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轻松获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豫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任何一个有自信的大唐儿郎,都有吞灭整个天下的气度,为大唐帝国拓土开疆,是每一个大唐儿郎的毕生愿望。
  虽然还未抵达战场,也没有见到吐蕃大军,但李豫已经开始畅想攻灭吐蕃时的样子了,并与李安讨论,该以何种姿态接受吐蕃的归降,若吐蕃坚持不肯投降,是不是要将其全歼,吐蕃士兵面对大唐的钢铁洪流,会不会感到害怕,会不会吓得尿裤子。
  这一系列的假设非常的有趣,李安闲着无事,便与李豫闲扯了起来,马上就要打仗了,虽说这一场实力和科技悬殊的战争,大唐帝国是肯定必胜的,但打仗的过程必然是辛苦和枯燥的,在战前好好放松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心情。
  此时的火车,已经装备电力系统,所有的车厢都安装了照明用的电灯,所以,即便是在夜里,坐在车厢里也会感觉非常的明亮,若是拉上窗帘,更是感觉不到黑夜的存在。
  而在装备探照灯之后,火车在夜间的行驶速度大大提高了,与白天的速度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样一来,只需要一个晚上,火车就可以抵达西部的岷州,并在早上的时候,在岷州下车,奔赴战场。
  为了早上的时候,能够有精神奔赴战场,李安与李豫闲聊了一会之后,便各自上软卧歇息了,为了能够休息的更好,李安与李豫,各自占据一个小包间,四个床位都是自己的。
  铁路铺设的质量非常好,火车的速度也不算很快,所以,车厢显得非常平稳,睡在软卧车厢里也是非常的舒坦,在不算很大,但却充满规律的噪音下,李安睡得非常好,李豫与众人也都顺利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一早,各列火车先后抵达岷州,并先后下车,在规定的区域秘密集结。
  队伍按照编制集结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用餐,吃饱了才好干活,而李安与李豫等高级领导,并没有急着下车,他们选择在火车的餐车里就餐,这里环境更好,也更加的舒坦。
  “李侍郎,全军人马都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铁甲炮车第一旅旅帅郭旰,大步走上火车,汇报大军的情况。
  “不急,让将士们再多歇息一刻。”
  李安刚吃饱,需要消消食,当然不宜立即出发,况且,为了防止吃饭太耽误时间,李安已经下令,出征大军,每日只有两餐,分别是晚上扎营的时候,和早上拔营的时候,另外额外给他们配属干粮,若是肚量大,实在饿了,就吃点干粮充饥,以确保将士们有足够的体力行军。
  其实,行军也消耗不了多少体力,毕竟,这支队伍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开车行军与徒步行军,对体力的消耗可不是同一数量级的,但为了让将士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充足的食物还是非常必须的,另外,饿着肚子行军可不舒服。
  李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地图,放在餐桌上,开口道:“你们看,这里是积石山,北面就是大非川,现在吐蕃的主力大军都集结在大非川,准备与我唐军主力进行周旋,而我们要从岷州绕过积石山,堵住吐蕃主力大军的退路,如此,必然可以彻底击溃吐蕃大军。”
  “李侍郎,这里是石堡城,是吐蕃大军撤回都城的必经之路,所以,我军出击之后,一定要攻占石堡城,这样吐蕃大军就断了补给了。”
  郭旰冷静的提醒道。
  李安点头道:“郭旅帅说的没错,石堡城是必须要拿下的,不过,吐蕃肯定会防备我大唐偷袭他们的后路,所以,在我军偷袭的路线上,肯定会有吐蕃大军埋伏,甚至,可能会有兵马过千的大兵团,所以,我军必须在发现敌军之后,迅速将敌军击溃,甚至是全歼,然后快速突击,不给吐蕃大军准备的时间。”
  众将士闻言,皆认可李安的做法,并全力表示支持。
  一刻之后,大军正式出发,千余辆各种型号的车辆排成几条直线,浩浩荡荡的杀向吐蕃大军的背后。
  其中,铁甲侦查车走在最前面,与主力队伍保持十五里的距离,并将发现的各种情况及时上报。
  铁甲炮车旅的车辆紧随其后,走在队伍的前列,而大量的后勤保障车辆则走在最后,负责为铁甲炮车旅提供足够的各种补给物资。
  这支队伍车辆众多,让整个大地都在震颤,不过,岷州一带人口并不算多,而且,车辆行进的线路也比较隐蔽,几乎看不到人烟,所以,并没有构成多大的影响,也就是将士们自己听着过瘾罢了。
  大唐的钢铁洪流行进的非常迅速,几乎一个时辰就能走完一般部队一天所要行进的距离,行军效率不是一般的高,而如此高的行军速度,必然可以实现李安所设想的闪击战。
  “李侍郎,听说吐蕃是一片苦寒之地,不知相比岷州如何?”
