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春天真的来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就是隔壁老夏?”
  小海听了大吃一惊。
  他在诗刊上看过隔壁老夏的通信地址,是由孔清泉转交的,他断定这个隔壁老夏肯定也是一名老师,搞不好就是孔老师自己。
  没想到竟然是一名学生!
  至于去问孔清泉求证?
  他哪敢?
  想当初也是孔老师的得意学生,语文成绩相当好,只不过数理化太差高考落榜,现在和一些流氓混混们在一起。
  那还有脸见自己的老师?
  偶尔走在街上碰到都是远远躲着走。
  他现在相信了。
  前面那七收他从没听过的诗,如果他不是隔壁老夏,怎么能写得出?!
  牛人啊!
  你是我的偶像,我崇拜你!
  “刘哥,他真的就是隔壁老夏,写诗很厉害…..”小海赶紧给刘哥说道。
  他母亲的…..
  真是文武双全?
  连给老子发飙的机会都没有?
  杨建设,算你福大命大有个好外甥!
  刘哥狠狠瞪了杨建设一眼。
  “我们走!”
  说完转身离开。
  喂……刘哥,我还想这哥们切磋一下诗技呢…
  小海有点恋恋不舍,但知道现在不是时候,只好跟着走路出去。
  转眼间,教室里只有夏红军和杨建设两个人,连张大勇就不知道跑哪里去。
  杨建设这才拿起皮鞋,套在已经冻得有些麻木的双脚上,差点摔一跤,夏红军赶忙扶住。
  “那个刘哥到底是什么人?”夏红军问道。
  “刘哥大名叫刘海涛,就是一个混混,心狠手辣,前两年去了特区,听说靠走私赚了些钱,没想到今年回来了。”
  “要不要报警?”
  “算了……这事我有错在先,我的确对不起他妹妹。”说完杨建设转身就往外冲去。
  “小舅,你干嘛去?”夏红军急忙问道。
  “去找玲子……这件事你回去别给你爸妈说!”话音未落,杨建设已经消失在了风雪中。
  夏红军听了,微微叹了口气,向外走去。
  一连几天,没见杨建设的人影,夏红军也不知道他和玲子姐最后到底怎么样了。
  不过,这件事也帮不上忙。
  谁让他是个渣男呢。
  时间很快到了大年三十。这天汉湖地区的风俗只有半天集,就是大小商店菜市场都是上半天开门,到了下午基本都关上门,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准备年夜饭连路上行人很少。
  年夜饭,夏红军是在外爷外婆家吃的。
  这是一个传统,每年过年,杨家的女儿女婿都带着孩子回来吃年夜饭,过大年。
  从去年开始又多了一个节目:
  看春晚!
  外爷是退休干部,前年托关系买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这立刻成了几家人的宝贝。
  年夜饭从下午四点多开始,一直吃到晚上七点,大人们猜拳兴令,喝酒聊天作为孙子辈的自然不能喝酒,早早吃完就没事,就在院子玩,放鞭炮,踢毽子,斗鸡….玩的不亦乐乎,更多时间则是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盯着放在供桌上的那台黑白电视节目傻笑。
  夏红军已经算是大人了,自然不好和自己的表弟表妹们抢电视,况且他对节目也不感兴趣——竟然播放的是新闻!
  我说你们这些小屁孩们,能听到懂吗?
  夏红军刚准备离开,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他的目光。
  1月24日,伟人竟然视察南方了!
  到深圳、珠海视察了一圈。
  咦……
  不是92年去南方视察的吗?
  怎么这么早?
  夏红军心里有些奇怪。
  他哪里知道,其实伟人去南方好几次….
  看着镜头中伟人对着当地领导,用他拿浓重的家乡口音告诉当地党政领导,中国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
  夏红军敏感意识到,当前这种有些压抑的社会氛围很快会得到改变!
  好事啊…..
  最起码,自己如果唱邓丽君的歌不会再当成靡靡之音了吧?
  八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准时开始。
  夏红军是不喜欢看春节晚会的。
  也是,进入了千禧年后,春晚节目越来越套路,平庸,除了本山大叔的几个小品,还有冯巩的那声“想死你们了。”别的根本没留下啥印象。
  到了后几年纯粹就没看过。
  但是,现在夏红军突然看到四十年前的春晚,才发现这节目竟然如此好看!
  马季表演相声《宇宙牌香烟》把一屋子笑的前俯后仰,还有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
  真他妹的经典啊…..
  最后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西装,脖子上还围着围巾的文质彬彬的男人上场了。
  张明敏!
  唱《我的中国心》的张明敏!
  果然,张明敏一开口就是略带港台味的口音引起了屋里观众们的注意力。
  “小军哥,唱歌的是谁啊?”一个小姑娘问道。
  是他三姨家的女儿,正在上初中。
  “他叫张明敏,是香港歌星。”夏红军笑着解释。
  “老师说,港台歌曲都是不健康的歌曲,靡靡之音,不能唱吗?他怎么能在中央电视台上唱呀?”小姑娘有些不解。
  “你仔细听听,到底建康不健康?是不是靡靡之音?”夏红军反问。
  小姑娘仔细听了一会:“挺好听的…..歌词也很爱国啊。”
  “喜欢听吗?”
  “喜欢!”
  “想唱吗?”
  “想!”
  “不用急,过不了几天,我估计满大街都会放这首歌。”夏红军悠悠来了一句。
  张明敏演一口气唱了《我的中国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四首歌才下台,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后面的节目味道就差点,夏红军四周看了看,发现小舅杨建设不在,就出了堂屋朝厢房走去。
  杨建设果然在自己的房间里,闷闷抽着烟。
  夏红军走了进去,发现房间里靠墙很抢眼的摆了一个书架,上面放满了书。
  他过去看了看。
  《三国演义》、《红楼梦》、鲁迅的《狂人日记》…..还有外国作品,《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牛虻》、《静静的顿河》、《这里黎明静悄悄》!
  “小舅,你文学品味挺高的嘛。”夏红军有些诧异。
  “嘿…..那些和诗一样,都是充门面的。”杨建设解释了一句,无精打采。
  “小舅,你这是怎么了?大过年的不高兴?”夏红军看到杨建设这样子,关心问道。
  杨建设长叹一口气:
  “哎……小玲不肯原谅我。”
  谁让你脚踩两只船当渣男呢?
  夏红军心里暗暗鄙视,不过知道现在不是数落的时候,于是给他打气:
  “小舅,只要真心喜欢小玲姐,我想她会原谅你的!你看那天你为了和那个梅子姑娘决裂,连玻璃渣都敢走。”
  听到夏红军这句话,杨建设心里好受点,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小军,你怎么写那么多诗?还有什么隔壁老夏,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的确以隔壁老夏的趣÷阁名在《诗刊》上发表了三首诗,不过别的那些都不是我写的,我抄的港台诗人的诗句,所以那个小海没听过。
  “你……竟然敢看港台书籍?小心被老师抓住!”杨建设吃了一惊。
  “放心吧,春天真的来了。”
  夏红军想到张明敏在央视春晚上引吭高歌,不由得笑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