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紫荆关(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八十二章:
  就在南阳被朱慈炯率军攻下的当天晚上,南阳被义军夺下的消息,就传遍了周边诸县。
  邓州震动,知州急寻游击赵将军商议对策……
  新野震动,知县连夜下令封闭全城……
  裕州震动,知州急寻游击将军商议对策……
  泌阳震动,知县封城……
  ……
  内乡县衙。
  知县陈梅只觉得自己快要呼吸不过来了。
  “娘子,娘子,快给我掐一把,我……我……”
  陈梅瘫在椅子上,语无伦次的求救李丹。
  老天爷啊!
  张家怎么就反了?
  “你慌什么!”
  相较于陈梅的慌乱,他的那个怡红院娶回来的如夫人,倒是镇定多了。
  “老爷,我就只问你一件事,人张士礼乃是县衙的典史,手中握着全县的衙役,更有本地张家庄子里的无算庄丁!”
  李丹哂笑一声:“敢问老爷,你能对局势做了一丝一毫的改变吗?”
  陈梅傻眼。
  他呆了半响,猛然跳将起来:“那……那……那张家是早有预谋的?”
  陈梅慌了:“那税赋怎么办?起点先生答应了我,要将秋税全额帮我征收的呢!”
  这可怎么办?
  人家造反了,他征缴不够税赋,年底的考核就是一个下下,今年可是他的最后一年任期了啊!
  “哎哟,我的夫君啊!”
  李丹哭笑不得。
  这男人之前跟她喝花酒的时候,咋就看不出来这么笨呢?
  “你倒是想给清廷缴纳,它也要能来接收才行啊!”
  “你想想看,现在人家都造反了,会让咱们将赋税解纳清廷?会让朝廷的上计吏过来押送税赋?”
  有道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李丹本是勾栏女子,自然没有家国的概念,也就没有愚忠的心思……
  再加上朝代刚刚更替,甚至时不时还有一二县城造反。
  就算是清廷屠杀的厉害,只要起兵抵抗的城池,城破后都鸡犬不留。
  但是,汉人的反抗,却始终不曾停止……
  直到康熙中后期,天下百姓造反的声势才渐渐小了很多。
  在康熙初年,动辄一县全反,甚至知县带着全县一起造反的例子,比比皆是!
  陈梅一拍大腿:“哎吆,我滴个娘咧!我咋忘了这一茬呢!”
  他转身笑嘻嘻的看着自己的夫人:“娘子,你可真的是一个贤内助。”
  说完,他凑过了脑袋,就要去亲李丹。
  “打住,打住!”
  李丹伸手将陈梅推开:“老爷,现下有一个急切的事情,需要老爷处理!”
  陈梅眨眨眼:“什么事?”
  “难道你就要这样等着人家打上门来,然后收缴了你的官印,让你做不得官啊!”
  李丹恨铁不成钢,就这,还是一个秀才公呢!
  怎么连她一个老鸨教导出来的女子,也是不如呢?
  她认真的解释道:“虽然说内乡的变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老爷你也要表现出了你的投效心思啊!”
  “你说让我主动投降?”
  陈梅脸色大变,他急的跳了起来:“怎么可能,一旦叛贼失势,被朝廷捉住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若是等到叛军来了,他再投降。
  到时候就算叛贼失败,他也可以上一个被迫从贼的折子,甚至,若是操作的当,也不是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比如——我这七品芝麻官,不计个人生死,舍身投入敌营,探听匪寇消息,以待朝廷拨乱反正……
  若是趣÷阁杆子玩的好了,加官进爵也不是不可能的!
  “哼!”李丹冷笑:“老爷,说句不中听的,若是别人,还真的可以等待,但是,咱们内乡却是不能!”
  “人家自己的子弟,就是咱们内乡的典史,人家在等着您的位置呢……再说了,以老爷的作为,您认为人家会求着咱们留下吗?”
  李丹很不想拆自家男人的台,但是,最起码的自知之明还是要有的吧……
  “啊!这!”
  陈梅宛若被踩了尾巴的猫,满脸的惊慌:“这可怎么办?”
  是啊!
  他怎么就忘记了这一茬,那张士礼可是就在县衙做官的,他的那点丑事,谁不知道呢!
  到时候人家万一来一个他贪腐,罪大恶极……直接给一刀两段了,他上哪里说理去!
  “再说……”李丹轻声道:“是!按照朝廷的法度,投靠了贼人,全家都要遭殃。
  但是,老爷啊,咱家还有至亲吗?”
  “这……”陈梅说不出话了。
  家中父母兄妹,早已丧命清廷之手,等他衣锦还乡的时候,这才发现整个村子都没有了……
  至于尚活着的那些亲戚、宗族——他们有自己的荣华富贵重要吗?
  “投降!必须立刻投降!”
  陈梅一翻身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提上官靴,就朝外跑:“周师爷,周师爷……”
  李丹顾不上避嫌了,当即跟着陈梅的脚步朝外走去,嘴里还在纠正道:
  “老爷,是投诚,是投诚啊!”
  别看只有一字之差,这意境却是完全不同的啊!
  ……
  陈梅急忙去寻找师爷,忙着更改旗帜的事情。
  而被责令留守的张士礼和张士平两人,对于内乡县城却根本就不在乎。
  早前的时候,张士礼刚刚上任,就立刻提拔了本地张氏的子弟做了衙役领班,更是将整个衙役体系大换血。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内乡,也只就是少了一面大明旗帜罢了。
  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将内乡换了一个颜色!
  ……
  紫荆关。
  张士平抬头看看雄伟的关门牌匾,嘴角带上了笑容。
  此地乃是商於古道的南尽头,从这里北上,就是漫漫八百里秦岭古道。
  雄霸天下的武关,就坐落在这一条通道之内。
  有关于这条道路上的战争,几乎充斥着每一个朝代的每一次动乱。
  而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那一次。
  当时,叛军断了粮草送往长安的道路,只剩下这一条商於古道还在唐军手中。
  而张巡死守睢阳,正是为了给大唐北方军团,留下最后的输血通道,和保住江南财赋之地。
  商於古道有一截道路不通车马,运送粮草必须要人背负着,才能走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