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羁縻改州郡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安自从进入泸州以来,一直在忙于练兵和剿匪,更格外关心爨地的局势,连续几个月都与将士们生活在一起。
  也就是说,李安连续几个月没有与女子有过十米以内的接触,直到第一次遇见爨守隅的母亲阿姹。
  也许是因为太久没有见到女子的缘故,李安居然觉得阿姹的姿色颇为秀丽,有一股让人着迷的魅力。
  究竟是阿姹本身就有这种魅力,还是李安太久没有见到女子,被憋出毛病了,李安自己也说不清楚,总之,他就是觉得眼前的半老徐娘很有一股让人着迷的魅力。
  无意中的一句挑逗和试探,居然得到了阿姹的积极回应,这让李安颇为诧异,他完全没有想到,表面冰冷睿智,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阿姹,居然也有闷骚妩媚的一面。
  所谓,人不可貌相,从一个人的外表和日常行为,未必能了解真实的一面,有些表面冷傲正经,骨子里却妩媚的很,在人前一副凶巴巴的高官形象,私底下却是极为不堪和浪荡,一旦丑态被曝光,则立马震惊所有人。
  也有一些人,表面极为可爱与清纯,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但私底下却极为放荡,后世的各种‘门事件’震惊了多少人啊!曾经着迷的清纯玉女,原来居然是****。
  李安两世为人,可不会有什么太教条的道德观念,既然阿姹不反对,他又何必假装道德高人呢?况且,阿姹的夫君爨归王已经过世几个月了,阿姹也应该……
  傍晚的时候,李安麾下的部将,过来汇报安顿爨守隅部下事宜,爨守隅当然也来了。
  他一是要感谢李安让他的部下进入城内安顿,二是要接他的母亲离开李安的住处。
  “母亲,家眷和将士都安排好了。”
  爨守隅看向坐在一旁的阿姹,小声说道。
  “知道了,你快回去吧!让将士们安安分分的,不要闹事。”
  阿姹说道。
  爨守隅眉头一皱:“母亲不要回去吗?”
  阿姹平静道:“母亲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与李将军商议,你先回去吧!”
  “是,母亲,孩儿告退。”
  爨守隅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恭敬行礼后便离开了。
  “夫人冷冰冰的样子很迷人,不过若是笑起来,就更迷人了。”
  李安目送爨守隅离开,向阿姹笑了笑。
  阿姹起身走向李安,将红唇贴李安的耳边,柔声道:“我阿姹天生就不爱笑,见过我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夫君爨归王,另一个就是李将军了。”
  说完微微后退,扬起脸庞,媚笑着与李安四目相对,并频频暗送秋波。
  李安大为好奇,伸手拦住阿姹的后腰,温柔的问道:“夫人在都督面前也不笑吗?他可是你的儿子。”
  阿姹魅惑一笑:“春宵苦短,将军问这些干嘛!还是早些……”
  李安虽然不足二十,但两世为人,两世的年龄加起来足有四十余岁,在心理上,算是比阿姹还要成熟,自然不会有什么不适,直接双手抱起阿姹走向卧榻之侧,并粗鲁的将阿姹仍在床榻上。
  宣泄、激情……
  一阵极爽的翻云覆雨之后,李安舒舒服服的睡着了,而阿姹却是睁眼小憩了两刻,而后轻轻穿上衣衫,离开李安的住处,借着夜色悄悄返回安顿自己的住处。
  李安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身体的燥热和需求,而阿姹究竟是什么目的,只有他自己清楚,也许与李安一样,仅仅是寂寞了,也许是真的迷恋李安这样帅气的小鲜肉,当然,也有可能是为此拉近与李安之间的距离,确保日后他们母女在南宁州能够有更好的地位。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李安都不在乎,也不想去猜测,反正,李安知道自己很快就会离开南宁州,李隆基是不会让他长期窝在这里的。
  随后的几日,阿姹每日都会前来,与李安谈论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在床榻上谈的,所谈的内容,也完全称不上重要,大部分都是彼此仰慕的话。
  ###
  西爨被唐军彻底控制,东爨各豪族也上表宣誓效忠大唐,永远做大唐的忠臣良将,爨地的局势,终于完全倒向大唐一方,并再也没有逆转的可能。
  这一有利的消息传回长安城,满朝上下都极为兴奋,并奔走相告,将这一喜讯告诉还不知道此事的人,让他们全都高兴高兴。
