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面见忽必烈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二爷现在有点糊涂,这一架打的就糊涂!
  他就不明白了,因为什么打起来的啊?
  因为王瑜?因为四哥要报仇?可是,这明明就是帮王瑜解围好吧?
  可这哪里是解围?这特么是把自己都搭进去的节奏。
  马二爷就想不通了,怎么就扯到嫁娶上去了?
  待王瑜撂下狠话拂袖而去,马小乙终于忍不住了。
  “四哥,解释解释呗?”
  “解释什么?”赵维一改神情,满眼高深,“好事!天大的好事!”
  马二爷又懵了,废话,娶媳妇可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儿吗?
  只是,这好事来的太突然,让二爷有点措手不及啊!
  .....
  ——————
  且不说赵维,王瑜含泪而逃,一路急步回到家中,依旧后怕不已。
  其实,今日的饭局她是有心理上的准备,只要父亲一日不降元,像这种带着威逼恐吓的手段就一日不会停。
  确实委屈了些,但能为父亲大人分担一些忧愁,王瑜自是乐意的。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八斤图鲁竟会无耻到这个地步,以婚嫁之事相威胁。纵使王瑜再有准备,也不过是一届女流,也只能用泪水掩盖心中的惶恐了。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她撑不住了,多希望父亲可以出现在门口,把她带走....
  不问后果,只是逃离那个地方便可。
  于是....
  她梦想成真了,真的有一个人出现在门口,将八斤图鲁打的落花流水....救其坚难。
  只不过那个人不是她的父亲王应麟,而是她此生最不想见到的人!
  赵孟梁....现在叫赵维了....依旧贼心不死!
  王瑜扶着胸口,心绪难定。暗自主道:那混人如此不堪,我怎会嫁她?却是痴心妄想。
  正恨恨不平之时,却是其父王应麟,知悉女儿归家,急急的来到闺前。
  于门前轻唤,“小鱼?二娘?为父来看看你....”
  小鱼是王瑜的小字,上面还有三兄一姐,只是....皆亡于战乱。
  王应麟如今年近六十,就剩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视若珍宝。
  不多时,王瑜磨蹭开门,脸上犹存未干之泪,王应麟一看,登时心如刀割...
  老眼一红“我儿委屈了....”
  王瑜赴约那帮蒙古纨绔他是知道的,可是知道归知道却阻止不了。只能任由女儿出门....
  想到他王应麟年近花甲,还要由女儿护佑名名,更觉惭愧....
  迈步进屋,“为父对不起你啊!”
  王瑜一见,自是柔声安慰,“父亲何来此言,能为父亲分忧,是女儿的福分呢。”
  “快与为父说说!那众鞑子,到底做了什么惹我儿垂泪?”
  王瑜当然不肯说,怕引得父亲忧心,可是在王应麟的一再逼问之下,也只能说出实情。
  而王应麟一听,八斤图鲁居然用婚嫁相逼?登时气的上气不接下气!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为父...为父...”
  “为父”了半天却是渐渐气弱,实在是现实比人强....他这厢如何羞愤又有什么用呢?
  不由想起足下门生范居中,时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
  宁做太平犬,不为离乱人!
  “罢了....”王应麟老泪在眼眶里打转,“罢了....”
  “大不了为父应了元帝的心意,使那一趟东瀛又如何!?”
  “无论如何,不能让我儿被一个蛮人占了便宜!!”
  王瑜是王应麟的软肋...他心中也清楚的很,这一切都是冲着他来的...只能说忽必烈手段高明!
  不就是去东瀛吗?不就是一死吗?王应麟接下便是!
  可是王瑜一听,登时脸色煞白!“父亲不可!!父亲若是去了.....留女儿一人,可怎么活?”
  只见王应麟拉着王瑜的手,语重心长:“国破家亡.....为父也管不得那么多了....将来...将来却是要靠小鱼娘独自苦撑....是为父对不起你啊。”
  让王应麟降元,他是绝迹不会苟同的,也许身死东瀛是最好的结果了。
  王瑜这边急道:“父亲莫要悲观,事情还未到山穷水尽之地!”
  “想来那八斤图鲁,短时间内,不会再骚扰女儿。”
  “哦?”王应麟一怔,“为何?”
  “他....他被人打伤了。看样子,没两三个月绝难再出来寻咱们的晦气。”
  “这么重??”王应麟却是没想到,“怎么回事?”
  于是....王瑜把巧遇赵维,那混人再次色起,暴起伤人的事一一说明。
  “爹爹放心,是赵维打的人与女儿无关,元帝怪罪也是去宁国侯府寻晦气。至于他的那些疯言疯语....”
  “只要女儿不答应,他又不是元人,自是不会如愿!!”
  王应麟听的哭笑不得,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
  沉默良久,怒骂一声,“孽障!!真是孽障!!赵宋亡之有因,怎么净出些败类!!”
  先有赵孟禧,现在又来了个赵孟梁!!
