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449、一场特殊的婚礼(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49章449、一场特殊的婚礼(上)
  两支迎亲队伍,绕城一圈,再次回到侯府时。
  天色接近黄昏了。
  一直以来,汉族婚礼承袭周礼。
  黄昏。
  普遍认为此乃,成婚的吉时。
  这时,长长红色长毯,侍女们成双成对,捧着一根红蜡烛,提前入场。
  蜡烛,此物,在汉代是有的。
  可并不普及,只有皇家和贵族偶有用到,数量极少。
  但,刘枫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蜜蜡和白蜡,还有提炼肥皂的动物脂肪,他都略懂一点。
  于是,一些想法写信告诉马钧,在刘枫不断取得胜利。
  工事军备部源源不断的招揽天下,大匠能人努力下,实现军用。
  然后,一些淘汰的技术,便会用于民用,扩产交于庐江商行对各诸侯贸易。
  在这一年里,工事军备部也为刘枫打下江东,立下了赫赫战功。
  和各营一样,他们有了自己的番号——神工司!
  司长马钧,副司长是巴蜀投奔来的蒲元,还有个副司长,前段时间,跟华歆一起来投的郑浑。
  可以说,神工司,因各大匠能人加入,进入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此刻,婚礼现场的一根根红蜡烛,就是神工司最新杰作,利用流水线,用圆形模具,内刻各样花纹。
  在中间穿上线,灌入蜡,冷干后,一支支蜡烛,就这样成型了。
  还有比较简单,不需要雕花的白蜡烛。
  蜡烛,大规模生产已经提上日程。
  但蜡烛普遍比油灯贵一点,借着刘枫这场婚礼,推广全城,乃至全天下!
  现在,刘枫和张飞都是一身新郎官汉服,面带笑容看着对方,驻足在花轿前。
  这义兄弟俩娶个亲,从大清早,在刘勋赐酒后,一路开心喜悦高兴,到折腾一天下来的礼节性微笑。
  用张飞后来的话来讲,这他娘的,可比出征在外,打一天仗还累!
  现在做完这些,还只是完成了婚前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并且,像他们因为女方在皖城,父母亲人离得远,相对简化了一些。
  如三哭不愿,离开生养的爹娘,兄长背上花轿等等。
  但那些因为一些原因可以精简,男方代劳。
  刘枫可不知道,他此次成婚,成为了扬州,乃至未来天下成亲的典范。
  很多民间百姓婚礼的礼节,由这场婚礼兴起。
  眼下,两对新人分别在两个男傧相张承和张玄二人,还有两个女傧相二人指引下。
  刘枫和张飞站在红毯上,向着花轿搭躬。
  小金童抱着大公鸡,小玉女则上前掀帘子,请出新娘。
  两对小金童玉女,则是刘枫的小徒弟们,彭式和小美、凌统和小七。
  新娘下轿,踩着由傧相放好的红毡子,脚不踩地,直到踏上红毯子,和新郎保持半米距离,新郎新娘拿着一根红绸子。
  四人踏着红毯,缓步走去,新郎新娘齐步走在前方。
  男傧相跟在男方身后,女傧相跟在女方身后,保持一米距离,缓步来到了,正婚神圣的殿堂——喜堂外台阶处。
  只听喜堂内主礼赞者张纮高呼道:“新人升阶!”
  登上台阶后,刚入喜堂,就听张纮又道:“新郎持如意(喜秤),掀开红盖头,称心亦如意。”
  这一礼,在以往成婚是没有的,顶多只有个扇遮面,红盖头还是女方曹玉那边要求的。
  为此,刘勋王氏和张纮张昭等人商量了好半天,又因刘枫和张飞两人同时娶亲,也打破了常理。
  虽然红盖头和婚礼似乎不搭,但又别出心裁,也颇有喜庆之意。
  于是,夏侯涓跟张飞一起享受到了,这一场新式的婚礼。
  当红盖头取下,刘枫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艳,和张飞与夏侯涓相濡以沫不同。
  他真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面对面,见到他的新娘,伴随他一生的妻子。
  而曹玉白皙的脸颊,一抹红晕浮现,娇羞的看着刘枫。
  那双乌黑的大眼睛,好似会说话。
  此刻,没有盖头遮眼,连接二人的细红绸子,也被侍女收走,留作其中一礼用。
  这时,就听赞者张纮道:“新人盥洗。”
  盥洗礼,也叫沃盥礼。
  不光是成亲最重要的环节,且在整个汉族,尤其重要,贯穿了拜师礼、成人礼、成婚礼。
  并且还不是只有新人这样做,就连在场的每一个宾客,都已经先行盥洗过了。
  懂礼貌,讲卫生,这是刘枫对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印象。
  凡是来客,第一件事,以礼相待,其后就是盥洗,洗手洗脸,准没错。
  只不过,成亲盥洗礼和拜师礼、成人礼洗法上有细微的差别。
  这时,男女傧相们分别在水桶里,取水一铜瓢清澈的水,侍者托水盆。
  新人们将手放在盆中,傧相倒水,洗手洁面后,从一旁香炉上取一条暖巾,擦拭干净。
  见新人尽皆擦拭完毕后,赞者张纮高呼:“新人登堂!”
  此刻,才是真正登堂入室,又缓缓走了一段距离。
  面前正堂摆着两张案几,一般来说只摆一张,长幼有序,先长后幼符合常理。
  但,刘枫这场婚礼,打破了传统,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在之前,很少有两对新人同时结婚,可以说刘枫曹玉和张飞夏侯涓等四人,开创了时代的先河。
  而这场婚礼的礼节章法,有别于传统,且大红盖头,寓意不错。
  更合乎人伦纲常,颇受诸多宾客喜欢,逐渐流传成固定礼节。
  两张案几靠最里,迎面是左侧上席传旨天使,代表兀自曹操端坐一席,右侧则是刘勋和王氏正襟端坐一席。
  以左为尊,左为东,右为西。
  从接回新娘进门起,一直以来,新郎和新娘则是新郎走在西面,新娘走在东面。
  赞者:“新人入席。”
  入席前,新郎和新娘,男方左手压右手,女方反之,隔着案几,微微向彼此躬身作揖。
  然后,便延续登堂时,男西女东阴阳交会,正坐(跪坐)案几两侧的垫子上。
  见对席而坐后,赞者:“同牢而馔!”
  只见两张案几上主食皆是黍和稷,设有三品荤猪肉、鱼肉、兔肉(腊肉),牢指猪肉(牛、羊)。
  以及调味用的酱(酱油和醋)、菹(腌菜)、醢(肉酱)、湆(肉汤)均各一份。
  只有案几上两队对席而坐的新人,席中间那一道猪肉,刘枫和曹玉、张飞和夏侯涓,一起夹一块食用,当众食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