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大明朝收复台湾的战略目标(第三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国贵心中绷紧的那根弦顿时放松下来。
  随即他也反应过来。
  如果皇帝要杀自己,早在锦州城稳定下来后就杀了。
  绝不会召到北京来。
  如此这般想,心中便更加放心。
  “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笑道:“张浚一连几封奏疏,让朕杀了你,你不来北京,你认为自己还有活路么?”
  吴国贵又是一惊,连忙道:“微臣多谢陛下不杀之恩,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朕的确有事情让你去办,办好了,朕不但不杀你,还给你加官进爵,你看如何?”
  吴国贵万万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突然,他激动道:“但请陛下吩咐!”
  “朕要你去陕西,去兰州,给朕拉一支8000人的队伍起来,你敢不敢?”
  “陛下,这……”
  “你不敢?”
  “臣只是有一事不明。”
  “你说。”
  “臣协助吴三桂,窃取朝廷机密,陛下不但不杀臣,还对臣委以重任,毕竟为何如此信任臣,难道陛下就不怕……”
  吴国贵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他不敢说下去。
  这话他本来可以不说,只需要满口答应皇帝,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他还是忍不住说出来,这倒是让崇祯对他另眼相看。
  “朕当然不怕你叛乱,你叛乱能做什么呢?你的背后有多少人?10万?”崇祯语气平静,目光中却有着说不出的从容和自信,“还是百万?”
  “就算你有百万,而朕有两亿大明的子民,反叛对你有什么好处?”
  吴国贵更没有想到皇帝说话如此直接了当,这反倒让他放心下来。
  崇祯顿了顿,又道:“你有没有思考过,吴三桂为何而死?”
  “因为他背叛了大明,背叛了陛下,陛下必杀他。”
  “你只说对了最浅层的原因,这的确是他该死的原因。但是,他真的的死因,是无知和傲慢。”
  崇祯站起来,走到地图前,整个人看起来都非常的平静。
  平静的语气,平静的面色,平静的目光,在地图上慢慢地扫过。
  “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无知和傲慢才是。”
  “你记住了,吴三桂并不知道现在的大明朝到底有多强大,过分的认为自己很聪明,这才是他真正死因。”
  皇帝一席话,震撼了吴国贵的内心。
  “臣定铭记陛下圣训,永生不忘。”
  “朕给你一个军长的职务,朕会跟郑崇俭说的,你的人你自己好好练。”
  “臣领旨谢恩!”
  “下去吧。”
  “臣告退。”
  离开乾清宫后,吴国贵这才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他仔细回忆刚才和皇帝短暂的对话。
  皇帝的声音很平和,但这种平和之中,却蕴藏着一股无比庞大的力量。
  皇帝很坦诚。
  这种坦诚和平静,来源于他真正的自信和从容。
  不需要掩饰,不需要给你画饼。
  你老老实实去做,朕已经提醒你了,只要你智商正常,就应该知道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吴国贵心中仍然有些翻江倒海:现在的大明,到底有多强大?
  吴国贵离开之后,崇祯依然盯着地图看。
  历史上的吴三桂麾下有诸多人才,吴国贵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消化吴三桂的那些人?
  调到各地,分散开,将他们的家人都留在北京。
  定期让他们回北京述职,严格遵从新军政的管理。
  这个世界上,天才永远只有极少一部分。
  大部分人之所以碌碌无为,是因为缺乏机会和在昏聩的制度环境中。
  任何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还是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
  那为何现在要突然派一个去兰州?
  因为西北要布局了。
  就目前的局势,皇太极已经开始想办法联络西北蒙古,双方的角逐从辽东已经向其他地方全面拉开。
  而西北的未来,是路上丝绸之路的复兴,不可不做长远规划。
  那为什么一定是兰州呢?
  因为在未来往西的第一步战略就是要彻底打通青海!
  西北的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就是沿着青海往西北走,一条是从河套走。
  有一点很重要:打通青海,就意味着西北商路被打通,大大增加陕西的财政收入。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倒是再也没有人弹劾郑芝龙了。
  但没有人知道,那个曾经告发郑芝龙的商人,已经被人控制下来,并且秘密带回了北京,就关押在锦衣卫的大牢里。
  几天后,皇帝再次召见了郑芝龙,郑芝龙也慢慢定下心来。
  他能感受到皇帝是真的很器重自己。
  但他并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皇帝内心真实的想法。
  辽东风波,也随着祖大寿的家人陆陆续续到北京,慢慢平息。
  八月三十日,卢象升回到北京。
  他将吴三桂秘密盗取的所有图纸全部送回北京。
  军委会也陆陆续续发出文书,对吴三桂原部下进行大规模调动。
  这件事才真正的顺利解决。
  同样是八月三十日,崇祯访问了北京制造局火器局。
  在他面前,摆放着20000颗红夷大炮的炮弹和1000门红夷大炮。
  自从遵化的铁矿全部收回后,北京制造局的钢铁得到了大量的补充。
  这20000颗炮弹和1000门红夷大炮,要全部运输到登州,配置给天武军。
  因为皇帝已经在军委会最新的一次战略会议上提出了今年收复台湾的战略目标。
  只有在今年收复台湾,彻底清除荷兰人的势力,才能安心对郑芝龙的势力动手。
  只有分解了郑家,朝廷的船才能将大量的粮食从安南国运回来,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
  崇祯的时间不多,今年必须拿下台湾,控制海域运输权。
  九月五日这一天,军委会提报上来,清江督造船厂又有20艘战列舰抵达了登州,交付给海军总府衙门。
  等配置完这20艘战列舰后,会再次调度到杭州湾。
  到九月末的时候,所有战列舰已经调度完毕。
  这个时候,皇帝想要收复台湾的意图,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军委会也开始大张旗鼓的准备。
  一封封军委会的信件被送到福建的巡抚衙门。
  从九月开始,熊文灿就没有闲下来过了。
  他要做的事情非常多。
  例如准备开始在沿海一带征集老百姓。
  为什么要征集老百姓?
  因为朝廷收复台湾后,就必然会移民一部分人过去开发台湾,这样的收复才有意义。
  就像朝廷移民大量的人口去元上都城和北府一样。
  熊文灿就承担着这样一个重任。
  因为台湾的行政暂时是划给福建省来辖制的,也就是说,台湾的行政归熊文灿管。
  不仅如此,熊文灿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筹备后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