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年卓不凡不自量力的挑战佛子,被佛子一道佛音便镇压了。
  佛子并没有因为卓不凡的挑衅恼怒,反而还出言指点。
  此后,卓不凡一直都铭记着佛子的告诫,收起了自己的高傲之心,虚心向世间的每一个人求道,集百家之长,终于得悟出了自己的大道。
  若非佛子点化,卓不凡可能还会在为了自己的一丁点儿成就沾沾自喜,坐井观天。
  百年前,听闻佛子跪倒在佛像之下,一心祈求。
  卓不凡就打算找个机会来看一看,当面感谢佛子的恩情。
  谁知今日到了佛门,看到的却是一尊石像。
  “曾受佛子点化,不凡才能走到了今天,没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是看到了大世真正的精彩之处。”
  卓不凡轻声说了一句话,又对着佛子的石像鞠躬行礼。
  “若是以后有机会,真希望可以和佛子饮酒论道。”
  卓不凡不远亿万里赶到此地,就是为了见佛子一面。
  这一面也见了,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
  深深的看了一眼佛子的石像,卓不凡转身离开。
  佛子依然跪在巨大的佛像之下,保持着双手合十的样子,虔诚低头的祈求着。
  因佛子自毁根基,让天底下的无数修行者惋惜。
  千年功德毁于一旦,如今又化为了一尊石像,当真是可惜了啊!佛门好不容易出了一位拥有赤子佛心的盖世妖孽,却变成了这般模样。
  “关于佛子的传说,后世之人定然会将其铭记。
  只是,当年普度众生的佛子,再也回不来了。”
  不知有多少人惋惜,暗地里默默的叹息摇头。
  为[吾爱小说 www.xss521.com]了一个女子,值得吗?
  无数人都在自问着这个问题,几乎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值得。
  正因为如此,佛子才是佛门的唯一,一个永远也无法被超越的传说。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哪!这个天下看似安定,实则暗流涌动,终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爆发。”
  “上一辈的妖孽都隐世不出,是在等着什么吗?”
  “这一世的盖世妖孽太多了,会有一丝机会打破大道的束缚,开辟出证道之路吗?”
  由于顾恒生等人的隐匿,大世和帝路都安宁的很多,没有闹出太大的风波。
  新一辈的妖孽名声大振,一个个都闯出了自己的名头。
  甚至有几尊妖孽,即使是帝路上的大禁地都没有胆子招惹。
  冷剑仙子安初笙,她不仅自身的实力恐怖,而且还是九先生顾恒生的亲传弟子。
  如此一来,哪个老家伙敢不要命对她下手呢?
  还有古幽宫的少宫主,同样没人敢得罪。
  随着新生代妖孽的名头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渐渐遗忘了顾恒生等人。
  “少了九先生和剑尊等人的帝路,倒是失去了一些惊艳的味道。”
  某些古老存在隐隐有一种期待感,或许当顾恒生等人再一次现世的时候,便是真正的璀璨时代的降临。
  “帝君已经很多年没有露过脸了。”
  南宫大帝很多年没有显露于世间了,就连帝殿麾下的战将都没了踪影。
  “天下暂得安定,不知道可以维持多久。”
  风雨欲来,安静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
  帝路上惊传一道消息,独臂剑客韩瑞安手持三尺剑,同辈难寻一敌手。
  他的身份可不简单,乃是剑尊的弟子,传言还和浮生墓的九先生有着不菲的关系。
  “幽帝坐镇帝路,似是等待着重新凝聚大帝道基的契机。”
  幽帝等着一个人,一个久违的对手。
  帝路,第三十三重天。
  一座万米的高山之巅,幽帝孤坐于此地,他望着远方,上百年如一日,不曾有过改变。
  幽云十八将在远处站着,不言不语。
  “别让孤等太久了,恨天。”
  唯有和顾恒生了结十余万年前的战斗,幽帝才能心念通达,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只有道心无缺了,幽帝方可重新凝聚帝心,真正意义上的活出第二世。
  帝路的万葬山脉,一片荒凉。
  山脉之底,别有洞天。
  大雪纷飞,无数年都是这个模样,寒冷刺骨。
  漫漫大雪的最深处,有一个女子屹立着,因为大雪的缘故而看不清其容颜,朦胧虚幻。
  “千年约定,已经过去三百年了,希望你可以做到。”
  世人或许早已遗忘了她的存在,活着说世人从未真正的认识过她。
  她乃雪帝,一个将红尘道修炼到极致的绝世存在。
  曾经顾恒生和雪帝打了一个赌,千年内必将证道。
  若是做不到的话,顾恒生甘愿死在雪帝的手中。
  若是做到了,那么雪帝就要出世,前往大世星空的尽头镇压距离仙最近的那个人。
  既然立下了约定,那么顾恒生和雪帝当然不会忘记。
  正是因为种种压力,才使得顾恒生必须要一路披荆斩棘,执剑斩出证道之路……大世中州,雷瑶佛宗。
  佛子跪在佛门已有百年多了,渐渐的,佛门的弟子已经习惯了佛子石像的存在。
  一批批的新弟子入了佛门,他们都曾问了同样的一个问题:“门口的这个人形石像是怎么回事?”
  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便会有年长的僧众不耐其烦的回答。
  弹指一挥间,又是上百年的岁月了。
  岁月无情,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痕迹。
  佛门外的人形石像貌似大了一点,像是积累的灰尘覆盖在了上面,时间久了便成为石像的一部分了。
  因为佛门高层有令,谁也不能去为石像打扫灰尘,任由其发展。
  “两百年了,佛子依旧在祈求着。”
  佛门的大殿内,一共有四十来人。
  他们皆是佛门的高层。
  三位老佛主,九大禅师,还有其他大有名头的高僧,都汇聚在了大殿之上。
  “贫僧提议将佛子唤醒,我等一起出手,兴许还有一丝机会让佛子的根基重塑。”
  一位高僧出言道。
  “贫僧也是这个意思。”
  某位禅师不忍见佛子越陷越深,附和着。
  “七情六欲,情劫之难,还是听听七欲禅师的见解吧!”
  七欲禅师年少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情劫,最有发言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