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老少离别对着演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维不说,赵晔也懒得问。回到自己屋还在琢磨,这混蛋怎么突然变聪明了呢?
  今天要是没有赵维,肯定得让谢中原和正念和尚当猴儿耍。而且,耍完还得吐槽这孩子太好骗那种。
  第二天一大早,谢中原就来馆驿告知二人,中午北条时宗设私宴款待二王。
  与会宾主,除了北条时宗,就只有赵维、赵晔。
  对此,赵晔白嫩俊脸一撇,“这是没套出话来,自己亲自下场了?”
  好吧,和赵晔猜的差不多,甚至尤过不及。
  昨夜,谢中原、正念与宋王相见,北条时宗本以为,两个少年人还不手到擒来?
  结果,谢中原就没套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一到关键问题,那两个小子就三缄其口,左右言它,连大宋现在在哪都不知道。
  起初,谢中原以为自己露馅儿了,毕竟这等伎俩并不算高明。要不是怕天皇一脉抢了先,也不会这么着急,使得漏洞百出。
  可是,回到北条时宗处,将原委一说,北条时宗却道:“你们没有露出破绽。因为即使被看穿,也无甚影响。”
  正如赵维所说,东瀛和大宋的诉求是一样的,就是抗元。
  即使知道谢中原别有用心又如何?只要把北条时宗的态度传达到,两方各取所需便可。
  这已经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不怕看穿。
  可是,为什么还是什么都不肯说呢?
  “除非......”
  北条时宗想到一种可能,“除非是宋廷所在确实极为机密。回来之前,宋皇已经告诫他们,无论如何不可透露。”
  “可...还是不对!”北条时宗有些乱。
  “隐蔽宋廷行藏,一定是怕元人追击而至。这也说明,宋人短期之内不打算与元人正面交战,要修养生息。那为什么还要派两个赵家宗亲回宋呢?”
  “只两年就派人回宋...纠集民意,说明大宋很底气,用不了几年便可反攻。但为何还要藏匿呢?”
  北条时宗突然发现,他陷入了一个怪圈,绕不出来了,怎么想也想不通。
  而且,如果大宋真的不是来借地休养的,那他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哀然一叹,“宋人意向不明,若真不肯援助,时宗也只能带领得宗家做好玉碎的准备了啊!东瀛亡于我手,真的不甘心啊......”
  北条时宗没想过要降,因为已经降不了了。
  他斩了来使,杀了俘虏,几次拒绝元朝招安,大元皇帝是绝不会容忍这样的奇耻大辱。
  北条时宗也是明白,如果元朝真有占领东瀛的那一天,就是得宗家灭亡的时刻。
  也正因为连北条时宗都想不通宋人到底是何用意,这才有了午间的私宴。
  他要和大宋宁王当面较量一番,看看能不能从中得知宋廷的意图。
  至于为什么是宁王,而不是被人广为称道的璐王...北条时宗只能说,让那些讹传都见鬼去吧!
  现在傻子都看得出来谁才是主心骨。
  然而,北条时宗失望了。
  一顿饭吃下来,那个该死的宁王什么都不肯说,甚至比在谢中原和正念面前说的还少。
  不但什么都没从赵维嘴里得到,反倒把北条时宗说郁闷了。
  “时宗执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我宋人的俚语,送给执权。”
  ......
  “执权不必悲观,元军劳师远征必不长久,只要坚持,哪怕是暂时示弱,也无不可嘛!”
  ......
  “打不过是必然的,元军气势正盛,当避其锋芒,我大宋便是如此啊!缓个三年五载,不不不....执权别当真,三五年是肯定不够的。”
  ......
  “说句心里话,执权万不可做玉碎之想。东瀛武士个个豪杰,本王甚是佩服!若一战死光了,却是可惜。”
  ......
  “执权要早做打算啊,别等元人攻岛之时,再寻后路可就晚了!”
  气的北条时宗想撕了赵维的嘴,特么这还没打呢,就给我听丧气话。
  但由此北条时宗也笃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这个混蛋肯定隐瞒了什么。尤其是在夸夸其谈之时,多次提到什么三五年便可反攻。
  这让北条时宗更加的摸不着头脑。
  大宋到底在哪?哪能让他们三五年就可反攻而归?
