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权都败了策还远吗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14章214、权都败了,策还远吗?
  此刻,孙权一点主意都没有,哪有不从之理?
  当下,稍稍镇定,就想要全军前进!
  所有船只同时进发。
  在孙权看来,庐江船队,能拿出那种巨箭,已经不易,岂会还有?
  他把想法快速一说。
  “少将军,你说的不错,我赞同,我觉得是鲁先生过虑了!”
  周泰见到蒋钦凌操等人深陷其中,他恨不得飞身去救,孙权一说,他立刻同意,想要马上去救援。
  大声的反驳起鲁肃的话。
  然而,鲁肃丝毫不买账,冲他们大吼道:“少将军,周将军,慈不掌兵,不是说不攻。
  而是为以防万一,防止敌船还有花招,令先锋船队进行试探。
  我们则暂行保持观望,一旦敌方无计可施,立即下令跟进。
  一旦敌方还有杀招,无法力敌,那么我们冲去也是送死。
  只有立刻舍弃前锋,船尾调船首,断尾自救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是……”
  “没有可是……少将军周将军,要知道,我们这不是主战场,输赢不影响大局,庐江那边才是啊!
  一旦我们把船打光了,谁来护住粮道?为十万大军提供粮草?”
  命令是残酷的,一旦敌船有新的武器。
  这些突进冲锋的前锋船队,就成了最好的隔断,阻挡敌人的进攻。
  为他们离开拖延时间,而船队一旦交织在一起,想要再走,就不容易了。
  这就是水陆和陆路不同。
  水陆需要清理航道,不然船只前行很难,而这正是每只战船队都配备戈船的目的。
  戈船的价值不光是护卫主舰楼船,防止楼船水鬼摸进,凿通外,便是清理航道杂物,令船队畅通无阻!
  鲁肃的建议,孙权来不及多想,立刻通过了,他下了前锋冲锋的命令和后船停船的命令!
  才有了那跟凌操等人,想的不谋而合的一幕,发起自杀式的冲锋!
  唯一不同,那就是他们没有料到,孙权等船队,还用他们试探,试探敌方还有没有杀招。
  有,无法克敌制胜,就唯有撤退。
  没有,便顺势而战!
  这冲锋,最大的意义,就是趁机打乱敌方船队阵型。
  一旦阵型乱了,他们这些船只立刻跟进,长驱直入,登船而战!
  哪曾想,敌方真的早有准备。
  自杀式的冲锋根本不奏效,无济于事。
  二里到一里地内,又一次被发射出,万箭齐发!
  这万箭齐发,比数百支巨箭,更加的壮观,更加的浩大,也更是恐怖。
  箭雨所过之处,近乎无片叶可幸免,更无人可活!
  鲁肃的话,再次应验了,敌人果然早有准备。
  很残忍,很痛苦,见到这一幕,孙权等人痛苦的闭上眼睛,心乱如麻。
  哀嚎、惨叫。
  伴随着当当当,船的这边,和船的那边,形成了两个世界,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哀嚎不断,一边是安然不动。
  见此周泰在孙权说出撤退前,他咬牙含泪,提前下令撤退!
  这一战,不光率冒突战船冲在最前面的凌操没回来。
  就连率斗舰提供远程打击的蒋钦,也没有回来。
  甚至,他们连摸到敌人的船,都没有摸到,一箭未发,一刀未出,就败了。
  憋屈,无比的憋屈。
  窝囊,窝火。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没有一次,比这次败的那么彻底!
  上一次,孙权以为够窝囊了,够耻辱了,那时候他发誓,这辈子不会再打这么屈辱的仗。
  然而,今天,他的遭遇比上次更加的屈辱,有过之甚至百倍,乃至万倍。
  这次打击比上次还大!
  孙权脸色阴沉的可怕,紧握着拳头,胳膊上的青筋暴起,指甲划破了手心,鲜血流淌,已然不知。
  在他眼前尽是:江东水兵落水,哀嚎,惨叫,乱木,残肢断臂,鲜血染红江面。
  他沉默着一言不发,似要记住这份耻辱,屈辱。
  和这种士卒死在自己面前的无力之感。
  他看了一眼鲁肃呆滞的神情,自个扇着自个嘴巴。
  他张张嘴,想要劝慰,可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他看来,鲁肃是很自责愧疚,自己好的不灵,坏的灵。
  孙权自己此时也很是复杂,一方面庆幸听了鲁肃建议,侥幸活了下来。
  另一方面又很恼火,自己为何想不到这些?
  这教在鲁肃面前,他几乎颜面无存,还差点全军覆灭,害死了所有人。
  他又有些佩服,鲁肃真的是很有先见之明。
  那近五、六百艘船,破碎的船木,和沉入江中的沉船,就像不可跨越的障碍。
  成功的拖住了庐江船队的追击。
  望着离战场越行越远,鲜血渐渐变成了碧波。
  周泰无力的靠在船板,满脸的失落,痛苦。
  他虎目直勾勾的望着战场中央一个不断沉没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看不见,
  泪水不住的从虎目中,滚落在船板上。
  就在刚刚下令没多久,他回首,竟然看到了,他的好友蒋钦中箭落水。
  这个他上次好不容易,从死神手里救回来的同乡,挚交好友,又被箭只射中,没能回来。
  他多么的想冲上去救他,可他不能。
  就像鲁肃说的那样,上去就是送死!
  他只能亲眼见到,他好友死在自己眼前。
  在他下令撤退时,他是那么的痛苦,难受,有股窒息之感,可他不能不下这道撤退令。
  孙权下达,和下达完全不一样。
  他是孙权的部将,就要为孙权分忧,他知道孙权跟他一样,都不想下令,可又不能不下。
  周泰的这一声:撤退。
  一旦要追责。
  这战败的责任在他,就不在孙权。
  意义上来讲,就完全不同。
  撤退的路上,船舱内的气氛无比的压抑。
  船上的士卒们,见离战场越来越远,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们从死神,从那么恐怖的阵仗中,成功的逃走了。
  鲁肃目光呆滞望着战场,不住的扇着自己嘴巴子。
  他心情比孙权和周泰,更复杂和难受。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不看好的庐江。
  打脸来的这么快。
  在江东最擅长的领域,利用新式武器,差点把他们都杀穿了。
  他有些后悔,他终于知道,好友刘晔为何说他不投庐江会后悔一生了。
  没错,他真的后悔了。
  他若是知道庐江有这等利器,他投啥孙策?
  此刻,他已经预见到了,江东这次出征,不出意外,应该都败了。
  只不过是早晚的时间问题了。
  这时,他有种:上天把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
  若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真实写照。
  他不知道,随着他了解庐江越多,越发的后悔,可悔之晚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