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阅卷制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朱标的设想,如果能按照后世那种分科考试来说,就最好了!
  考完一科算一科。
  压根没这些烦心事。
  可是,这饭要一口一口吃,此番科举改制,动作已经算是巨大,这步子要是再大一些,估摸着容易扯着蛋。
  故而,现如今的科举考试,可以说半新半旧,在一些层面上,朱标认为无关痛痒,并不是重要核心的问题上,他并未作出改变。
  也因此,才有了这种情形的出现。
  考卷很长,要说半天那肯定是做不完的。
  实际上,朱标在这方面已经大大的进行优化了。
  要知道原本的科举考试,要考九天六夜。当然,时间分为三场,每三天一场。
  而现在,这时间则是被朱标大大缩短。
  只不过考两天,且在整个过程中,还有非常贴心的服务。
  朝廷还管饭,就连考场,那建造的也是相当辉煌气魄。
  这在以往,还闹出一些笑话,比如说有士子在科举考场上被毒蛇咬死的情况发生。
  而此番大明的恩科大试,自是做了周全的准备,绝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形。
  在考场外围,朱标还弄来了七八个太医,就是以备不时之需。
  万一考场之中哪位士子身体出现了什么毛病,都可以及时得到太医的救治。
  当然,最终因为这事儿耽误下来,这科举考试,能不能赶上躺儿,那就要看运气了。
  伴随着钟响,答题再度开始了。
  经过一番养精蓄锐,一些士子状态恢复了不少,当即投入到试题的攻克当中。
  坦率来讲,朱标在开考之后,也拿到了一张卷子,旋即,朱标自己就做了起来。
  坦率来说,这试题难度还是有的,朱标也没把握全对,就比如一些数学题,通过多种知识点的整合,已经达到很高的难度。
  这种难度,考研的就是对于各种知识点的熟练运用,以及思维的发散。
  就算朱标在后世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但毕竟在这个年代已经十多年了,虽然这十多年当中,朱标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但要说解决这种问题,还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的。
  时间悄然流逝,科举已然到了最后的时刻。
  伴随着钟声响起,考生们开始陆陆续续走出了考场。
  有些士子脸上洋溢着喜色,此番科举大考,着实发挥的不错。
  而有一些士子,眼中已有泪花闪现,若非大庭广众之下,只怕要嚎啕大哭一场。
  突击学习了一个月,对于有些人来说,根本是不够的。
  不过幸运的是,今年不行,还有下一次机会。
  士子们此刻不管考的好与不好,都算是结束了。
  而对朱标来说,考验才真正开始。
  科举大考之中,要防止考生作弊。可考完之后,就要防止阅卷老师作弊了。
  前世南北榜案的教训犹在眼前,朱标怎么可能不设想出针对的方法?
  增加试题当中的客观题是一部分。
  对于阅卷者自然也有着相应的制度实施。
  而这些,早已经报备老朱知晓,得到了老朱的同意。
  而且,这其中主要的参与人除了朱标以外,还有老朱以及李善长。
  在这些制定的制度当中,为了保证公平,做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设计来保证这一点。
  就比如其中有交叉判分的条例,此番阅卷,每一张卷子上的每一道题目,至少有两人以上进行判分。
  两者之间判出来的分值如果相差过大,则会将试卷挑选出来,交由李善长进行最终的裁定。
  李善长更是作为主要负责人,全程负责监督此事。
  士子们紧张自己的成绩,而朱标眼中亦是充满着深深的担忧。即便下一刻突然间冒出一个坏消息,朱标都不觉得意外。
  这是大明首次恩科大试,能够尽善尽美固然好,但正是因为第一次,所以格外的容易出纰漏。
  万幸的是一切都有李善长坐镇中央,居中调度,期间,纵然有一些小插曲发生,但都被李善长很快的解决掉了。
  连续几日几夜,朱标皆是不曾睡下,或者说即便睡下了,很快又起来了。
  这等时刻,着实睡不好觉啊!
  教育,乃百年大计,而科举,更是一根指挥棒,调动着天下千千万万的读书士子。
  此番科举若是有惊无险渡过便好,可一旦出事,捅出一个天大的篓子,那必然是要名载史册了。
  忽然间,夕香领着一名宦官前来,见到朱标,宦官当即就道:“殿下,皇上召见殿下入宫。”
  朱标心中“咯噔”一下,莫非这其中真出了什么变故,所以才第一时间送到了老朱手里?
  可就算再怎么忙,那也应该有一份相同的奏报送到自己这里来啊!
  朱标想了想,立马摇了摇头,眼下情况未定,还是先不要自己吓自己为好。
  反正天塌下来,有老朱和李善长顶着,还怕个逑。
  “请稍待,本宫即刻进攻。”
  来到乾清宫中,此刻老朱看着手中那份长长的名单,已然是笑的合不拢嘴。
  最先送到老朱这里来的人员名单,就是此番恩科大试已经符合朝廷录用要求的人。
  朝廷首次恩科,就录用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具有才干,着实让老朱高兴的不轻。
  老朱亦是知道这卷子上的题目的,和实际颇为符合,有些地方,甚至就是将中央的一些问题,改头换面,插入其中。
  李善长这种做法,可谓是匠心独具,效果拔群。通过如此考验的士子,未来去基层当中,可是大有所为。
  “标儿,你来了!”老朱见朱标一来,当即就乐呵呵道:“标儿,你知道此番恩科大试录用了多少人么?”
  “少的话三百多吧,多的话五百人左右。”朱标毫不犹豫就将自己之前估算的结果说了出来。
  老朱嘿嘿笑了两声道:“标儿,这回你猜的可一点都不准。”
  “此番最终考取上来的士子有六百七十一人,将近七百人的份额啊!”
  朱标听着这话,亦是吃了一惊,怎么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