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都是运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克三人走了,带着一千多车的高科技,美滋滋地回去了。
  这趟新崖山之行,可谓是收获满满。正式并入大宋不说,还封了王,拿的诸多好处。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军械。
  说实话,近百来,奇布查人过的相当凄苦,被库斯科人赶出家园,在夹缝中求存,随时都有灭族的危险。
  而现在,赵克第一次感觉有了底气,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底气。
  至于回去之后怎么当好这个搅屎棍,反正宁王说了,随便搞,只要不引火烧身,爱怎么搅和就怎么搅和。
  赵克算是记住了,现在有刀有枪的,我还怕啥?干吧!
  他都想好了,回去先土改,配合大宋官员释放奴隶,分配土地。等自家的事一完,马上就断了玛雅人的供给。
  让他们吃风去吧!然后...然后就打陆地加勒比。
  加勒比人分为两支:
  一支,是生活在加勒比海范围内的海岛上,各自为政,零零散散的。
  另一支,是生活在奇布查东南的陆地上(后世委内瑞拉)。赵克之所以要先收拾陆地加勒比,主要原因是他们那块地有用。
  以前没用,要啥没啥。但是现在有用,因为俺们大宋需要你的石油。
  好吧,赵维让他捣乱就行,可是赵克更狠,有点翻身穷奴把歌唱的味道。
  以前都是被人欺负,被人赶来赶去。现在好了,我是宋人了,还有了高科技,那不打你还等什么?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需要时间的,至少短期之内看不到效果。
  而赵维这边却是一点都不能闲着,送走赵克他们,马不停蹄的就要让陈宜中的银行做出调整? 分行要紧随其后的进入三部? 甚至另外五部。
  时间跨过四月,来到五月。
  此时? 远在大洋对彼岸的东瀛陆奥港? 一对父子正在登船,正准备启程远离东方? 前往那片充满激情的土地。
  此时,黑海之滨? 伊尔汗正在痛击东罗马帝国? 目标——抢占黑海出海口,踏足地中海。
  东正教的圣城君士坦丁堡,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随着帝国的萨洛尼卡、大马士革、安条克等主要城市被攻克,刚刚继位三年不到皇帝安德罗尼库斯二世不得不在危难之际? 亲自奔赴罗马教廷? 向彼此对立了数百年之久的梵蒂冈求援。
  是的,在蒙古汗的强烈逼迫之下,两大基督教派系终于开始探讨合作的可能。
  原本,梵蒂冈是不可能接受东正教的祈求的。他们视东罗马为异端,恨他们更恨过犹太教和***教。
  可是? 他们又不得不与异端合谋,因为梵蒂冈所依托的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是日尔曼人所建立的德意志帝国。
  而此时的德意志,也正在钦察汗与窝阔台汗的蹂躏之下。
  事实上? 神罗的日子不比东罗好多少,北边除了德意志? 还有罗斯、维京等地都危在旦夕。连带着法兰西、普鲁士等地? 也在蒙古人的攻击范围之内。
  如果东罗灭亡? 蒙古人杀入地中海,那么神罗也不再安全,同样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生存!生存下去才是第一要务。教派之争在生存面前,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就在几年前,刚刚全票否决了与东正教和解的神罗议会,不得不咬牙重新投票。依旧是全票通过,但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次是——合作!
  神圣罗马第一时间向所有境内的教堂、教廷以及国王领地,发出第十次十字军征召令,以抵御来自蒙古帝国的威胁。
  此时,身在埃及的马木留克帝国得知蒙古人再次躁动的消息,已经严阵以待。
  做为除了汉人,唯一击败过蒙古人的勇士,他们有些跃跃欲试,想再一次战胜蒙古,来彰显他们的强大。
  他们要让地中海周围的人都看看,马木留克才是地中海的霸主。
  但是,在约旦河西岸,在耶路撒冷,他们没有等来蒙古人的兵临城下,却等来了...等来了一趣÷阁大生意。
  由伊尔汗、钦察汗、窝阔台汗、察合台汗,还有大元联合发表的和平声明。
  “我们需要奴隶,数不尽的奴隶。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只要你有,我们愿意出高价收购。”
  马木留克惊了,随之狂喜。
  好吧,他们也不想和蒙古人打丈,上一次胜利纯熟巧合,也只是歼灭了蒙古大军的一支留守西征的小部队而已,真正的蒙古大军撤回去争汗位了。
  要是真对上蒙古主力,能不能打过,还是问号呢!
