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狗皇帝也来凑热闹(第一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柳如是吓了一大跳,你们找皇帝要请帖,不怕他翻脸马上回去将你们这里封了?
  不行不行,在皇帝翻脸之前,得做点什么。
  柳如是连忙说道:“这位是我家公子,我的请帖,就是他的。”
  那人半信半疑。
  这时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这中年男子一身锦衣,看起来神色威严。
  “发生了什么事?”
  那人连忙说:“秦管事,这人没有请帖。”
  “没有请帖不让进,今天是京都商会议事,不对外开放,除非是官员。”
  崇祯一听,立刻挑起眉头来了,他问道:“为何官员特殊?”
  “这不废话吗,官员那都是朝廷重臣,地位身份比普通人都要高,是你能比的吗!”
  李静珊一听,立刻就把崇祯拉到自己后面,用有些锋利的语气对秦管事说道:“他是我的未婚夫,未来李家的家主,请问可以进了吗?”
  她此话一出,秦管事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了。
  “李小姐,您说的是真的吗!”
  李静珊拉着崇祯的手道:“千真万确!”
  秦管事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崇祯,然后说道:“好,这边请。”
  说完,秦管事转身飞快走了进去。
  不过,他看崇祯的眼神很快由惊讶变成了戏谑和可怜。
  崇祯原本对这地方没啥兴趣的。
  他毕竟是皇帝,抓的是军国大事,这些民间的商人,让他们自己去闹腾便是了,自然有《商业法》等诸多律法来辖制。
  不过一听说这地方今天只对官员开放,他心头就来了脾气了。
  什么叫只对官员开放?
  民间商人和官员的距离,是不是该懂得一些分寸?
  怎么?
  商人们是不是认为自己赚了点钱,就开始膨胀了?
  这自古钱和权的结合,都是极其敏感的。
  崇祯明显感受到商人与官员的距离有些近了。
  怎么?
  这些商人拿到钱了,还想往权里去钻?
  以后是不是还想来资产阶级革命?
  崇祯不动声色跟着李静珊和柳如是走进了沁雅阁里。
  这里面修建的可以说是富丽堂皇。
  看得出,连木头都是从南方运来的上好林木。
  摆在前院的怪石,恐怕都是千里迢迢从西南运来的。
  再往里面走,有小桥流水,有竹林。
  这哪里像是酒楼,这分明是一家私人宅院。
  直到穿过小桥流水后,进入后廊,才有了一些雅间。
  后院有桃林,还有竹林,亦有假山,有一片湖水。
  不远处放置着一些屏风。
  那些屏风上绘画着美女图,还有一些狩猎图。
  画风逼真,大气而恢弘。
  这些艺术作品也彰显了新政之下民间人们心态的变化。
  以前的大明朝,喜欢华贵,华贵到有些扭曲,奢侈到极致。
  现在呢?
  随着当今皇帝开创文治武功,民间诸多艺术作品都开始往恢弘、大气、简约的方向发展。
  甚至有人还以霍去病为原型创作了一些长篇小说。
  这自然是好事。
  不多时,便到了京都商会议事的地方。
  崇祯倒是觉得这趟来的值。
  毕竟新政已经推行了七年,顺天府其实已经有不少商人抓住新政赚了钱。
  可以说,他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新政之下的一部分成果。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果。
  近距离看、听,会更加真实一些。
  走进一间雅堂,所有人都在里面了。
  这件雅堂是仿造北京大学的大学堂修建的,里面是纯木质结构,简朴而大气。
  当三人进去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他们身上。
  不过最后目光都落到了崇祯身上,而且明显带着不善。
  崇祯大大方方走进来,并且大大方方在每一个人目光上扫过,似乎没有任何不适。
  开玩笑,这种场合算个球啊!
  你皇帝老子在朝堂上砍人的时候,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李小姐,您怎么来了!”
  说话的是之前的王令,他站起来,脸上挂着春风得意的笑容。
  李静珊没有搭理他。
  倒是另一位男子站起来,对柳如是作揖道:“柳大人,您今日能来,是我们的荣幸。”
  其他人也都站起来,对柳如是作揖:“见过柳大人。”
  李静珊倒是惊疑起来,她没想到柳如是居然是一个官员,她对柳如是倒是另眼相看起来。
  我未来夫君的丫鬟,是官员?
  柳如是抱拳,然后对崇祯说道:“公子,这位是谢谨言,谢公子。”
  崇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让谢谨言微微皱起眉头来,有些不悦,但也没有表现出来。
  不过他心中对崇祯的身份有些好奇。
  柳如是是他邀请过来的,柳如是现在是有官职在身的,而且是商务部下的一个主簿。
  主簿虽然是九品芝麻小官,但是在商务部的职能里作用非常大。
  所以,今日谢谨言才要求她来了。
  不过,当然还有别的目的。
  毕竟柳如是是江南第一美女,这样这些人又一个个是北京城的富二代,年少多金,对美女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敢问这位公子姓甚名谁?”
  崇祯言简意赅道:“小名不足挂齿。”
  那王令笑道:“张公子之前还如此意气风发,现在到这里来了,怎么突然变得低调起来了?”
  柳如是连忙转移话题,她说道:“谢公子,今日诸位讨论的是什么呢?”
  “哦,今日我们商会主要讨论朝廷新政相关,煤矿、粮食、水泥、布料、还有新城新政的建设等问题。”
  如果不是崇祯是皇帝,还以为这些人是朝堂大臣,在讨论国家大事。
  不过他们讨论的,也的确不是小事。
  最新的《商业法》已经出台,契约、银钞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更何况一条条水泥路也都修建起来了,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京都商会这种组织,也是在这种时代的发展下成立的。
  他们主要是抱团,相互买卖、合作,这种商会其实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只不过现在商业进一步发达,民间已经有不少这种组织。
  柳如是对崇祯说道:“公子,请上座。”
  崇祯也不客气,他一把牵着李静珊的手,走到桌边,就坐了下来。
  他这个动作,顿时让许多人眼睛喷火。
  这家伙居然敢在我们面前对北京第一美人儿李静珊动手动脚!
  尤其是王令,他气得紧紧握住拳头。
  崇祯坐下后,说道:“诸位不必在意我,你们讨论你们的,我就听听,当我不存在也可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