  ......
  两天之后,大宋二王收拾行装,定下明日便离开东瀛南下大宋的行程。
  这让北条时宗更加的措手不及,完全没想到赵维会这么快就走。
  看来,大宋于东瀛借地之事,完全是他一厢情愿,人家并无此意。
  当夜,赵维、赵晔正于馆驿歇息,只等明日启程。结果,却有侍卫通传,圆觉寺法尊正念禅师来访。
  赵维出门迎接,把正念请入内室。
  “大师深夜前来,小王怎担待得起?”
  正念摆手,老目苦楚,“皆是丧家之犬,异乡短聚竟又要分别,贫僧来送送殿下!”
  赵维一听,苦从心生,意落下泪来,“大师...保重!”
  “殿下也请珍重!此去元地,皆是灾凶,亦不知可有再见之日。”
  赵维咬牙点头,“一定有的,且时日不远!”
  “唉!”正念长叹,“却是难说。就算殿下福泽深厚,岁至千古,贫僧怕也......”
  “不会的。”赵维含泪摇头,“大师红光满面,必长命百岁。”
  正念摇头,“可是...元人不许啊!”老目深邃,“元朝举大军袭来,时宗执权纵有不世之才,也难抵挡。到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说到这,正念显然动了真情,向赵维一拜,“贫僧...先与宁王道别了。”
  “大师!”赵维真哭了,“大师,使不得啊!”
  “......”
  “......”
  二人相对无言,如忘年之交,又情深似海。
  对视良久。
  “不行!”赵维悍然摇头,“大师一代法尊圣德,怎可殒命于此?”
  正念苦笑,“不可...又能如何?如今中原尽失,东瀛也眼看不保,已无贫僧栖身之所了啊!”
  “有!!还有!”赵维脱口而出,显然做出决定,却是极是艰难。
  “事已至此,维若再有隐瞒,当真是禽兽不如,辜负了大师盛情啊!尚有生地!”
  说着话,自怀出掏出一份锦书来。
  正念老目圆瞪,震惊莫明,“宁王这是何意?”
  赵维也不废话,展开锦书,却是一张地图。
  “大师且看。”
  指着地图,“这里是东瀛,沿东瀛向北便是无尽海岛。直航三千里,转而向东,不月便又可遇海岛无数。沿岛东行,至大陆而歇,便是...扶桑!”
  “扶桑!?”正念惊的一声尖叫,“大宋寻得扶桑宝国了!?”
  “正是!”
  赵维眼神狂热,指着后世阿拉斯加到加拿大那一片激动道:“大师没想到吧?横穿大洋之后,还有一片陆地。疆域万万里,只有少量原住土人,弱中原百倍不止。”
  “其上虽也有寒冷,但不似东瀛苦寒。地肥物美,林木万顷,金银宝矿遍布山河,乃似天府也!”
  “危难之时,大师可与弟子乘舟远航至此生根,何需与东瀛人一同赴死?”
  “且于此宝地安享三五年,到时,皇宋携天威归来,必倾覆元朝,复我山河!”
  说完这些,赵维缓缓把地图折起来,小心交到正念手中。
  “大师千万保管好,万不可落入外人手中!这可是我赵宋远航万万里,最大的财富啊!”
  正念......
  正念看看地图,又看看赵维,看看地图,又看看赵维,老眼珠子瞪的溜圆。
  心说:“给我了?就就就...就这么给我了!?你个败家的玩意,这等重宝,就给我了!?”
  赵维也是看看地图,又看看正念,看看地图,又看看正念。
  心说:“你特么倒是接啊!千万要交给北条时宗,要不爷就白演了。”
  动了动举的发酸的手臂,又补了一句,“哦对....别往南走,遍地土人,专割头皮....甚至凶恶!”
  ......
  。
  ————————
  感谢老虎的万赏,弄的有点不好意思,才十几万字就已经打赏很多了。
  适度消费,现在挣钱都不容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