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父亲的信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胡杨清楚的记得前世陈卫东是在漠阳市常务副市长的岗位上退休的。
  一般情况下,普通老百姓对谁当领导是不太关心的。
  毕竟那距离自己太远了,不会有什么交集的。
  但胡杨为什么偏偏记得他呢?
  因为陈卫东他让整个漠阳市摆脱了贫穷,令各个镇都有自己特色产业。
  比如胡杨他们所在的镇,在后世其所产的生蚝远销欧美,品质非常高。
  只不过由于产量比较少,无法形成大规模,以致于名声并没有港城(zhanjiang)市的大。
  有这种为老百姓做事的政绩,想不让人记住都难。
  除此之外,前世胡杨曾是他孙子的班主任,也勉强算是熟人。
  否则还真不一定记得。
  所以在他向自己抛来橄榄枝的时候,胡杨并没有拒绝。
  无论今后胡杨发展的怎样,这里终究是他的家乡,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
  况且父母和爷爷奶奶他们还要生活在这里呢,有一个在政府工作的熟人,办事终究会方便些。
  特别是华夏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国度,更是如此。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就不打扰你们学习了,还有一些信要送呢。”陈卫东接过胡夏荷灌满凉白开的水壶后,笑着说道。
  “好,路上骑车小心点。”胡杨也站起来送他到门口。
  简单的互相道别,陈卫东就骑着他那台黑色28寸凤凰牌自行车走了。
  胡杨随手将院子柴门掩上,回到家。
  大姐她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拆信封了。
  小丫头胡雪莲也挤在两个姐姐中间,瞪大眼睛好奇的看着。
  “看看爹他信上说什么。”胡杨也在旁边坐了下来。
  眼中带着些许期待。
  胡春梅小心翼翼的将信封倾斜,最先出来的是一张票证。
  “是收音机票证。”胡春梅拿出来一看,低声惊喜道。
  胡杨和胡夏荷姐弟俩相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兴奋。
  上个月他给远在粤省香山县【zhuhai】农行当会计的父亲写信,希望他能够给自己换到一张收音机购买票。
  相对而言,此时的农村信息是很闭塞的。
  村里的大喇叭除了偶尔有国家重要新闻通知外,其余时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收音机,几乎算是接收外界消息最佳手段。
  要是父亲还没办法搞到,胡杨都准备给何玉拍电报,请她帮忙换一张了。
  “明天就到国营商店去买收音机,到时候你们就可以边听广播边学习普通话。”胡杨笑着说道。
  胡春梅她们都微笑的点点头。
  “我们家马上现在算不算半只脚迈入小康生活?爹他有一只‘魔都’牌手表,马上就有收音机了。”
  “要是再加上电风扇,已经算是四分之三了。”
  胡夏荷指着收音机票证和身后转动的电风扇笑道。
  好像还真是这样。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转一响”四大件,是那时候的流行词。
  它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那时候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已经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
  因为它们是这时代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
  所以胡夏荷才会说她们差不多要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二姐,要是你能够考上好的大学,别说三转一响了,就算是小汽车你都能开的上。”胡杨也跟着笑起来。
  胡夏荷撇了撇嘴道:“你就知道吹牛,能够骑上自行车我就很高兴,还小汽车。”
  “你难道不知道整个公社只有一辆解放牌的卡车和两辆拖拉机吗?连小汽车的轱辘都没有,那是国家领导人才能坐上的。”
  大姐胡春梅认同的点点头。
  小汽车,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一个梦,如登月般的梦。
  听其言,察其色。
  胡杨知道她们此时绝对想不到三四十年后的华夏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的。
  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说了她们也不会信的,还觉得自己在吹牛。
  “好了,将收音机票证收好,看看爹在信里说了什么。”胡杨说道。
  胡春梅将折叠的信纸摊开,熟悉的趣÷阁记映入三姐弟眼中。
  老幺胡雪莲仿佛看天书一般,啥都看不懂,还表现的很认真的样子。
  胡杨歪着脑袋快速的浏览一遍第一页信纸上的内容,然后让大姐将信纸竖起来看背面的。
  不到三分钟,他就将三张信纸上的内容全看完了。
  胡春梅她们还在慢慢看,也不管她们。
  闭上眼睛回忆父亲信上的内容。
  说了几件事。
  一是回答了上个月家里问他的问题,比如工作怎样,是否适应那里的生活等等事情。
  二是胡杨让他换的收音机票证已经换到了,但没说花了多少钱。
  这个月没寄钱回来,应该花费不少。
  三是告诉胡杨高考可能恢复的信息,他们银行里都开始流传这消息。
  询问他是否准备参加,需要哪些复习资料,给他打电报。
  最后一部分是问家里的近况,父母的身体是否健康,有没有吃饱、冷着热着……
  还有就是关心大姐和二姐的婚事,是否有人上门说亲。
  老四的学习情况,和老五在家乖不乖,难不难带之类的生活琐事。
  信中落款时间是1977年9月16日。
  也即是八天前。
  看来高考恢复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就等10月21日正式公布。
  顿时,胡杨感到一种紧迫感,时间不多了。
  虽然他很有把握,但事关己身的前途命运,仍然有些紧张。
  几分钟后,胡春梅和胡夏荷意犹未尽的将信纸放下,就听到弟弟胡杨的严肃的语气。
  “爹的回信内容你们也看了,高考恢复的消息都传遍了,空穴不来风。”
  “而且这股风吹的这么猛,不仅爹知道了,连陈叔他们都听到,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估计可能今年冬天年前会举行高考,不然解释不清为什么今年没有秋招工农兵大学生。”
  霎时间,胡春梅她们面面相觑。
  冬季高考?
  这段时间她们也了解过六十年代的高考是怎样的,但从未有过在冬天举行高考。
  然而胡杨说的话有很有道理,找不到反驳的余地。
  若是真的在今年冬天举行高考,那时间真的很紧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