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西部大开发的窗口(第一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女人在床上总是喜欢问“你爱我吗”这类话。
  男人总是丝毫不经过大脑的说出标准答案:我爱你。
  当然,古代是没有“爱情”这个词语的。
  古代也不会直白的说“我爱你”。
  古人形容爱情是情意绵绵的。
  普通人家表达爱情会说:我喜欢你。
  所以,李静珊问的是:陛下,你喜欢我吗?
  这个时候,崇祯当然会一边主导着一场生命的神圣运动,一边很深情地说:我喜欢你。
  在半个小时后,两个人达成了生命的大和谐。
  李静珊白嫩的皮肤透露出红潮。
  她慵懒地靠在崇祯的怀中,感受着那用力的心跳。
  长夜漫漫,两人相拥睡去。
  九月初六的一大早,崇祯一身戎装,到了北京西面的京卫军大营。
  那里早已是旌旗避空,御林卫和天雄军的骑兵在宽阔的平原上排列开。
  步人甲的重装铠甲在清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出冷艳的光泽。
  小伙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趣÷阁直挺立。
  军官们正在各自的军阵前训话,整顿队形。
  崇祯到的时候,卢象升带着中部军区的所有高级将领前来。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
  “谢陛下。”
  崇祯眯着眼睛望向前方,那里是火器营,士兵们正在推动红夷大炮和威武大将军炮。
  一支支火枪手也在快速集结,他们排列成许多个小方块,前后趣÷阁直一条线。
  这一次是大行动。
  不仅仅有8万京卫军跟随皇帝抵达西安府,就在今日清晨,大明日报的头条还会刊登一条重要的消息。
  什么消息?
  陕西省被定为西直隶省!
  这绝对是整个大明朝最大的一次战略规划。
  为什么这么说?
  结合现在的大局面,东边的新航线骨架基本成型。
  从船运、人力、物资、战争、政治、军备、整体财务开支等多方面来看,崇祯八年下半年,大明朝已经完成了从安南国到天津港航线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是崇祯在东线的战略闭环。
  当然,还有更多的细节需要去填补,例如对阮氏的干净杀绝,以及对南边更富饶地区占城的收复,还有后期九龙江平原军港的建立。
  这些细节的延伸,都非一日之功。
  而且,泉州也与荷兰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贸易。
  这些都是东线战略的成绩。
  北线战略呢?
  北府、元上都城和归化城,在漠南草原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经济带。
  这个经济带,因为张家口和北京城的贸易越来越频繁,正在逐年累月繁盛起来。
  而且由于飞梭织布机,以及蒸汽机正在尝试应用到织布中,一切都在发生悄无声息的巨变。
  如果用当事人的目光看崇祯八年,一定不会有太多的感悟。
  但是站在局外人来看,技术革命正在工业时代的前夜潜移默化影响着东方大陆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形态。
  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空前拉动了对原材料的需求,进一步压低了商品的边际成本。
  而水泥路的修建,则让北京城的商品,开始从张家口出关,大规模进入草原上。
  无论是东部的战略还是草原的战略,这一年,都有了非常可观的局面。
  大概,只有东北和西北,是隐患了。
  甚至辽东的问题,其实也快要不是大问题了。
  从战略时间维度来推算,大明朝未来真正的战略难点在西北。
  也就是河套走廊以西,进入敦煌,出玉门关,深入西域之地。
  那里可不仅仅有瓦剌各部,还有这个时候正在如饥似渴扩张的沙俄帝国。
  这就是崇祯将陕西定为西直隶省的原因。
  因为你打开整个大明朝的地图,会发现,陕西这个地方,是河套、陇右的大后方。
  如果想要打通河套走廊,经略西域,就必须重振关中平原。
  九月二十日,秋风瑟瑟,路边铺满了秋叶。
  崇祯抵达山西,在山西做了短暂的停留,主要是走访了一些煤矿厂。
  九月底的时候,便一路西行。
  在十月初的时候,进入陕西。
  上一次来陕西,还是崇祯元年,陕西爆发大规模的灾荒,赈灾粮食全部被吞并了。
  那时,张凡才刚刚穿越过来。
  鉴于明末造反陕西最凶,就是因为没有饭吃,那时张凡一不做二不休,把陕西省十一个知府全部砍了脑袋,在陕西搞大清洗。
  又用军队一边调集湖广的粮食,一边强行征调地主家的余粮。
  勉强算是摁住了历史上的陕西大暴乱。
  截止到崇祯五年,每年给800万两(52亿元)。
  到崇祯六年,开始缩减到300万两,到崇祯八年,已经不需要拨款了。
  这八年时间,崇祯给陕西拨款多少?
  4600万两(约300亿元)!
  现在的陕西是什么局面?
  11个州府,每个州府都新增了四到五条水渠。
  粮食产量是崇祯元年的300倍!
  当然,因为崇祯元年的陕西是饥荒年。
  每一个甲里都有新农政指挥所。
  而且更重要的是,湖广武昌、荆州到西安府的水泥路早在四年前就修建好了。
  当崇祯进入商县的时候,就看到了足足有8米宽的国道。
  国道上,商旅络绎不绝。
  有大批的粮商,还有大批的布匹商人,茶商,盐铁商人都有。
  这些商人大多数来自湖广。
  武昌府现在是中部的纺织中心,荆州府则是粮食生产中心。
  而且崇祯还看到一些商人运输着自行车,打算运到西安府去高价售卖。
  他还上前问了价格,这种在北京城卖50两银子(约3.2万元)一辆的自行车,从武昌运输到西安府,要买100两银子(6.5万元)。
  在这个自行车产能不发达的时代,自行车还是有钱人玩的东西。
  崇祯想起去年湖广省交上来的商税,难怪湖广省现在的商税比过去翻了三倍。
  这些商人正在对陕西进行史无前例的商业植入。
  如果湖广省的冶铁、炼钢、煤炭、布料等生产规模再大一些,恐怕湖广的商人要对陕西进行大倾销了。
  这当然是好事。
  利用湖广省来推进陕西的发展,自然是有利于崇祯西部大战略的。
  崇祯又去商州问了一下粮食的价格。
  嘿,还真不高,每石0.8两。
  算是以前顺天府的水平。
  看来湖广省的粮商真的很有赚钱的动力啊!
  当然,这也归咎于银钞的普及,交易变得更加方便。
  十月初十,崇祯抵达西安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