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羁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守文真正意义上的确定大唐的统治后,就发觉,治理吐蕃的难度很大。
  首先,以军队为根系,倒是很快的建立统治基础。
  但,问题来了。
  通行文书,竟然欠缺纸张。
  吐蕃人,竟然没有了纸。
  亦或者说,战乱多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吐蕃帝国,不仅丧失了国家,而且还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带来的手工业,毁于一旦。
  这边说下,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并不是屈辱的和亲,而是在吐蕃人求取的婚事。
  文成公主,是在松州之战唐军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兵谢罪,唐军占据党项吐谷浑等陇右地区。
  而金城公主,则是唐休璟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吐蕃摄政太后没禄氏,派遣使者悉薰热到唐朝进贡,并向唐中宗请求联姻,中宗应允的。
  都是宗室女。
  扯远了。
  郭守文是读书人,自然清楚,畅通的文书,乃是朝廷指令的触手,必然是要有的。
  在寻访了多日后,终于得到了吐蕃时期的纸——狼毒纸。
  采取的是高原上常见的狼毒草,制造而成,乃是吐蕃特殊情况下,异变而成。
  狼毒纸,不仅可以书写,而且也可以糊窗做账。
  其品质可以跟高丽的狗皮纸相媲美,这种纸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容易被虫子咬,能够长期保存不腐烂。
  制造而成后,郭守文喜极而泣,立马就书写信件,去往各地唐兵,要求他们尽量输送青稞来那曲,这里的缺粮了。
  不对应该是缺酒了。
  青稞酒美味异常,郭守文见之,又品之,立马就觉察了商机。
  可以用青稞酒,来销售河湟地区,乃至于河西走廊,用利益,让大家黏在一起,从而建立牢靠的统治。
  甚至,他还发布军令,鼓励唐兵与蕃女结合,但却不允许与贵族联姻,防止被颠覆收买。
  随即,他又到处寻摸工匠,将吐蕃时期的锻铁工艺,重新拾缀起来,来到吐蕃数月,将士们的武器已经消耗太多,急需补充。
  可以说,咱们的郭将军,凭借着一己之力,让高原生产力大规模挺进,几乎恢复到吐蕃崩溃前的时期。
  而吐蕃的制胶,以及毛织,不提也罢,自给自足罢了,出口属于丢人现眼。
  锻铁和造纸,已经让吐蕃人见到了文明的光芒了。
  ……
  而,从吐蕃,到河湟,再到凉州,长安,洛阳,两个多月过去。
  那曲会盟结束一个多月。
  入高原近四个月后。
  八月初,皇帝终于收到了来自陇右府的胜利消息。
  不过,在这之前,出兵之前,朝廷就收到了请战奏疏。
  萧思温与郭守文二人,大肆宣扬河湟的危机,表示若不南征,和尚就会让河湟地区大乱,陇右不安,威胁河西走廊。
  随即又大肆贬低吐蕃的实力,言语其百万人竟有十一国,各地割据,乃是千古难逢的好机会。
  并且他们拍的胸脯保证,只出兵万人,而且自备粮草,不耽误朝廷钱粮。
  朝廷上下,对于这般擅开边衅,极为不满,甚至对于其言语吐蕃混乱,也是不可信的。
  政事堂也是如此,宰相们深信,这些话语不过就是欺骗他们,想要谋取功勋的花言巧语,不值得相信。
  但是对于李嘉来说,高原自从吐蕃帝国崩溃后,就一蹶不振,三番五次的被蒙古人蹂躏,建立王朝。
  况且,佛教大行后的吐蕃,已经没有了实力了。
  皇帝力排众议,同意了请求。
  只是,他同意的时候,郭守文已经出兵南下了。
  所以,差不多四个月后,他就受到了报捷书。
  郭守文是这样写道:末将驱兵南下,历经荒漠野山,或缺水,或山崩,或险路,或疾病……臣等不畏艰险,终于到了吐蕃……
  三日小战,五日大战,月余,即入那曲,约莫鄯州两千里,终于灭七国,而促盟……
  随同而来的,还有大量用藏文,汉字书写的效忠状书,一百多个贵族,代表着数十万,或者百来万的人口,向大唐皇帝效忠。
  甚至,贵族们齐齐向皇帝献上圣神赞普的尊号。
  赞普,就是吐蕃的皇帝称谓。
  如果加上这个称呼的话,那么到了如今,李嘉的头上,就有了三顶皇冠。
  大唐皇帝,草原天可汗,吐蕃部落赞普。
  三项桂冠加冕,让他的权势越发的不可阻挡。
  而李嘉对于赞普的称号,也欣然接受,甚至,他都萌发想要去高原逛一圈的打算。
  不过,考虑到高原反应,他才作罢。
  之后,他兴致大发,升郭守文为洮州侯,食邑四千户,兼任吐蕃安民使,暂时治理吐蕃本部。
  对此,政事堂表示不满。
  孙钊直接言语道:“吐蕃远离洛阳数千里,即使是河湟,也有两千余里,朝廷鞭长莫及,力有所逮,这等蛮荒之地,要之无用,甚至还拖累朝廷。”
  “异日大军平叛,岂不是要亏空国库?”
  “陛下!”王溥也颇为认可,忙不迭地劝说道:“吐蕃与西域河西不同,其本就不是唐土,其民茹毛饮血,不知廉耻,伦理,所获无多,纳入直属,颇为不合。”
  “臣以为,朝廷只须收纳些许朝贡即可,对于吐蕃本部,分而治之,以蕃治蕃,只要其分裂割据,不再一统,无法威胁陇右就行。”
  这句话,是朝廷百官的心里话。
  河湟地区,本就是远的不能再远,再去两千里的吐蕃,那就根本想象不到,还不如羁糜之。
  归根结底,吐蕃还是太远了。
  听着这些官吏的言语,皇帝面带笑容,就这么听着。
  这些话,自然是情真意切,利国利民的言语。
  再这般的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国土扩张太大,难以维持,必然就会崩盘,吐蕃地区,哪怕在元明清,也只是羁糜自治罢了。
  无论是设府,或者是都护府,都不适合吐蕃高原。
  因为,在那么远的地方,官吏必然是长久难出的,流官制不合适。
  “朕都听明白了!”
  李嘉摆了摆手,说道:“虽然说扩充国土,但终究是力不从心,国土并不是越大越好的。”
  “有鉴于此,朕,反而有了新法子,极为适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