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夏公本纪】(21):秦泰民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公本纪】(21):秦泰民安
  “秦吏苛政,竟然要收泰半之税!”
  “又强迁关东六国子民填实边郡,制使百姓流离失所,实乃自取灭亡之道!”
  “这还有王法吗?简直就是猛虎!”
  “使君,胶东子民无不思念我大齐啊!”
  田氏宗主派来的说客巧舌如簧,还捎带了一份他的亲趣÷阁书简,上面的蛊惑之词是个人看了都会心动,末了还不忘备注一句‘阅后即焚’。
  只见书简上用齐地简化金文洋洋洒洒写着田氏宗主的抱负,而没有用关东地区强制推行的秦国大篆。
  (注:此时虽然天下已经统一,但车同轨书同文的举措尚未推广,小篆尚处于丞相李斯的个人研究阶段。)
  “使君于郡城举事,老朽在县乡响应,各地县帅乡豪必然云集!”
  ......
  “三日之内可遍及全郡,七日之后可进军五都,关东空虚,秦军如斗船,齐人如汪洋,斗船行于汪洋之上,如何不覆!”
  ......
  “如此,旬月可复大齐故地,届时奉一德才兼备之宗室为王,使君自取司马,位列上卿!岂不美哉?”
  田氏宗主洋洋洒洒一篇劝书稍加修改便能作为讨秦檄文,只可惜明眼人却没看出自取司马的可能,只看到了自取死路的结局。
  “使君,你是楚人,与秦人乃世仇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关中秦人的信任,又是何苦呢?”
  “与其助纣为虐,事寇害民,不如趁此反正,共举大事!”
  说客鼓动唇舌,命人将一箱子的金货呈上。
  箱子打开后,室内金光夺目,有些耀眼。
  “此为齐国上卿之禄,献于使君以资军用!”
  说客说罢长拜于地,在那箱子金货的当中位置,还有一枚私刻的官印!
  “哈哈哈哈哈。”
  先祖笑而不语,心中颇为不屑,这田氏宗主在齐王建投降时不动如山,当自己的土地被侵占时就其疾如风,真乃齐国忠良!
  想必能被他拉拢的,也都是这样的货色。
  真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啊,还拉上全族人一起拼团。
  “回去告诉田宗主,初十晚上,我会去赴宴,共商大事。”
  先祖笑眯眯的送走说客,决定以联姻为诱饵,转头就命亲信携带自己的手令走小路星夜赶往临淄!
  临淄的王贲大军虽然撤走了,但仍留下了不少驻军震慑地方,区区夜邑田氏,覆手可平!
  尔后,先祖成功借得临淄兵两千,并本部短兵亲卫于初十当夜一同赴宴。
  先祖本欲交好当地乡豪,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多取两位田氏妙龄少女为妾,可奈何田氏暗藏祸心,实乃鸿门宴也!
  夜邑田氏未能提前准备充足的饭食,致使双方产生小纠纷,酣战半时辰有余,硬弩齐发,刀盾冲锋,田氏门客死伤数百,余者皆降,秦军虽皆恰好披甲,亦有数十人受轻伤。
  战后,秦军搜查食物时意外发现田氏正在准备谋反,遂诛杀首恶,平夜邑田氏,分其田亩宅邸,拉拢佣耕之民,胶东乃平。
  ......
  八月,先祖受诏,陪始皇帝封禅泰山,丞相李斯刻文勒石,上告昊天,下告黎庶,大秦威加海内,国泰民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凡此种种,大河为咽,泰山为证!
  泰山,齐鲁之巅也,先祖身为胶东郡守,理应有所表示。
  恰其时,祥瑞如雨,万里云集,日日不绝,时时都有,好似灵气复苏,又像有人刻意为之。
  地方郡守、尉均以献祥瑞为要紧事,独先祖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九月,因为儒学士人诽谤封禅遇雨,借古讽今,始皇帝怒,准备行焚书之法。
  后经先祖谏言,改为修官方史书,《史记》遂出,后世史书皆奉此为史家经典,引为凭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