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疑惑的皇太极(第三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仅仅仔细想着,还在认真思考着。
  这温大人怎么忽然表扬起阮福沧了?
  接下来几天,温体仁又好几次见了阮福沧。
  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至于聊了什么,大家似乎也都知道。
  无非就是赞扬阮福沧年少有为,和阮福沧探讨一些关于治国的理念。
  这就把阮福沧给弄嗨起来了。
  和我讨论治国理念?
  在温体仁的鼓励下,甚至让阮福沧有一种错觉:原来我这么牛逼吗?
  卧槽!我这么牛逼,为什么阮主不是我,而是阮福濒那个小人!
  仇恨和欲望的种子一旦种下后,就开始生根发芽,开始在心中慢慢长大。
  局面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改变的。
  政治嗅觉迟钝的人,还在家里安心睡大觉。
  到了七月五日的时候,崇祯已经接到了安南国最新的消息。
  他给温体仁、孙传庭和秦良玉各自回了一封信,都是表扬的。
  又回了一封他们三人都可以看的信,是表彰全军的。
  这个战略节奏,完全符合他心中的预想。
  这些软刀子一刀刀切下来,切得安南国那些地主、乡绅们完全没有知觉。
  不仅仅阮氏政权正在慢慢被抽丝剥茧,登州、海州、上海的市舶司也已经在筹备中。
  按照目前的进度,今年九月,登州、海州、上海三个大港都可以先开放出来。
  而从东部沿海到安南的运输船,今年核定的总数量是1000艘。
  也就是说,到年底之后,往来新航线的船只总数要到1000艘。
  1000艘是个什么概念?
  历史上,明朝福船的吨位(船的最大载重量)是4600吨。
  这里的海船并没有福船那么大,还有部分是民间征用的。
  按照平均吨位2000吨来核算。
  但真正的运输肯定不可能直接运2000吨粮食。
  按照平均每艘船能运载1000吨粮食来算。
  1000艘同时运输,可以运100万吨。
  多少斤?
  20亿斤!
  多少石?
  大约1500万石左右。
  按照目前的平均0.7两每石的粮价,总收入是1050万两。
  按照0.2两从安南收过来,赚750万两。
  出去人工、船只等等成本,大概还可以赚个三百多万两。
  20亿斤,每人每天吃3斤粮食,可以供2000万人吃一个月。
  2000万人是什么概念?
  北直隶、山西省、陕西省、山东省加起来差不多2000多万人。
  当然,由于交通原因,这些粮食无法调到陕西省。
  但可以进入山东、北直隶、河南、山西等诸省。
  而且只要华东和华北的十条国家级主干道修建起来后,调粮的难度会大大减少。
  按照这种规模的运输量来推算,只要新航线维持稳定,华东和华北的粮食会将大大得到补充。
  京师对南直隶和湖广的粮食依赖程度将大大缓解。
  湖广的粮食完全可以更多的朝陕西输送,给西安府输送粮食,发展西北。
  这样,大明的整盘棋的框架才慢慢开始有了形状。
  如果下一步将占城也拿下来,粮食还会进一步增加。
  想到这里,崇祯立刻召见了孙承宗。
  他将所有的粮食数据推算了一遍,得出了一个结果:两年之内可以北伐皇太极了!
  为什么?
  因为粮食已经足够支撑北伐辽东!
  因为华东和华北的水泥路正在快速成型,调动后勤支撑和兵源补给的难度将大大降低。
  所以,接下来崇祯让孙承宗开始办一件事。
  秘密征调兵源。
  给蓟镇、山海关、宁远三个地方调动不同数量的军队。
  以及定量化给从上海补给辽东粮食。
  同时,在大沽口分设一个临时调度港口,为以后战争突发做预备。
  这件事是绝密,毕竟皇太极在北京还是安插了不少探子的。
  皇太极并不知道,崇祯已经开始主动打他的主意了。
  他当然不知道,他现在沉迷在他的新政成果中。
  几年的新政,皇太极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无论是火炮还是火枪,或者粮食,财政收入,都大大增加了。
  而且因为迎来了孔府的人,皇太极在辽东儒士们心中的地位节节暴涨。
  反倒是崇祯这个中原正统皇帝,被辽东的儒生们骂得左一个暴君,又一个昏君。
  皇太极也在筹划着,最新消息回报说北京的粮价已经恢复了,这让皇太极百思不得其解。
  皇太极召见了所有人,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项讨论组来讨论关于这次北京粮价下降的原因。
  皇太极这段时间,将张凡写的《宏观经济学》、《国富论》翻了无数遍。
  粮价回调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明朝朝廷想顺天府投入了大量的粮食。
  皇太极恼怒地说道:丫的狗皇帝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
  众人讨论了几天,口水都说干了。
  有人说是山东省调来的,有人说是南直隶调来的。
  可问题是,一下子几千万两银钞投下去,就算从山东省和南直隶抽调粮食也不可能填补得下来。
  那可是几千万两啊!
  据说北京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新城区建设计划。
  皇太极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崇祯是从哪里弄来的粮食。
  直到最新的消息传来,是佟养性的安排的细作传来的。
  而且是不太重要的天津卫一带的细作。
  据说大沽口现在商船云集,一箱一箱的粮食日日夜夜不停往岸上搬运。
  这下就把皇太极搞懵逼了。
  海上运来的?
  难道是朝鲜那边运过来的粮食?
  不可能,朝鲜才多大点地方,能有多少粮食。
  皇太极立刻给佟养性下了一道命令:“一定要查清楚,狗皇帝到底从哪里弄来的粮食。”
  事实上,皇太极不知道太正常了。
  安南之战,北京朝堂上知道的人也只是少数一些御前大臣。
  而且离得非常远,一般捷报回来,都是直接给了皇帝。
  其他大臣根本就不知道南边的情况。
  要不然朝堂上对新城新政怎么抄上天呢?
  佟养性硬着头皮道:“嗻!”
  七月七日,七夕节。
  下午的时候,崇祯看完关于顾炎武山西煤矿开采的奏表。
  关于煤矿的开采,现在的进展非常可观。
  准确的来说,今年入冬之后,九边的将士们都可以享受到煤炭,取暖、煮水。
  这将大大提高边境士兵的生活质量,确保他们的身体的健康。
  这一点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新式武器的研发。
  既然今天是七夕节,崇祯也并未一直闷在宫中。
  他有约会,看完奏表,便换了一身素衣,出了宫。
  北京城热闹而繁华。
  经历了六年的新政发展,北京城已经与崇祯元年的北京有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去年的新城新政推出后,以北京城护城河为界的周围,开始搞基建。
  一条条水泥路也在铺设起来。
  为了改善环境,崇祯还私下发起了广植树的活动,他还亲自跑到护城河边种树。
  明朝的时候,北京的自然环境其实已经很恶劣了,经常有沙尘暴。
  北京城在扩大,人口在增多,自然环境当然也要跟上。
  就说现在海淀一带的新城区,一座座新的亭台楼阁正在耸立起来,周围的树也一颗颗种起来。
  七夕这一天,不少年轻人都会选择去海淀新区的新商业街。
  毕竟这一带的大学生非常多,秉承着就近原则,大家喜欢到这一带逛街。
  人多,当然就慢慢有了生意。
  附近的酒楼、商铺也慢慢开始兴起。
  不远处的杨柳下,崇祯就看到了一个俏丽的身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