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复海州(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岳乐是真听不出来吗?
  当然不是!
  这炮声非常独特,完全不是己方红衣大炮所传出的声音,也与此时城外敌军的炮声不同。
  炮声一响起时,岳乐心里就惊骇了,这才让他整个人为之一震——东门一定是出事了。
  可岳乐不能当场明说啊,他如果将东门出事说出口,那就是事实了,城中军心必定大乱。
  两面受敌,而且都是清军无法还击的火器。
  血拼不怕,怕得是只能挨打啊!
  东门传来如此密集的炮声,只能说明一件事,南门外敌人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岳乐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一直将海州东门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可这时他意识到,海,对于拥有三大水师的吴争而言,绝对不是阻碍。
  岳乐由此想到两年前天津卫、大沽口海战,吴争派了一支水师袭扰,当时仅不足千人登岸,就一直从大沽口打到了天津卫城下。
  当时朝廷还是派了钱翘恭率其枪骑增援天津卫,击退了来犯敌军,可眼下想来,这或许只是掩人耳目的伎俩吧?
  岳乐不得不喝问东门“缘故”,意图拖延东门受袭的消息在军中流传开来。
  但他知道,这,瞒不了多久!
  岳乐稍一思忖,立即调出一支偏师增援东门,而他自己则迅速击鼓召将,准备出战。
  所谓出战,就是迎战,出城迎战!
  这已经完全悖离了岳乐只守不攻的策略。
  可眼下,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两面皆是强敌,如果等天亮,守军发现两面受敌,士气定会一落千丈。
  海州城太小了,小到东、南两个方向一旦同时向城内开炮,足以覆盖城中任何一个区域,清军原先找到背靠一堵实墙来躲避城外炮火的方法,瞬间就失去了效用。
  而城内,一万六千余人中,有五千人是骑兵,与其被闷杀在城内,让敌人兵不血刃地攻下海州城,不如出城拼死一搏,就算失败,也可……转进。
  这是岳乐此时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而这方案,是正确的。
  吴争对海州城已经志在必得,不是岳乐一万六千人能抗得住的。
  但,岳乐依旧没有认识到两点,一是东、西两门已经被封堵死,哪是短时间内能清理的?
  二是风雷骑已经守在东、西两座城门外,清骑出击,岂不是正中风雷骑下怀?何况,还有一支正磨刀霍霍的小林骑?
  ……。
  钱翘恭之前很郁闷。
  被吴争冷不防地点了迈密,钱翘恭就明白,吴争对北伐军的掌控,已经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
  连自己一个风雷骑指挥使做了什么事,都很快传到了吴争耳朵里,可想而知,军中发生任何一件事,都难逃长林卫布下的耳目。
  钱翘恭倒不是怨忧,他其实心里很清楚,正象吴争说的,迈密是私德,战场才是公义。
  如果迈密真是清廷派来的细作,那么,她与自己的关系,必会在军营中来去自如。
  可真要钱翘恭对迈密装作路人,以钱翘恭的心性,也做不到。
  吴争提出以他的名义,送迈密去杭州府交给父亲,这让钱翘恭确实松了口气,最大的难事解决了一半,那另一半,就是自证清白了。
  怎么自证?
  杀敌!
  杀得越多,便越能证明清白!
  这便是钱翘恭此时的心理。
  对他而言,清白二字,比他的性命还重要。
  所以,在西门扑了个空之后,钱翘恭不加思索地下令,向北门迂回。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出战时,风雷骑是分兵两路的,一路西门、一路东门。
  但钱翘恭心里很清楚,吴争在东面部署了奇兵,那么,钱翘恭不用多想,就在两路兵马中厚此薄彼了。
  东路由祖大弼率领,而钱翘恭亲率另一路和小林骑到了西门外。
  而此时,钱翘恭率部去了北门。
  ……。
  真正地劳民伤财啊。
  挖了一个时辰,西城门厚达三丈的甬道,才清理出一丈多。
  眼见着两个方向的炮击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密集,岳乐开始有些慌乱了。
  他一面催促赶紧清理,一面派一队骑兵向北门增援,这是岳乐下意识地反应,因为此时北门,是城中清军唯一一个与外界联络的生门,当然要守好它,甚至在抽调东西二门兵力时,岳乐都没有去动北门。
  当然,岳乐此时并不知道,那个曾经的“部下”,已经心有“灵犀”,也去了北门方向。
  而此时已至丑时末、卯时初。
  南门外,一道焰火,直射天际,几乎照亮了半个天幕。
  岳乐心中一跳,虽然猜不到这焰火的意思,但征战多年的岳乐,已经意识到不寻常了。
  他猜测,很可能是敌人要强攻了。
  岳乐,猜对了。
  吴争的部署,说穿了很简单。
  水师确实控制着沿海,可此时舰炮没有那么远的射程,根本够不着海州城。
  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登陆上岸。
  可运送拆卸下来的舰炮至百里外的海州城东,最难的不是炮太重、路难走,而是随时会出现的敌骑突袭。
  于是吴争决定大张旗鼓以正合,加上自己亲临战场,城内岳乐想不被吸引都难啊。
  只要吸引住城中目光,趁着天黑,奇兵就可以轻松登陆扑向海州东门。
  这就是吴争下血本不计炮弹,也要将炮击持续到现在的真正原因。
  而东门的炮声传到吴争耳朵里时,这道总攻的焰火,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当吴淞卫以数十纵列,抬着云梯呐喊着向城墙冲刺时。
  城上的守军慌了,不是他们怯战,而是城上的守军太少了。
  炮团这一整天的炮击,岳乐在城上红衣大炮先后被毁后,不得不采取守军临时下城墙,待敌军攻城时,再上城墙御敌。
  可问题是,上城墙需要时间啊。
  几个或者几十人上城墙,那还快些,可要上千,甚至二千人排队上城墙,至少得半柱香的时间才能完全进入防守位置吧?
  虽说是从左右阶梯分批上的,可毕竟无法同时在城墙上形成足够密集的火力输出。
  岳乐以为,北伐军不会夜里攻城,因为没有人会明明可以炮击不死人却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攻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