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天雄军登陆(第一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权力不会消失,但权力会转移,会分散。
  就像东汉末年,董卓死了,汉帝的权力依然是空白,反倒造成了这地诸侯的全面膨胀。
  正如崇祯自己所说:德川家和地方大名灭亡后,日本各地的武士阶层失去了统一的制衡,地方上新的大名立刻就会诞生。
  为什么?
  因为人们需要被统治。
  而且,人们并不认为日本会亡国,更不会认为明军会消灭自己。
  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头上,永远不知道真实的残酷。
  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大阪城内,绝望的气氛笼罩每一个角落。
  不仅如此,北面的京都也是一片惊慌失措。
  大阪城是西日本的商业枢纽。
  掐住了这个地方,80里外的京都粮食供给瞬间减少一半。
  不仅如此,即便是坐在京都城里,也能感受到几十里之外明军兵锋之盛,如芒在背。
  要知道,80里,步兵行军两天就可以兵临京都城下。
  大阪那种防御力极高,兵力冲突的重镇也被明军给围住了,区区一个京都,明军要打,其实不费力了。
  京都的权贵们彻夜难眠。
  终于,在七月初八,天皇的使者抵达了明军的营帐。
  “在下是天皇的左大臣松本良房,前来问候阁下。”
  左大臣是天皇的太政大臣之首,太政官相当于唐朝的中书省的官员,而左大臣则相当于中书令,也就是宰相。
  在进入幕府时代后,太政官就沦为形式了,基本上没有实权。
  不过,既然是外敌来了,作为朝廷的宰相,代表国家还是合理的。
  郑芝豹看着这个人,说道:“直接说事。”
  “嗨!天皇愿意向贵国称臣纳贡。”
  “那多尔衮呢?”
  “我们正在全力寻找。”
  郑芝豹说道:“此人极度危险,一日没有找到,我军一日都驻留于此。”
  松本良房毕恭毕敬说道:“完全能理解郑大人的心情,在下此次代表天皇来,是希望两国永结连理,如果能停战,我国愿意立刻上供白银1000万两。”
  “我说过,多尔衮一日没有找到,我军一日不会罢休,什么白银不白银,我大明缺了拿点钱吗?”
  用脚指甲都能够想到,日本人现在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后方已经在动员更多的军队。
  当年朝鲜之战,明军派人前去和日本议和,表面是议和,缓兵之计,拖延时间组织大规模的军队才是真。
  日本人这点小心思,岂能瞒得过明朝的这些文臣武将?
  要知道,中国古代兵法,什么阴谋诡计没有记录下来?
  日本人这就是班门弄斧了。
  松本良房立刻额头冒汗,他继续说道:“郑大人,若是不介意,我方愿意单独上供300万两白银给您个人,以表彰天皇对您的敬佩之意。”
  俗话说得好,求人办事,要搞定的是关键人,显然日本人还是很聪明的。
  可惜啊,他们不太清楚目前明军的政治形态。
  这一次攻打日本的拍板人肯定是崇祯,但总策划人是郑芝龙。
  也就是说,打下来了是郑芝龙的功劳,打不下来郑芝龙要为此付出代价。
  代价就是丢官,甚至可能丢命。
  郑芝龙丢官丢命,他郑芝豹会有好下场吗?
  这一点轻重,郑芝豹心里还是有素的,哪些可以拿,哪些拿不得。
  郑芝豹哈哈笑道:“贿赂老子,看来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援军了,既然如此,大阪城也没有围下去的必要了。”
  很明显嘛,日本人也发现了明军很强,一个个单独去支援,就是肉包子打狗。
  现在天皇派使者来故意议和,拖延时间,其实后面是在组织大规模的军队,集中兵力来对方明军。
  这显然是对明军不利的。
  所以,现在也没有必要用大阪城来引诱日本人一个个往这里钻了。
  郑芝豹打手一挥,说道:“来人,将此人拖出去砍了!”
  松本良房大吃了一惊:“郑大人,在下可是天皇的使臣,在下是左大臣!”
  “老子管你是谁,拖出去砍了,人头送到京都,就说此人意欲行刺本帅!”
  “是!”
  明正天皇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派过去的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磕脑袋了。
  要知道,这位明正天皇还只是一位十四岁的少女,正是豆蔻年华。
  而且这位天皇还是那种萌萌哒的软妹子类型的,就是那种宅男最爱的。
  这下,明正天皇有些慌乱了,捏紧小拳头,咬牙切齿:我的天照大神耶,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勤王令肯定是发出去了的,本来打算拖一拖明军,岂料明军不按套路出牌。
  明军这边呢?
  刚刚将日本天皇使者的人头送回去,明军就对大阪城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
  一开始永井直清还认为明军是无法攻克大阪城所以采取的围城之策,但现在他发现自己还是太小瞧明军了。
  七月初八下午,只用了两个小时,大阪城的城门就被干开了。
  在一顿碎肉横飞中,明军进入大阪城,当天下午,就占领了整个大阪。
  大阪沦陷的消息,在关西快速传播开,引发了海啸一样的震荡。
  大阪的沦陷,甚至比江户城的沦陷带来的冲击更加强烈。
  因为大阪一旦沦陷,天皇所在的京都便是近在咫尺。
  七月初九,明军以抵抗王师讨伐逆贼之名,将永井直清和永井直时父子当众处决,人头悬于大阪城城楼上。
  这则消息一出,无疑是激怒了各地的大名。
  于是,在七月中旬,无论是郑芝豹还是郑芝龙,都收到了情报。
  大量的日军军队和武士在往京都城赶。
  这其实也在军委会的战略推算中。
  因为幕府被打掉了,日本失去了权力中心,作为日本精神象征的天皇,无疑成为各路大名争夺的对象。
  名义上是前去勤王,其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秩序崩坏后,才是上位最佳的时机。
  当然,也有人选择了沉默而静观其变。
  例如关东不少武士因为距离京都很远,且江户城被破,关东失去屏障,他们也担心明军会趁机进攻关东。
  他们的担心实在有些多余,因为不管他们担不担心,郑芝龙都会取关东。
  不仅郑芝龙会取关东,还有明军的另一路人马,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登岸了。
  谁?
  卢象升的天雄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