  作为大唐的皇帝,李隆基自然是最为高兴的,爨地局势不稳,而大唐又抽不出太多的兵力进行平叛,这一直让他头痛不已,李安仅用了不足半年的时间,就搞定了爨地的局势,更让西爨之地完全处于唐军的控制之下,这解决了大唐的大麻烦。
  立了功自然要封赏,李安等将领的赏赐,自然是不能少的,另外,李安上书朝廷,要求将西爨的羁縻州改为大唐正式的州郡,从而有利于大唐更好的控制爨地。
  这一建议被送到李隆基的面前时,李隆基思考了很久,并立即召集朝中的几名重臣,对这一重要事情进行讨论,以最终确定是继续维持爨地的世袭制,还是按照李安的提议,将爨地改为大唐正式的州郡。
  若仍旧采取羁縻州的政策,则更容易让爨地人接受,可以免去大唐统治这一地区的行政负担。
  而若是采取李安的建议,将西爨的羁縻州全部改为正式的州郡,则可以更好的控制爨地,另外,还可以收取爨地百姓的贡赋,以缓解大唐财政的压力。
  很显然,采取李安的建议,将西爨的羁縻州改为正式州郡,对大唐是最为有利的,这意味着大唐对爨地的控制更加有效,也更有利于爨地百姓遵守王化,逐步褪去野蛮的外衣,成为与大唐百姓一样的文明人。
  与李安预料的情况差不多,满朝文武几乎全都支持李安,尤其是各位武将,更是强烈支持李安的提议。
  有了众文武大臣的支持,李隆基自然是下定决心了,既然西爨豪族势力灰飞烟灭,大唐平南军占据西爨之地,又有什么理由不趁机更加有效的控制这一块区域呢?况且,西爨之地物产丰富,可以为大唐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活力,更以上缴大量的税赋,何乐而不为呢?
  将西爨的羁縻州设置为正式的州郡,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过,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调拨大量的官员和小吏进入西爨,另外,还要从西爨当地的豪族中挑选一些合格的人选,帮助大唐朝廷统治,毕竟,只有西爨当地人,才更加了解西爨百姓的情况,以爨治爨才是最高明的政策。
  李安向朝廷推荐了好多人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唐对官员小吏的需求,朝廷只需调拨剩下的即可,这些不需要李隆基亲自过问,交给吏部的官员就可以了。
  李隆基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封赏李安等立功将士,以及让何人负责镇守西爨之地,确保大唐对那里的控制。
  李安的表现太出彩了,展现了太多的才华,李隆基自然不会将李安长期放置在西爨这种偏远之地,调回长安城是必然的,六百龙武军也不宜放置在爨地,龙武军的将领自然也不行。
  在翻阅将领立功的奏折时,李隆基频繁见到南霁云这个陌生的名字,这个人不属于龙武军,李隆基从未听说过这个人。
  “南霁云从军不过几个月,却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实在是个人才,可堪大用,可堪大用。”
  李隆基将奏折轻轻放在身前的案子上,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将控制爨地的权利,教给这个叫南霁云的新人。
  “大家,右相殿外求见。”
  鱼朝恩轻轻走入紫宸殿,小声汇报。
  李隆基正在兴头上,点头道:“右相来了,快让他进来吧!”
  “是,大家。”
  “老臣参见陛下。”
  李林甫在李隆基面前,永远都是一副恭敬的样子,从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之态。
  “右相来的正好,西爨各州官员挑选的如何了,有什么困难吗?”
  李隆基抬眼看了李林甫一下,轻声问道。
  李林甫抱拳道:“禀陛下,李安推荐了一批,从各州调拨了一批,剩下的全部由京城调配。”
  大唐在建国不久,就仿照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以利用这一制度,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过,科举中榜的人,未必能够马上获得职位,必须是现有的官员有空缺了,这些考中科举的才子才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在京城长安,聚集了大量没有职位的科举人才,他们都在等待职位,不过,因为他们已经考中科举,所以,朝廷会发给他们俸禄,以让他们不至于受冻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