  有生意做当然好,白人不好抓,非洲黑奴还不好抓吗?
  一拍即合。
  这个太监王朝果然不靠谱,立马成了蒙古人的抓奴队、后勤保障营。
  此时,察合台也没闲着,越过克什米尔的他们,以为要与德里苏丹一争雌雄。结果,还没打,德里就降了。
  降的察合台都有点莫名其妙,换个主子这么容易的吗?你倒是打一架,给我练练兵啊?
  很失望!就这么毫无阻碍地冲到了印度洋岸边。
  结果发现,让忽必烈坑了,“这让我从哪儿下海?下海往哪儿走?”
  这四六不靠,离哪都远,扶桑更是摸不着边儿。
  当然了,他们不知道,其实离澳洲挺近的。
  气的察合台大汗都哇恨不了调头回去打大元。
  结果,刚到海边,忽必烈的使者就来了,送来了不完整版的世界地图。
  “大汗的意思,蒙古各汗之争于扶桑定鼎。察合台可以往南走,南边一片汪洋,越过大洋就是扶桑。”
  都哇信了,拿着元人送来的造船技术,拿着元人给的海图,傻不拉几地真的就直直往南撞。
  还别说,真让他撞着陆地了。
  先是一片一片的岛啊!都是好岛,除了蚊子有点多之外,就只有“土猴子”。杀光抢光继续往南,终于到达一片陆地。
  都哇以为这就是扶桑,可是没有忽必烈说的金银啊?穷的要死。
  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算远,他应该是第一个到的。
  赶紧开城建镇,深耕广植。美滋滋!
  探查了好几年,也没找着忽必烈的影子,更没有其他几大汗国的影子,都哇美了。
  来吧,谁来打谁!整个扶桑老子已经占了一大半儿了,谁能打过我!?
  ......
  又过了好几年,还没人来。
  再过好几年,着着宋人了......
  这么快十年就没了,都哇等的不耐烦了,“你们哪去了?不来了吗?来啊?我等你们呢啊!”
  忽必烈:“滚!”
  都哇,“?你们不会走错了吧?”
  忽必烈:“......”不想和傻子说话,那是宋人所说的南澳大陆,根本就不是扶桑。
  ......
  咳咳,扯远了。
  此时,依旧是1285年的五月。
  忽必烈依旧看着他的世界地图,身后站着忠诚的阿丹。
  “太子和晋王应该上船了吧?鲁国公主...是不是跟着他们跑了?”
  此时,安西王阿难答颓废地坐在王府之中,他很无力。因为,他的一切都在忽必烈的掌控之中。
  他想自救,却不知如何自救。
  最后,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做点什么。
  于是,阿难答秘密地向云南渗透,从云南边远之处,准备开通一条入缅、入海的通路,以备不时之需。
  此时,赵维也许意识到了,也许意识到也不敢相信,他救宋的无奈举动,却是提前开启了一个时代——一个人人着眼海洋、人人以海洋为疆域的时代。
  而他绝对想不到的是,宋元之争,本是中原王朝的二次对立,不过就是内战罢了,却演变成了一场旷世之争。
  ......
  此时,中美洲的角落里,赵维抱着一堆的专利报告正是贼贼发笑。
  “我就是个天才啊!”
  而门外的王瑜偷偷看着,不忍打扰。
  他太累了,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肯如此放松。
  等到赵维笑够了,轻松了,又开始板着脸查阅公文,冷然一句:“好看吗?还不进来?”
  王瑜淡然一笑,果然被他发现了。
  迈步而入,“海娃将军回来了,带了王道长他们。”
  “嗯!”赵维本来还想调侃王瑜几句,看我出丑很有趣吗?
  现在却是没了心思,“怎么没听见鼓响?”
  王瑜无语,“都敲了好久了,你在自己笑。”
  “哦。”赵维老脸一红,“走,看看去!”
  王胜来了,或者说,不光是王胜,钓鱼城致知院的人几乎全员过来了,包括刘德柔、阿老瓦丁等人。
  在得知忽必烈引几大汗国向美洲围攻而来之后,赵维就决定让致知院搬到这边来。
  一来,未来几年,这边才是重心,致知院的技术也是一股助力。
  二来,四川那边毕竟只是几座孤城,局限性太大,需要的一些特殊材料都得从元占区去弄,麻烦。
  而美洲这边就不一样了,自己的地头,要什么有什么。很多中原没有的资源这边也充足,更利于致知院的发展。
  来到码头,果然见一条飞剪大船停靠岸边,王胜、阿老等人正从船上下来。
  赵维赶紧迎了上去,阿老走在前面,正要与宁王打招呼,谁承想,赵维直接越过他,与王胜来了一个熊抱。
  王胜白了很多,那种久不见阳光的白。
  “操!”赵维一点不客气,“你可算来了!没你在身边,老子都不敢出城!”
