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皇帝开启怼人模式(第一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昌府目前到底有多少官员?
  湖广承宣布政司两位布政使,两位参政,两位参议,经历、都事、照磨、校验、理问、副理问,都来了。
  连狱司、仓大使这种九品小官都来了。
  按察司的七名官员也全部来了。
  另外,卫所的一众军官。
  知府衙门的所有官员,武昌县、江夏县以及周边各县的知县也都在这里。
  前前后后算下来,怎么也得有个四五十人了。
  应该说武昌府的决策层全部在这里。
  他们的奏疏也在进来之前提前摆在了皇帝的桌案上。
  崇祯也都看完了,全部都是甩锅的奏疏。
  这一天,武昌府所有官员,在奏疏里向皇帝展示出了他们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的甩锅技术。
  就是没有人提现在有什么解决方法能迅速将湖广省的问题解决掉。
  对崇祯来说,解决问题永远比杀人更重要。
  你看他在每一个地方砍了人,都会留下关键职位,那个对事情最熟悉的人,他不会杀。
  为什么?
  因为要解决问题啊!
  人砍了,问题还在那里摆着并不能迅速解决,砍人有什么用?
  真正长远有效的办法是整顿风气、肃整朝廷制度。
  例如新政督察司的扩容,例如都察院的整顿,以及新军政的落地。
  这几套组合拳一旦落地,至少整个大明朝的官场会焕然一新吧?
  诸位官员整齐地走进来,跪拜道:“臣等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谢陛下!”
  崇祯不说话,就坐在那里,一副朕等你们开口一个个说的架势。
  官员们站在下面,也不说话,场面有些凝重。
  “没有什么要说的么?”崇祯开口道。
  官员们相互瞥了几眼,依然沉默,意思是,陛下,臣等要说的都已经写在奏疏里了,陛下该您表态了!
  见这群老奸巨猾的官员都不说话,崇祯起个头:“既然你们没有什么要说的,那朕来说,一件是一件事说,说到你们满意为止!”
  “来,闵大人,你来回答朕的问题,为何朕进武昌城的时候,会被老百姓骂是昏君,为何朕的名声在你武昌府这么差?”
  崇祯可以无视官员们的骂声,但绝对不能无视老百姓的骂声,因为那是民意。
  闵学之出列,不紧不慢道:“都是张德山私德败坏,连累了君父,他罪该万死一百遍。”
  其他官员也立刻附和了起来:“是是,张德山罪该万死一百遍!”
  这大明朝啊,不仅仅朝堂上的官员各个都是甩锅小能手,地方官一个个也技巧纯熟老辣。
  把锅甩给一个死人,是最稳妥的方法,没有之一。
  闵学之赶紧又道:“臣也有罪,是臣管制无妨,请陛下恕罪!”
  闵学之立刻主动认了个罪,这就是以退为进。
  闵学之心中非常清楚,下面的官员作风有问题,行政一把手有问题,但皇帝绝不能把责任全部按在一把手头上。
  如果是这套行事标准,那以后谁都别做官了。
  朝廷上六部一大堆的问题,一大堆的问题官员,也没见那个部堂尚书下台?
  行政和司法监督,本身就是分开的。
  行政的一把手,更多的是确保政令的下达、目标的完成,官员的贪腐问题应该归咎到司法监督体系。
  如果混乱了,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司法监督体系的人消极怠工,行政一把手应接不暇,我下面那么多人,总不能一个小虾米有问题,就牵连到我吧?
  在对行政部门一把手考核的时候,几个考核指标无非就是年总目标完成,小目标完成,以及执行过程的和个人品德的考评,绝对没有反贪这一项。
  这一点闵学之抓得死死的。
  崇祯砍知府的脑袋,那是因为知府直接参与到惠泽田的倒卖当中。
  至于这个闵学之,他还真是一只老狐狸,连刘春全的账本里都没有他的名字,锦衣卫也没有抓到他的把柄。
  现在要给他定罪,最多是管理失职。
  管理失职当然是要严重处罚的,例如降级、罢官,可以目前的形势不能定大罪,因为大明朝太烂了,如果管理失职就定大罪,朝堂上的大臣们基本都有这个罪。
  即便是徐光启、宋应星他们下面的人也都有大问题。
  崇祯不回答闵学之的话了,他扫视一眼其他人,问道:“其他人没有话要说了?”
  闵学之又是甩锅,又是以退为进,以为本该是有点效果的,岂料皇帝不接他的话了。
  其他人都不说话,明显就是害怕谁先张嘴谁犯错。
  崇祯道:“你们都忍心看着闵大人一个人在这里说?好好好,朕继续问!来,闵学之,你来跟朕说,下面还有多少入张德山一样的知县的,还有没有知府也是这样?”
  “这……陛下,可能还会有一些……”
  崇祯抓起桌案上的趣÷阁就砸下去了,砸在闵学之的身上:“什么叫还有一些!你是不是要跟朕说你是布政使,司法监察不是你的责任,是按察使和监察御史的责任?”
  气氛陡然一凝。
  闵学之心头也是陡然一颤:“陛下息怒!”
  崇祯的音量却提高了:“堂堂的布政使,却连朕如此简单的问题都回答补上来,可能还会,这样的是这种答案?你一个布政使在回答朕问题的时候就用如此敷衍的态度!”
  闵学之顿时额头上开始冒汗,连忙道:“陛下,监察确实并非臣的职责,臣已经将新农政的政令全部颁发到各地,臣……”
  “颁发都各地就完了?那朕要你有何用!你以为你就是一个传话筒?”
  崇祯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汇总,扫视一边所有官员,怒道:“朕这一个多月,从荆州府到长沙府,你们是不是都好奇朕在那里知道了什么信息?”
  他将那份汇总扔下去:“荆州府400万亩惠泽田在张维兴手上,长沙府600万亩惠泽田隐瞒不报!你这个布政使一句管理失职,就完事了?”
  “你当朕这么好糊弄?朕何曾对不起你们!从前年开始,朝廷开支吃紧的情况下,朕给你们加俸禄,每人翻一倍,对你们所有人寄予厚望!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朕的?”
  所有官员都跪下:“陛下息怒。”
  崇祯又拿起官员们的奏疏,扔下去。
  “你一个布政使,出了问题,现在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满篇都是在推卸责任!朕要你何用!”
  “还有你,按察使杨文岳!这都写得什么!布政使失职,导致贪污横行!一句话,责任全部推到闵学之身上,贪污的名单何在,哪些官员贪污了,你一个按察使连这些都写不清楚,堂堂正三品大员,湖广按察使,给朕的东西就是这些!”
  “还有你武昌知府赵真延,朕给了你几天时间,你就给朕这些东西?”
  “所有人都在推卸责任,朕没看到一个是提解决方案的!”
  北京和南京的奏疏也一个调性。
  这些官员,全部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攻击对方,有谁想过现在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
  【作者题外话】:我看到了有些读者的留言和建议,推荐这本书的新读者先去百度搜一下本书的第一部《重生明朝做暴君》,里面有许多可以解答你们的疑惑。
  之前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那本书被下架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