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为了老百姓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晓兵接着老郭的话题议开了,他非常赞同郭尚书的说法。好东西一定要好好保护,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他说华夏上下几千年,文化传承不能丢,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发扬光大。
  时下安宁他爹回来了,还有还政于他的想法,华夏实行共和已经多年,他身处大漠,消息闭塞,孤陋寡闻了。
  赵晓兵说已经叫月桥把这些年的报纸送去给他阅读,叫他晓得世道变了。诸公也要注意,都说道说道,这坊间定会有不同声音的。
  偌大的一个国家若是没有定力,朝令夕改,朝三暮四的,如何能把事情做好。
  赵晓兵敞开来把他老丈人狠狠的批了一顿,也只有他才敢如此说话了。
  玉娇开始点头,诸公也纷纷颔首,点头。
  安宁说如此便定下来,着文教部安排,制定专用管理条例下发各路、州,县监督执行。
  让月桥加大宣传,在《华夏报》上撰文,坚定信念,坚决走好华夏的共和制道路。
  赵晓兵叫李兴志让军事部撰文发声,坚决服从中枢的命令,誓死保卫华夏共和国。
  安宁接着叫说下一个议题。
  礼部提出再建一个议事堂的的议案,说文汇堂现在成了老百姓的乐园,天天有剧目,看戏听曲者络绎不绝,场场爆满。
  西城区看到东城区的场面如此火爆,提出在他们那边也建一个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安宁问管理得如何?
  礼部说管理得还行,东城区每遇有戏,就派出巡查,联防队值守,无人敢造次。
  百姓购票而入,对号入座,次序井然。
  社会部问门票收入如何?也不能全做公益了吧。
  大家跟着呵呵呵笑起来。
  礼部陈述门票收入也是可观,只是建设那文汇堂是用山南红木修造,夹江瓷砖贴墙,罗城地砖铺地,造价不菲,若是一般材料,五年即可收回成本。
  监察院余街说既然百姓喜爱,就再建一个吧,我等忙碌,不就是为了百姓欢喜嘛。
  也不叫议事堂了,就叫德艺堂如何?德艺双收嘛。
  诸公都颔首点头后安宁说那就在西城区再建一个,着礼部与修造部负责落实了。
  监察院报告对大额纸币兑换的审查结束,全国查出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者和贪腐份子七百余人,收缴不发收入一千一百余万贯,五十七人革职,一百三十九人入刑,其余全部免于刑责,依照官吏管理条例处分。
  这个事情他听英英说过了,一次全国清查,收缴回来的钱款冲抵这次纸币发行的费用还绰绰有余,等于国家不花一分钱完成了二代纸币的发行。
  他觉得这次监察院,法务部干得干脆利落,成效显著。当表彰一批在一线敢于唱黑脸,揭露真相,真抓实干的官吏。
  现在各地都缺人手,可向组工部推荐,提拔使用优秀者。
  两部尚书听着都是一喜,自然举双手赞成了。
  接着,军事部提议展开一场全国的军粮转运大演练,向东北,西北和西蕃调运一百万石军粮。
  这是早前他策划的西击畏兀尔计划的一环,要在边关淬炼部队,就得寻机打仗,现在是兵强马壮的时候了
  赵晓兵决定发起畏兀尔战役,击败蒙军解放该地,完成他的重振汉唐雄风的大业。
  大家都没有意见,反正调运的都是陈粮,这是专为部队养马提供的。
  赵晓兵说军队也要加强反腐,比如这些军粮,军资可是不允许倒卖的,边关山高皇帝远,得加强教育监管。
  李兴志点头记下了。
  散会后,他去办公室。
  陈一树回来了,小伙子看着更加精神,壮实了。进屋就先看看他茶杯里有没有水。
  呵呵,这小子很懂事。
  他说你自己不会沏茶来吃,只管我?
  一树憨厚地笑着去泡茶了。
  赵晓兵叫他把这里当自己的家,别那么客气的。男人不常喝水,将来要得胆结石,堵住尿路,让他撒不出尿来呢。
  一树呵呵地笑了。
  他问军体拳打的怎么样?
  小伙子说还行,陈司令都表扬了。
  麻麻得,假打。赵晓兵骂了一句。
  过几天就要出去了,他叫一树回去看看他娘,那小子还不干了,说刚回来哪有回家的。
  他说这是命令,他走过去摸摸一树的脑袋说道:跟着我危险呐,要出远门了,去看看你娘,回来就得出发咯,可别对外人讲。
  这些年赵晓兵身边的亲人,战友一个个牺牲,去世,他有些伤感了,特别是几个心爱的女人先后离他而去,让他婆婆妈妈起来。
  玉娇安排给老曹,老孟和余街都做了荣誉军礼服,安宁将他们请去军事部,亲自将军服,军功章送上。
  这是个人的荣誉,它看着不值钱,在军人眼里却是无价的。
  晚上,老曹请他去吃酒。
  说他的女人不简单啊,想的可周全了。
  赵晓兵说想到了就做,还有很多地方想不到,更多的还求大家原谅呢。
  他给老曹说这就要出去了,家里又得靠他们老一辈的守着。
  老曹叫他放心地去。
  前段时间报纸上宣布军事部的年度军粮运输大演习又开始了,他就知道赵晓兵将有所动作。
  老曹说他都知道了,老官家去郫县县衙参观,还以皇帝自居瞎比比,县令让他吃瘪了。这个县令干的好,当拔擢。
  赵晓兵十分开森,他笑笑说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心里还是有数的。
  他相信老百姓是不愿意再回到从前了。
  老曹说孟公身体愈来愈差,怕没多长时间了。
  赵晓兵让他别说,孟公本来就是阳寿已尽,能延续至今那是得了成都医学院的医术高明,只能随天意了。
  老曹很有感慨,问他呢,晓得老夫还有几年阳寿?
  赵晓兵笑笑说若是当年咱俩没挡住拖雷借道的蒙军,36年就被汪思贤的铁甲骑兵给踩成肉泥了。
  如今,汪家骑兵都是你曹公的,好日子长着呢。
  两人哈哈大笑,举杯碰了一下,仰脖子一饮而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