  “呵。”王胜也笑,“我来了也不能陪你出城啊!”语气之中有几分寂寥。
  他现在已经不是赵维的侍卫了,而是致知院专攻手术医学的院士。与赵维纵横南北,杀进杀出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阿老瓦丁、约翰神棍撇嘴看着两个大男人抱在一块儿,这可真是...亲疏有别哈,那个摆弄死人的烂道士到底还是受宠。
  好吧,别忘了,钓鱼城致知院可没有扶桑这边的匠人那么和谐,“新宋派”和“装箱派”的相互不顺眼可是从来没停歇过。
  阿老这货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又是装箱派的头头儿,登时鄙夷,“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厚此薄彼啊!”
  “老夫数年寒暑,不眠不休,为陛下抄写巴格达智慧馆藏书也有百来册了吧?怎不见殿下如此厚爱?”
  “就是!”约翰神棍也跟着捧臭脚。
  “鄙人又发现了一种稀有血型,进一步完善了血液学的蓝图,殿下也没怎么样啊!”
  “得了吧你!”赵维一甩下巴,对这帮人可是一点不客气,都是花钱雇的。
  “阿老还能显摆一二,你一个只会放血的神棍,吹什么吹?”
  “咳咳!!”约翰没话说了。
  赵维说的对,他除了血型研究,好像确实没啥前途了。
  赵维则是眯眼看着他们,再看看王胜,似乎也猜出一二,小声对王胜道:“怎么,手术研究不太顺利?”
  王胜一苦,更不复当年洒脱,“不太...不太顺利。”
  赵维:“到哪一步了?还在玩死人?”
  “也不是。”王胜摇摇头,“曾在几个必死的肠痈患者身上动过刀,但是......”
  “但是怎么样?”
  那边约翰幸灾乐祸的接了一句,“但是...十死无生!!”
  赵维:“......”
  王胜也是苦笑,“没办法,不知道哪出了问题,没有活下来的。”
  “唉!”却是身后有人一叹,赵友钦走了过来。
  先和赵维见礼,随后对王胜道:“我看,此事还是行不通的,开膛破肚,难活!何况还切了肠子?要不,放弃吧!”
  王胜没说话,这就是他现在的处境,连自己人都没信心,他自己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中消磨的意志。
  赵维见状,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干脆道:“急不得,你这才多长时间?两年不到吧?”
  “还早,慢慢来!”
  “回头,把你的手术方案和我说说,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王胜木然点了点头,他其实觉得有点愧对赵维。
  “行吧!”
  赵维也不再多说,此地场合不对。
  领着大伙儿出码头,闲聊道:“这一年来的,多什么成果了吗?我不在,你们可别光拿钱不干活哈!”
  “有成果!”赵友钦冲了上来,“望远镜,我造出来了!”
  “哦!”赵维眼前一亮,“真的!?”
  “真的!!”
  说着话,赵友钦取出一物,长筒的。
  赵维凑到眼前一看,白花花一片,还是看不清。
  下意识把手背凑得近些,果然,汗毛一根根的都看的特别清楚。
  登时无语,“这不还是显微镜吗?”
  结果,赵友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笑的挺僵硬得,“拿..拿反了。”
  “反......”
  赵维恍然,调过来一看,还...真是望远镜,看的极远,极清楚。
  就是...就是看到的东西都是反的,大头朝下,有点别扭。
  不过也行了,起码有望远镜的功能了。
  颠在手里,甚是高兴,“不错不错,终于造出来了!”
  “你是怎......”
  话说一半,突然愣住,怔怔地看着望远镜。
  这头瞅瞅...显微镜......
  那头瞅瞅...望远镜......
  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把显微镜掉个个儿吗?”
  赵友钦一听,更不好意思了。
  “确实,之前那个显微镜...让我把镜片装反了。”
  “嚓!!”赵维无语,“这也行?”
  他算发现了,什么特么的科学,不过就是个运气。
  赵友钦是运气,扶桑这边的王五郎也是运气。
  拍了拍王胜,“没事儿,你就是运气没到!”
  ......
  。
  今天有点迷糊,发一个大章,歇一下午,明天再多更吧!
  感谢“书友20170305214516450”的万赏支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