  王瑜在一旁听着,知道父亲这是恨赵家不争气,诺大的江山,拱手送人。
  轻声安慰,“也非都是赵孟禧、赵维这样的不堪之人.....女儿听说,表哥赵晔近年在沿海颇为活跃,屡败元军呢。”
  “哼!”王应麟冷哼一声,“有什么用!?官家都跑了,让他一个年青璐王跑回来又有什么用?”
  “只敢飘于海外,半步不得寸进,有什么用?”
  一连三个有什么用,却是说出了王应麟,还有一众爱国之士的心声。
  随后,王应麟不再多言,思量起来....
  此事表面上看是赵维犯浑,可是细想之下,结合城中传闻,赵维想出使东瀛,老爷子又觉得没那么简单....
  ————————
  另一边,大宁宫中....
  忽必烈正于书房接见两位臣子。
  而这两个人还不是别人,正是谢叠山和王积翁。
  单独召见两人,也是另有要务,是忽必烈要求二人举荐贤能。
  要知道,元朝没有科举,汉人、南人想入元廷为官,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举贤制,一般情况由翰林院学士,也就是忽必烈的秘书们举荐能者,由忽必烈选拔之后择职任用。
  说明白点,为什么元朝没有科举。实在是汉人无论南北,都跟开了挂似的,对考试这个事儿太擅长了。
  如果真的用科举选官,那蒙古人和色目人在朝堂上就得绝种了!!而且,根据元朝的阶级实情,汉人的地位确实是最低的,有大把的贵族官员反对科举,只能禁掉。
  可是问题来了,禁止科举,那汉人当官的通道就没有了。怎么办呢?
  不得不说,忽必烈这个皇帝当的不容易,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家构成面前,做到平衡更不容易。
  翰林院的这个举贤制,便是平横汉人官员的手段....
  这么说吧,翰林院六学士都是汉人,也就等于说举贤是汉人专属。使得官员体系之中汉臣不至于绝迹。
  如今谢叠山是翰林直学士,自然也有举荐之责。
  至于王积翁这个户部尚书为什么也在....这当然还是忽必烈的平衡手段。
  之前在朝议东瀛军务的时候,王积翁被伯颜、阿术那帮粗人怼的不轻,其实王积翁也是好意,都是为朝廷着想。被人骂了一顿,自然心里委屈。
  忽必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叫他来共行举荐之务,等于是事后褒奖和安抚。
  对此,王积翁自然是心怀甚慰,但也没被冲昏头脑。忽必烈的意思是湖广行省军政务空虚,参政史权调回京了,上个月又把大半水军调到了高丽。正是大小官员空虚之时。要二人举荐汉臣五人,补充湖广军政事。
  王积翁只举荐了两个人,之后就不言语了。剩下八个都交给了谢叠山。
  这元帝给他五人额,是恩宠,他一个户部职官举两人也就行了,不能越权。这是分寸。
  而且还有一层好处,那日在朝上是谢叠山给他解的围,这份人情得记下,现在是还的时候了。叠山先生举荐八人,那这八人就都是他的门生,是他在朝堂上的底蕴。
  叠山先生对此也是轻车熟路,这是为官的基本默契,他还是懂的,也不扭捏,连举八人交差。
  忽必烈认真看过,觉得这十人都没问题便降旨任用了。
  也正在这时,阿丹跟着拟旨大监进了书房,静立一旁显然是有事....
  王积翁知道这位色目大监是干什么的,用后世话说,那就是忽必烈的特务头子。
  与叠山先生起来告退,出得书房。
  “说吧....什么事?”
  忽必烈头也不抬的发问。
  “启奏陛下....今日在汗八里台太子府长史之子八斤图鲁宴请王应麟之女,被宁国侯打了。”
  忽必烈一怔!!“你派去的?”
  “正是...八斤图鲁约王应麟之女,正是陛下吩咐的那桩要务,逼王应麟出使。”
  “宁国侯怎么在那?”
  “听说是和恩阳侯又闹起来了,约在汗八里台一决生死....”
  “胡闹!!”忽必烈大怒!!“越发的不像话了!!坏事坏到朕的头上来了!!”
  “陛下息怒....奴婢这就去惩治了宁国侯。”
  “朕让你惩治了吗?”
  “这....”
  阿丹额头见汗,“全听陛下吩咐....”
  只见忽必烈眉头紧皱,“惩治是要惩治的,朕突然不想留着这个宁国侯了....”
  阿丹眼前一亮,心说好小子,你的命到头儿了。
  “对了....那小子不是和赵孟禧约架吗?怎么还扯到八斤图鲁身上了?”
  “这....”阿丹犹豫一阵,实话实说,“他....他看上王应麟的那个女儿了。”
  “噗!!”忽必烈气乐了,感叹道:“倒是没让朕失望!!真是色胆包天!”
  阿丹陪笑,“陛下不知,奴婢查过了,那小子与王瑜是早有渊源,尚在临安之时,就曾当街调戏。”
  “还被王瑜的表兄赵晔,给收拾的不轻呢。”
  “赵晔?”忽必烈对这个名字却是尤为感兴趣,“就是近年于海上袭扰的那个旧宋璐王?”
