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师君张鲁(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整个汉中,除县兵外,张鲁大概养了十五万鬼卒,其中上庸一万,西城一万,成固二万,其余各县约有一万,而一直和益州军厮杀不断的,大约有五万人,郡治南郑亦有五万。
  当然,这只是大概,毕竟申仪只是待在上庸,并不知道汉中真正的实力,上庸城有两万人,其中一半是他们自家的力量。
  张鲁直接掌控的十五万鬼卒,再加上各县,往二十万上预估也不高,而且是战力相当强的二十万大军。
  但奇计并不担心,拿下上庸之后,分兵五万北去取钖县,自己则带着大军西进,准备夺取西城。
  拿下这两个县,西征军的后勤就可通过汉水远远不断的送来,直抵南郑都没有问题。
  钖县之兵不多,西城和上庸差不多,缺的只是如申耽这样的治头大祭酒,治理此县的李庶只是个祭酒,能力更是不如申耽,也没有申耽这样庞大的家族势力,所以很快就被奇计攻破城池,李庶带着残兵逃走。
  西入汉中腹地的门户全部洞开,溯汉水而上,下一个县城就是成固,成固之后,就是张鲁所在的南郑了。
  汉中被接三辅之地,说起来距离钟繇所在的雍州更近,然汉中和三辅之间,有巍峨绵延的秦岭阻路,仅有褒斜道、子午道等寥寥几条狭窄的小路可以通行,大军基本无法通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张鲁断绝褒斜道,汉中和中原的通道就算没了,益州于是和朝廷割裂,刘焉才能够在益州做他的土皇帝。
  历史上曹操征张鲁,是经武都郡而至阳平关,依旧被艰难的地势所阻,更别提从雍州入汉中了。
  不然为何诸葛亮屡次否决魏延自子午谷出奔袭长安的建议?还不是因为道路太过狭窄,五千大军进去,谁知道能走出来几个?
  要知道,这可是三国时代,各种蛮荒、险要之地基本上是无人区,谁知道其中会遇见什么危险。
  也只有后世人口越来越多的时代,才会逐步征服这些地方。
  所以奇计选择了从荆州出发,倒是和历史上孟达入上庸的路线差不多。从这里进攻南朕,可谓一片坦途。
  拿下西城后不久,水军护送的辎重兵也到来,攻城器械被装载上船,溯江而上。
  攻城器械块头大,而且很重,行军中就是累赘,但却不得不带上,否则就算是抵达城下,没有攻城器械,难道让士兵跳上城墙去?
  若士兵都有这种能力,还用得着攻城?
  没有了攻城器械的拖累,大军的速度快了不少。十日之后,便进入成固地界。
  然后选择了个合适的地方,建造临时港口,把器械卸下船。期间自然有张鲁军来袭扰,但都被击退,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荆州的水军冠绝天下,无需证明。
  ……
  南郑,张鲁再次召集手下文武议事。
  “诸位,东方已丢数城,何去何从,还请诸位教我。”张鲁看着一众人道。
  张鲁是汉初张良的后裔,说起来,张鲁的为人还是不错的。
  他在汉中推行五斗米道,教民众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就责令修道路百步以赎罪。
  还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禁止酗酒;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可以说,抛去宗教这方面,张鲁施政完全能称得上仁慈,所以才会有大量的三辅之人不顾危险,从子午道入汉中,极大充实了汉中的力量,这也是张鲁得以割据汉中三十年的重要原因。
  不但如此,就连异族也受张鲁感化,巴郡宕人李虎、夷人朴胡等一直追随张鲁,连投降曹操也不改变。
  “师君意下如何?”治头大祭酒阎圃问道。
  “襄阳,朝廷之所在,刘景升父子有中兴之兆,兼且荆州兵强马壮,今大举来攻,吾不忍汉宁民众陷于战乱。”张鲁说道。
  张鲁之志并不在世俗权力,而是五斗米道,这是他的祖业,否则当初也不会冒险袭杀夺取了教权张脩,维护他们张家在五斗米道中的地位。
  他占据汉中地,也是为了把五斗米道发扬光大。张鲁之前,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张衡继续推广,但在张鲁之前,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教派?而在张鲁之后,又有多少人知道了五斗米道?张盛东迁龙虎山,五斗米道被称为天师道,两千多年不衰,虽然有张道陵的原因,但张鲁也功不可没。
  张鲁也并不喜欢战争,之所以连年和益州作战,是因为刘璋杀了他的母亲和弟弟,不得不战,但即便如此,负责作战的也是他的弟弟张卫。
  “师君想要投降襄阳?”阎圃问道。
  “有这个想法,所以想问问诸位的意见。”张鲁说道。
  “不可!”便在此时,张鲁听到了一个声音,抬眼望去,只见弟弟张卫一脸风尘的赶来。
  “都讲回来了。”众人纷纷起身迎接。
  都讲即都讲祭酒,五斗米道教内职务之一,位更在治头大祭酒之上,只是很少出现,到现在为止,张卫是唯一一个。
  他之前在率军攻打益州,听闻东部之变,这才率军退回,安顿好之后立即赶来。
  “公则,你回来了,益州那边没有变故吧?”张鲁起身笑问道。
  “我们罢战,他们求之不得,江州那边赵韪的叛乱可还没有停息。”张卫说道,“就算想趁火打劫,也力有不逮。”
  “那就好,”张鲁点点头,“你说不愿投降襄阳,为什么?”
  “我汉宁虽一郡之地,然户口百万,可战之兵三十万,上下一心,何惧襄阳?”张卫十分强势,“他襄阳有天子,邺城也有天子在,谁是正统可不仅仅是一块传国玉玺就能决定的,若最后襄阳输了呢?我们难道再投降一次?”
  “我们底蕴不如襄阳,即便能挡一时,终究也挡不住的。”张鲁十分忧心。
  “师君勿忧,时间不会太久,待邺城恢复归来,大军南下,他刘琨就不得不退走,届时说不定还能趁机大败襄阳。”张卫自信的说道。
  “那好吧,战事就靠你了,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张鲁说道,“我等你的好消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