  李豫将身体探出铁甲指挥车,发现四周皆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相比大唐的都城长安,岷州的环境实在是太糟糕了。
  李安打开另外一个口子,将身体探出车外,看向四周的荒凉景象,开口道:“吐蕃是个大国,苦寒之地占绝大部分,但也有少量的膏腴之地,另外,湖泊和美景也有不少,是一处值得我大唐拥有的土地。”
  “大部分都是苦寒之地,吐蕃人可真是可怜,放眼整个天下,还是我大唐最好啊!”
  李豫自豪的感叹道。
  “哈哈!那是当然了,我大唐乃是天下第一大国,也是天下第一强国,天下间的任何一国都不能跟我大唐相提并论。”
  李安同样以身为大唐儿郎而感到自豪。
  “李侍郎,听说吐蕃的都城很不起眼,唯一能看着入眼的,只有建在半山腰上的布达拉宫,是专门为我大唐的文成公主修建的,可这修在半山腰的房子,能有多气派,顶多就是一个山洞罢了。”
  李豫提起吐蕃,一脸的不屑,在他看来,吐蕃就是一群没开化的野人,跟大唐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李豫如此认为,整个大唐的百姓,几乎都是这么看吐蕃人的。
  “广平王真是很会形容,若是让吐蕃人听到了,不知会作何感想,不过,这也是事实,吐蕃最好的房子,就是建造在半山腰的布达拉宫过来,平明百姓的房子,基本上全都是土屋和山洞,落后的很呢?”
  李安很认同李豫的观点,毕竟,逻些真的是太贫穷了,跟大唐的都城长安,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真是想不通,吐蕃如此落后和贫穷,居然能多次击败大唐,就连大唐名将薛仁贵都能败在吐蕃的手里,太屈辱了。”
  李豫一想到当年的薛仁贵大军,在大非川败在吐蕃的手中,心里就觉得窝气,就像后世的华夏子民,一想到倭寇横行华夏,肆意屠戮自己的子民,就觉得非常的生气,甚至想要带着后世的武器打回那个被人欺辱的年代,以解心头之恨。
  “广平王不必介怀,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不会了,以后就更不会了,至于吐蕃打败我大唐兵马,并非吐蕃战力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大非川海拔太高,吐蕃人在那里是来去自由,而我大唐将士一到大非川就会上气不接下气,战斗力至少要削弱一半,这才让吐蕃有机可乘,将我大唐兵马打败。”
  李安开口解释道。
  “海拔太高,我大唐将士上气不接下气?海拔是什么东西,大非川真的会让我大唐将士战力减半吗?若是如此,我军主力会不会有危险?”
  李豫听到了新名词,同时,李安所说的这些情况,他全都不了解,心下自然非常的好奇。
  李安愣了一下,解释道:“海拔太高,就是地势太高的意思,由于地势太高,人站在上面就会有些透不过气来,而吐蕃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对那里的环境比较适应,所以,他们是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的,至于我军主力,广平王就不必担心了,我军将士的体力就算是减弱一半,也绝不是吐蕃能够打败的,这一战,我大唐是必胜的。”
  “哦,如此,小王就放心了,海拔太高,透不过气来,真的会这样吗?”
  李豫应了一声,嘴里嘟囔了起来。
  “广平王,快回到车里吧!一旦到了战场,将脑袋露出来,会非常危险的。”
  李安将脑袋缩回铁甲指挥车,并让李豫也将脑袋缩回去。
  李豫也站累了,将脑袋缩回车内,并坐在椅子上歇息。
  “李侍郎,前方侦查队发来信号,发现吐蕃哨兵。”
  郭旰通过内部望远镜,看到了前方发来的信号,立即汇报道。
  “命令,活捉吐蕃哨兵,一定要活的,抓住之后,立即进行审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