  “当是....当年崖山力挽宋亡的也是他。”
  “呼....”忽必烈一叹,“是个少年人物啊....不说他了,你去办吧!让这个赵维在大都消失!朕不想再听到他的名字!”
  “喏!!”阿丹欢快的很,那小子终于要遭报应喽!
  回身之时多了句嘴,“陛下此举也算为民除了一害,尤其是王应麟当对陛下感激不尽呢....说不定,就势归顺也无不可。”
  忽必烈当他是恭维废话,头也不抬的看着奏报,无心一问,“是吗?为何感激啊。”
  “陛下不知,那小子当街叫嚣,要迎娶王瑜,现在却好,死期将至,看他还怎么娶。”
  “嗯!?”忽必烈一愣....脑子里嗡的一声....
  眼见阿丹已经走到了门口,“回来.....”
  喝止阿丹,忽必烈沉吟半晌,眼神渐亮,“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去!”看向阿丹,“把宁国侯给朕带到这来,“朕要....见一见那小子。”
  嘎?
  阿丹有点懵,“不,不杀了吗?”
  忽必烈一瞪眼,“朕说要杀了吗?”
  “没....没....”
  阿丹暗自瞥嘴,刚才也特么不知道是谁说的,让赵维在大都消失....
  怎么转个脸,就不杀了?还要见他?
  ....
  这里面的门道,阿丹是肯定想不通的。也只有忽必烈这种一代雄主,方能灵光闪现的做出非常之举。
  还是那句话,物尽其用!
  如果没有后面赵维声称要娶王瑜的那句话,那么赵维坏了忽必烈的好事,就纯粹是在作死。
  可是填上那句话,不但能保住小命,而且.....也进入到了忽必烈的视线之中。
  至于赵维,赵维没想到会有这么快的反应!
  他说要娶王瑜,不是真要和王瑜白头携老....而是别有用心。
  说白子,能不能娶赵维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和王应麟扯上关系。
  说要娶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借“未来老丈人”岁数大了出使不易的借口,把自己代替他出使的戏码演足!!
  到时,一般人可能认为他是胡闹,可是忽必烈和其它有心的人却不一定了。
  因为很多人乐于见到王应麟多一个投降的女婿....尤其是一个混不吝的、不长脑子、容易利用的投降女婿。
  想像一下,只要有这么一条赖皮狗贴上去,且不说王瑜最后嫁不嫁赵维,那可运作的空间可是太大了。
  加上赵维那毫无底限的性子,忽必烈利用起来很容易。作用之大,不是一个八斤图鲁可以比的。
  赵维也正是利用这种被利用的心理,可以离出使东瀛更近一步。
  只是他认为,忽必烈就算做出反应,也得是他叫喊要替老丈人出使之后的事儿了。
  没想到元帝这么快!!中午打了一架,下午就召见!
  说明忽必烈想的和赵维一样,也要利用这个事儿,而且....很可能比赵维想的还远!还深!!
  当阿丹过府传话,让他出城见驾的时候,赵维有点虚....
  他知道大宁宫里的那位不好对付....这一趟却是难对付了。
  ....
  而忽必烈和赵维的心思正好相反....一个混人,再好利用不过。
  若不是突发此事,忽必烈可以一辈子都不会接见这个烂到极致的混蛋。
  悠悠然的看着奏报,处理着朝务,直到阿丹进来禀报,赵维带到。忽必烈已经不引心神,把手边的政务处理完,才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喏....”
  阿丹紧忙出去接人,忽必烈则是端进旁边的一部春秋注释,有一搭无一搭的扫看起来。
  不多时,阿丹引着一个东张西望,站没站相的少年人进到书房,那少年打量了一阵,甚至面有点评....
  终于见到正位上的忽必烈,赶紧又是陪笑上前,一个长揖大礼,“参见大元皇帝陛下....”
  “大胆!!”赵维那刚拜下去,阿丹就是一声暴喝!
  “面见陛下!还不下跪!?怎敢无礼!?”
  忽必烈用余光看戏,任由阿丹喝骂,想看看这混人怎么应对。心说多半吓的瘫倒在地吧?
  可是....
  阿丹那一嗓子,确实吓了赵维一激灵,等回过魂来,直接就炸了!!
  “叫叫叫!!叫你大爷!”
  赵维骂起来了,下面一句,“人家老爷子都没怪罪,你他娘的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东西鬼叫个屁!!”
  阿丹被骂懵了....这辈子挨过的骂多了,在这屋里挨骂也是常事,但在这个屋里被皇帝以外的人骂还特么是头一回哈。
  “噗!!”
  忽必烈那边直接喷了,看也看不下去什么春秋,抬头正视赵维,心说有点意思....
  在这屋里,包括在这屋外头,敢叫他老爷子的,这也是头一回!!
  不过....你别说,忽必烈还真吃这一套,觉得挺亲切呢?
  ......
  。
  两章分不开,一起发了。
  好久没求票了,走了波儿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