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民工业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保障元宵灯会的正常秩序,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为了不让赵曳夫和自己的故事被进一步升级,为了自己全家人的安全,李安选择了另一种逛灯会的方式,站在酒楼的三层,与家人一起看着外面的热闹场面,对于一些感兴趣却看不清的地方,则利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以弥补距离之远近。
  这种方式不如直接进入街道热闹,但却多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同样可以让人非常的舒心。
  酒店的掌柜自然认得李安,甚至,他们酒店的很多蔬果材料和食谱都来自李安的别院,对于李安的到来,酒店掌柜非常的重视,不但毫不犹豫的将三层包给李安,而且,拿出酒店最好的酒菜招待李安,至于价格,则全部是优惠的成本价。
  众人对吃喝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肚子饿了的时候,随便吃一点,更多的时间被用来和欣赏街道上的花灯和行人,或者互相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好酒好菜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对于李安等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上元节的花灯却不是每天都有机会欣赏的,一年也就只有一次机会,况且,赵曳夫和唐儿明日就要离开长安成了,下一次相见至少要在一年之后,或者好几年。
  “唐儿,糖葫芦来啦?快拿着。”
  李安接过赵六买来的糖葫芦,递了一根给唐儿。
  “哦,糖葫芦好甜啊!”
  唐儿宝宝显得很高兴。
  “阿爹,我也要。”
  “好的,蛮儿,你也来一支,拿稳了。”
  李安对蛮儿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才一岁多的孩子,能不能拿稳糖葫芦都成问题。
  “呜呜呜……”
  见两个姐姐在吃糖葫芦,在颜如玉怀中的果儿哭了起来,显然,他也想吃一根糖葫芦,可惜他太小了,根本就吃不了。
  “呵呵!果儿也想吃一根吗?那就多吃奶,快快长大,长大了就可以吃糖葫芦了。”
  李安笑着调侃小果儿,在其嫩嫩的小脸蛋上捏了一下。
  “夫君,果儿好像是真的饿了,我去隔壁房间给他喂奶。”
  颜如玉说着走向隔壁的房间。
  蛮儿太小,手里攥着糖葫芦,根本就拿不稳,蛮蛮小娘只得帮她拿着,以防止糖葫芦掉落地面,而唐儿就站在蛮儿的身边,与蛮儿比赛吃糖葫芦。
  赵曳夫与李安则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的繁华灯会现场。
  “李郎,你说我们东女国,什么时候能像大唐这么富庶?”
  赵曳夫看向外面热闹的街道,非常羡慕的问道。
  “会很快的,要不了几年,大唐便会将铁路铺向益州,并一直向东女国延伸,只要铁轨铺到东女国,大唐与东女国之间的联系便会变得越来越方便,如此一来,东女国很快就会变得很繁荣。”
  李安憧憬了起来,大唐的战略铁路是要通往大唐的四面八方的,益州对大唐来说至关重要,当然必须要通铁路了,只是,其重要性比不过安西和山东的核心之地,所以,需要延后几年铺设,先集中精力铺设最重要的铁路,然后再发展次重要的铁路。
  “真的吗?大唐真的打算将铁路铺向东女国吗?”
  赵曳夫显得非常的高兴。
  “这个是当然的,大唐的铁路要铺向所有能够抵达的地方,当然包括东女国了。”
  “那真是太好了,若是铁路修通的话,从东女国抵达长安城只需两三日的工夫就可以了,日后再来长安城,就不用连续走一个月的路了。”
  赵曳夫显得非常的高兴,铁路修通,不但能促进东女国和大唐的经济发展,而且,也能方便她日后更快的抵达长安城。
  “曳夫,你明日就要离开长安城了,我送你一份小礼物。”
  李安说着从旁边拿出一张折叠的地图。
  “礼物,这是什么东西?”
