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全面开花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四百四十四章:全面开花
  郭虔明白张说的意思。
  很是兴奋的道:“来。
  我们大家来合计合计。
  派哪些军队去逻些城。”
  十万唐军离开天坚城。
  挺进梁师都腹地。
  到现在。
  歼敌近三十万。
  只要是上过战场地唐军。
  都有斩杀。
  唯一个没有斩杀过敌人的。
  恐怕只有王忠嗣了。
  没办法的事情。
  他年纪太小。
  谁也不敢把他派上战场去厮杀。
  是以每有战斗。
  王忠嗣只有老老实实看着的份。
  十万唐军都有功劳。
  也不能把他们全部派去。
  一是这种做法不可能。
  二是还有更多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去做。
  只能选出功劳大的军队去逻些城。
  “大帅。
  你说吧!”
  众将看着郭虔。
  郭虔略一沉思。
  道:“以我看。
  我们这次征战。
  若数战功。
  有两支军队的功劳最大。
  一是程晓天率领有先头部队。
  席卷大非川千里之地。
  如入无人之境。
  为后续部队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他们再战多玛城下。
  以五千轻骑兵对付梁师都数万之众。
  杀戮过当。
  更是让梁师都地禁军丧失战力。
  这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
  是实实在在的。”
  “大帅英明!”
  众将对程晓天所部的战绩很是清楚。
  没有异议。
  郭虔微一点头。
  接着道:“这第二嘛。
  就要数炮兵了!步兵也好。
  骑兵也好。
  都有马匹。
  进军轻松得多。
  唯有炮兵。
  有马也不能用。
  硬是用他们的肩头把火炮抬到多玛城下。
  他们的肩膀。
  他们的脚板血肉模糊。
  没有人叫苦。
  没有人退缩。
  光是这气魄就足以自豪!郭某打了一辈子的仗。
  还没有见过如此硬气的军队!”
  想起当日在多玛看见炮兵时地情景。
  众将眼里不由得湿润了。
  “日落城一战。
  炮兵粉碎了梁师都封山的企图。
  为大军开进立下了大功!多玛城下一战。
  火炮发威。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逻些城的北大门!从多玛到这里。
  依然有不少险关要隘。
  也是给炮兵夷为平地。
  可以这么说。
  若是没有炮兵。
  我们不可能到达这里!”
  郭虔很是激动的道:“昨天一战。
  炮兵夺下墀德祖赞的金盔。
  趁机用计。
  瓦解了梁师都军队的斗志。
  才有后来的大胜!昨天夜间。
  又是炮兵轰开了梁师都的营寨。
  才有梁师都军队地全军覆没!活捉墀德祖赞。
  活捉大论。
  接回公主。
  这功劳就更不用说了。”
  这都是炮兵实实在在的功劳。
  众将也没有话说。
  无不是赞同。
  郭虔最后道:“也许炮兵斩首数量没有你们多。
  但是。
  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关系全局的大事。
  没有炮兵。
  我们叩不开梁师都的险关要隘。
  我们不可能到达这里;没有炮兵。
  我们不可能轰开梁师都的营寨。
  更不可能有如此大胜!依我之见。
  炮兵才是这次征战的最大功臣。
  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能征善战的炮兵。
  我们才取得巨大地成功!”
  单纯论斩杀数量。
  首推程晓天和费俊行地骑兵和重装步兵了。
  尤其是重装步兵。
  简直就是可怕的绞肉机。
  哪里有他们。
  哪里就有不计其数地碎肉。
  若论对全局的重要性。
  对整个大军的帮助。
  非炮兵莫属了!炮兵是无可替代的!
  郭虔说得没错。
  若是没有炮兵。
  唐军不可能取得如此大胜!这一切。
  都是因为火炮。
  都是因为李元霸。
  改变了先辈们拿青藏高原的险要地势没办法的局面。
  炮兵不仅完成了攻克梁师都坚城的使命。
  还有日落城之战。
  多玛之战。
  瓦解梁师都斗志军心。
  活捉赞普的大功不说。
  更有组建奴隶军队。
  首倡废奴之事。
  赢得奴隶真心拥戴。
  这给唐军以莫大的帮助。
  “大帅英明。
  我等心服!首功。
  非炮兵莫属!”
  众将深知炮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李元霸。
  王翰。
  王少华。
  还有王忠嗣。
  他们这些和炮兵息息相关的人物。
  不由得眼眶湿润了。
  还有什么比让同僚认可与推戴更让人激动的呢?
  晨曦初上,唐军大营打开,一队队唐军秩序井然的开出了大营,奔赴各处。
  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最大限度的略地,尽可能控制最多的险关要隘。
  现在,梁师都军队已经不复存在了,正是扩大战果的良机。
  昨天之所以没有派兵去做这事,是因为打了一天一夜,将士们都乏了,需要歇息。
  经过一晚上的歇息,虽然不能尽复,也差不多了,毕竟现在没有梁师都军队能够威胁得到唐军。
  郭虔把唐军分成几十队,每队两千人,要他们奔赴各处。
  此举,唐军好象豆子一般撒向梁师都各处,给他们占领的梁师都土地不计其数,这为后来的治理,为后来梁师都的彻底灭亡做好了准备。
  唐军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占领土地,控制要隘,还在于要宣扬唐朝的新政,要他们帮助唐朝官员废除奴隶,弹压反抗者。
  可以这样说,大战已经不可能有了,但是,唐军的使命还没有结束,因为唐朝刚刚到来,还没有立足。
  有了军队的帮助,新政的推行就快多了,只要唐军一到,把唐朝的新政一宣扬,奴隶们轰然响应,在唐军的安排下,开始分配奴隶主的财产。
  奴隶主要是敢于反抗,立即就会给镇压。
  这种奴隶主有,却不多,只有极少数人宁愿要财不要命,更多的却是选择了配合。
  因为他们妄想着“先忍着。
  等唐军走了之后,再弄回来!”
  想法是不错。
  只是这些奴隶主没有想到一点,那就是唐军地行动远非他们所能预料,不仅把他们的财产给分了,还从奴隶中挑选那些身强力壮。
  信得过地人进入军队,发给他们武器,对他们进行训练。
  梁师都实在是太穷了,要想在这里长驻十万大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养不起。
  只有把这些忠诚可靠,年富力强的奴隶召集起来,武装起来。
  由他们帮着唐军维持秩序,才能有稳定可言。
  奴隶一下子有了自由。
  有了财产,有了生活的希望,对唐军地感激非趣÷阁墨所能形容,无不是真诚拥戴唐军,死心塌地的跟定了唐军。
  唐军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新政推广起来就顺利得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