崇地才干,如此问话,必有很高深的道理,肤浅的话要是说出来,那就是在丢人现眼,只好不说了。
  姚崇声音略微提高道:“若是天生地所孕育,我们只能感叹天地造化之奇妙。
  若是人为,那就是人定胜天!不是石头,却能做出不下于石头的东西,这东西大有用处,难道不是大唐之福?
  臣姚崇恭贺皇上,大唐有此奇人!”
  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却给他说出如此大道理,和国家大事扯上关系。
  “真智士!真智士!”
  李元霸见识了姚崇的智慧,在心里大加赞赏。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姚崇之人,比起听别人说起更让人感受到他的智慧!
  李渊的心情本来就好,再给姚崇这么一说,这心情就好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了,大笑着站起道:“姚卿,快坐!今天找你来,就是有听听你的看法,你有话,放开了说!”
  平阳公主地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了!
  对姚崇,平阳公主的心情非常复杂,非常欣赏他卓越的政才,一心想收为己用,只是姚崇不附他。
  还处处设法限制她,这让平阳公主老大不高兴,想起来就恨。
  有时,恨不得立时杀了姚崇,可是姚崇的政才难得,平阳公主狠不下那心。
  这种人才,那是治国平天下的伟岸之才,一个国家需要足够的运气才能获得这样的人才,岂能随意的处置?
  那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杀姚崇,平阳公主舍不得;不杀,又恨得心里发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