  赵曳夫好奇的看向折叠的地图。
  “曳夫,你看,这就是我亲手绘制的天下地图,整个天下所有地方都标注在这张图纸上,而且,除了城池、河流和山脉、沙漠等地形之外,还标注了大唐日后铺设的铁路和桥梁等重要设施,甚至连铺设这些铁路的时间都标注在上面了。”
  李安将地图展开,开口介绍道。
  在这张地图上,标注了大唐已经建设好和即将建好的铁路,并且还标注了很多计划开建,但还没有开始建造的铁路,这些还没有开始动工的铁路的开建日期都被标注在上面了,只要一切进展顺利,完全可以准时开建。
  “这张地图标注的真是太仔细了,原来东女国在整个天下之中,只有这么小的一块,这条黑色的断续线,一定就是日后大唐即将铺设的铁路了,真希望这条铁路可以早日开工,李郎,谢谢你的礼物,我非常喜欢。”
  赵曳夫对李安送出的地图非常的满意,高兴的收下了,不过,她同样对地图上的很多区域非常感兴趣,并询问了好久,让李安解释的嗓子都疼了。
  “对了,曳夫,有一样技术对东女国非常有用,我可以将配方告诉你。”
  李安突然想到了什么。
  “对我们东女国非常重要的技术?是什么技术?”
  赵曳夫非常好奇的询问。
  “是水泥和混凝土技术,制造这两样东西的材料,你们东女国附近遍地都是,这样,你们就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改善东女国的道路,甚至,建造坚固的桥梁,方便国内百姓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更好的与大唐联系,方便大唐日后将铁路铺向东女国。”
  李安正色说道。
  “水泥和混凝土,不就是建造观礼台的材料么,你真的可以送给我们东女国?”
  “当然可以了,这项技术并不复杂,而且,大唐大部分州县都已经开始制造水泥和混泥土,并用来铺设道路和桥梁了,这项技术的秘密,早晚是要被泄露出去的,告诉你当然不会有问题。”
  李安微微一笑,并将制造水泥和混凝土的材料和技术告诉了赵曳夫。
  得到制造水泥和混凝土的配方,赵曳夫非常的高兴,这样,东女国就可以在国内制造水泥,并用来修路铺桥了,只要道路全部实现水泥化,通行就会变得更加的容易,也不必纠结于车辙的宽度了。
  元宵灯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半夜子时一过,街道上的行人就变得少了很多,李安也带着一大家子返回别院。
  由于第二日一早,赵曳夫就要离开长安城,返回东女国境内,所以,元宵夜这日,李安顺理成章的陪伴赵曳夫,并将其好好的宠爱了一番。
  第二日一早,李安亲自送赵曳夫离开京城,并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礼品送给赵曳夫,让她带回东女国。
  另外,在赵曳夫抵达长安城的这半个月之中,李安已经将赵曳夫乘坐的马车,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装,加装了弹簧减震系统,内部的很多设施也被改进了,如此,坐在这样改进过的马车里,会感到非常的舒适,省却了颠簸的痛苦。
  年后,各项工作进行的更加的顺利,各大地方豪强与贵族展开合作,让铁矿的产量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有了充足的铁料,铁轨、桥梁和机械都有了充足的原料,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而随着关中乃至全国各地都在逐步普及农业机械,粮食的产量逐步增加,对人工的需求反而降低了很多,如此,大量的农业人口被节省下来,并进入工业和手工业,各种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商业的繁荣更是大大加速。
  春耕的时候,西边和北边都传来了好消息,从长安城通往玉门关和中受降城的战略大铁路全线贯通,而用时仅仅才一年而已,这个速度即便在后世也未必能赶得上,毕竟,大唐为了这两条铁路直接投入的人力就有百万人口以上,修建的速度自然不会慢。
  铁路修通之后,立即进行了营运,大量新造出的火车,被投入到这两条线路上,其中,通往玉门关的火车占绝大多数,毕竟,这一条线路是西域诸国与大唐做生意的大动脉,商业往来特别频繁,物资的流通性也比较大。
  至于通往中受降城的这一条线上,则投入了少量的火车,北方的人口密度小,只有一些草原部落,物资流通的数量相对较小,对火车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小,只是,北方的防务问题很重要,所以,才特意修建了这一条铁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迅速向北方运兵,控制北方的局势,而且,日后,这条铁路还要继续往北修建,以彻底将北方草原控制住,防止草原民族南下威胁大唐。
  此时,由于对农业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