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451、我家夫人,穿越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51章451、我家夫人,穿越者?
  可不对啊?
  在刘枫记忆里,他小时候,跟曹玉玩过家家,就有这种掀红盖头的游戏。
  大乔跟他说过,曹玉是真心想嫁给他的,并不是曹操因为忌惮他实力而主动嫁女,而是曹玉以死相逼。
  原本,他没在意,以为曹玉和自己前身,两小无猜的感情。
  但,如今这些反常的事情,令他现在不得不怀疑,这曹玉会不会跟他一样,同为穿越者?
  “新房到了。”
  望着红烛光摇曳,喜字剪影,大红喜帘挂满屋,刘枫笑了,心衬道:
  “婚都结了,都是一家人了!与其想那么多,有的没的,莫不如,进去问问。”
  他踏进新房内,一块块精致的屏风挡住内室,走进内室。
  就见红烛照耀下,一身喜服的曹玉,端坐在新床上,头顶又盖着那块大红盖头。
  刘枫微微一笑,心领神会,侍女端来了玉如意,他拿起玉如意,再一次掀开了盖头。
  穿着大红喜服曹玉是那么的娇艳欲滴,又是那么的分外迷人,美不胜收。
  连大红烛,在这绝美面前,都有些黯然失色。
  刘枫挥手示意侍女们出去。
  坐在曹玉左侧,刘枫近距离仔细的看着眼前的绝美之色。
  一股股淡淡的体香,混合着熏香味,不断涌入鼻尖。
  他不禁赞叹道:“好美!好香!能得夫人这等美人青睐,实乃夫君三生有幸!”
  饶是刘枫见惯了,大乔小乔袁琴步练师这等绝色天香。
  美人在前,他也不得不承认曹玉之美,绝不逊色之,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嗯,多谢夫君夸赞,时间不早了,妾、妾身服侍你,就寝……”
  看着面前英俊帅气的刘枫,就是她一生的夫君,曹玉心头乱撞,睫毛微颤,眸中含情,柔声道。
  “夫人所言极是,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耽误不得!”
  闻言,刘枫很是赞同,美人在前,还是他明媒正娶以后相伴一生的妻子。
  他又哪有不应之理?
  一时间什么问题,都被他尽皆抛出脑后。
  问什么问?
  此等,良辰美景,说其他的都是在亵渎,都是在大煞风景,不解风情!
  还有什么会比春宵一刻重要的?
  一切都要让道,往后靠靠。
  日后再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还请夫君怜惜玉儿。”
  闻言,曹玉脸上闪过果然之色,她目光迷离,朱唇微起充满温情道。
  “敢不从命,夫人真是人又美,又有才,这教为夫喜欢你喜欢的紧……”
  “讨厌啦,你在笑话人家…唔…”
  ……
  此时。
  月亮似乎被惊扰到了,羞的躲了起来。
  另一边。
  一处庭院,一根蜡烛淡淡微光,摇曳着,树影交错,倒影在窗户上。
  诸葛亮坐在近几个月风靡天下的椅子上,看完手中的信件,望着小小蜡烛。
  热泪在他眼眶里打转,久久无法回神,恍惚间,时间好似回到了儿时,
  他依稀的记得,三岁记事起,他母亲章氏去世不久,彼时,他父亲诸葛珪,任职兖州泰山郡丞。
  一次,他父亲带回来了,数支蜡烛,不是眼前这种蜡烛,而是点燃后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蜜蜡。
  乃是汉室天子赏赐的犒赏,属于皇家贡品,很是稀有。
  那时候,他不知道,这些蜡烛,还有一些赏赐的绢和钱。
  是他父亲身上添了数道伤口,拿命换来的。
  这一根蜡烛,他用了许久,夜里读书,都舍不得用,宝贝的很。
  那时,他五岁,他打心底,无比感激汉室,是这一支支蜡烛,让他有了一段美好的童年。
  父亲诸葛珪也时常跟他讲一些,关于大汉鼎盛盛世时的情景,让他憧憬不已。
  小小的年纪,在他心里默默,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国度,一个霸气的名字——大汉!
  陈汤那一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每每听到他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其大气磅礴之势,大汉的强大!
  八岁那年,他父亲因病去世,他父亲一郡之丞,一生为了汉室而活,为了百姓而活,可却忘了自己。
  他永远忘不了,他父亲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说道:
  “大汉,何时才能太平?
  又何时才能恢复鼎盛?
  可惜为父再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那时,他心是有些怨恨大汉的,他不再是那个不更事的孩童,年少早聪的他,渐渐了解到大汉腐朽糜烂。
  当朝天子刘宏,更是荒诞不羁,不顾天下动乱,不顾天下百姓,不顾子民死活,还在那享乐。
  而他父亲之所以病死,和这些年受伤,操劳国度不无关系。
  一生为大汉尽忠尽责,死而后已。
  这让他对大汉,年少升起的憧憬和好感,逐渐散去,埋藏在心里。
  只不过,后来,他才知道,天子也去世了,甚至比他父亲,还早二三个月去世。
  那时,父亲的去世,影响很大,家里顶梁柱没了。
  他和两个姐姐还小,常言道长兄为父,全靠他们的兄长诸葛瑾,顶起这个家。
  可以说,没有诸葛瑾,他们很难撑到叔父诸葛玄,从刘表帐下赶回来,照顾他们兄妹四人和继母。
  那一年他八岁,诸葛瑾十五岁。
  直到,后来他们去南方避难。
  这一次,跟他的兄长,分开了八年之久。
  其实,为父亲守孝的三年多了,他们也是不愿意背井离乡,大老远去南方的。
  但,好巧不巧,这个时候,曹操为父报仇,第一次屠戮了徐州,泗水为之不流。
  他们,逃了。
  准确来说,他的叔父诸葛玄,这时,接受了左将军、阳翟侯袁术的邀请,到豫章出任太守一职。
  打他们叔父回来,母亲、兄长、他和诸葛均,还有两个姐姐,都是由叔父诸葛玄照顾。
  叔父举家去南方,他们自然也跟从。
  只是,他大哥诸葛瑾,不愿意离开家乡,以照顾老母,守护祖宗基业为由,拒绝了。
  他们挥泪依依不舍作别母亲和兄长,一路上向南逃难者无数。
  那一年,他年方十三,他兄长诸葛瑾十八。
  然而,第二年夏,又有消息传来,曹操再度率兵马攻打徐州,势必要拿下徐州,血洗琅邪,为父报仇。
  那一次,他叔父从袁术那,得知他们的家乡琅邪,还是曹操攻被破了,死伤无数。
  据同乡逃难人说,他兄长诸葛瑾无奈之下,不得不携老母亲,南逃了。
  只是,至此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