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9 解兵附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司空所设,虚虚实实之计。乃计中计之“一重计”。
  如暗中调空南阳精锐,屯入雷泽大营,又顺下泗水,屯粮于龙亢,皆为故露破绽,以陈宫之智,定能窥破。必遣使淮南,说袁术出偏师,奇袭南阳。戳破虚实。吕布上表发问,南阳精兵何在,司空意欲何为,亦是事先所料定。乃至刘景升兵发平乱,复取南阳一郡,为荆襄屏障,亦不出所料。
  于是乎,曹司空上表强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调派南阳精锐,乃为八道击淮。坐实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诱吕布出兵,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待徐州精兵,悉赴淮南。再由袁术遣使,传甄都天子诏命于广陵太守,兼领伏波将军陈登。见天子诏书,足智如陈登,顿时醒悟。曹孟德避实击虚之计,乃联手袁术,共破吕布。
  于是,奉天子之命,假输海陵仓米,奇袭夺城。别驾麋竺,亦有赚(取)(下邳)城之功。
  为便陈登行事。曹袁二人,假戏真做。真刀真枪,鏖战三日。稳住吕布,迷惑陈宫。待陈登夺城,吕布阵脚大乱。袁术得窥,遂遣使入营,自领陈登共谋。以消陈宫心中所疑,共谋乃曹司空。淮南使者口出“唇亡齿寒”,为陈登辩解。亦是袁术暗授机宜。
  下邳被袭,家小不保。军心不稳,人心忐忑。陈宫自以为,算无遗策。故深信不疑,自投罗网。于归途必经之地,泗水入淮处,被曹袁联军,重重围困。
  计中计之“二重计”,便是曹袁暗中结盟,各自分工。假意敌对,实则暗合。联手共造,虚虚实实,迷惑众生。
  然,季汉谋主,早已窥破。许子远笑问陈孔璋,“圣主聪叡,有周成之质”,语出何人?
  已道破天机。
  袁术,早有投诚之心。
  且袁公路视群雄如无物。唯服皇上一人。二袁割据,然并不同心。闻甄都天子,乃出皇上九子,季汉三兴,已成定局。于是,便起献传国玉玺,归顺季汉之意。
  曹司空,遣使淮南。与袁公路,一拍即合。细说避实击虚之计中计。袁术依计行事,终诱徐州大军入瓮。
  淮泗交口。
  一叶扁舟,载甄都天使,登徐州旗船。
  天子诏命:吕镇东,解甲归田。
  季汉三兴,剪灭群雄。割据拥兵,既往不咎。若冥顽不灵,负隅顽抗。满门伏诛,并夷三族。
  此乃天子定罪:群雄割据,不顺汉廷。
  且虑,乱世安民有功,故既往不咎。
  下邳家小被拿,徐州兵马被困。束手就擒矣。
  “如何?”吕布问陈公台。
  “将军,自决。”陈公台,仰卧病榻,一败涂地,心如死灰。
  吕布心领神会:“曹公何在?”
  “司空身在盖海。”甄都天使答曰。
  “某欲一见,可乎?”吕布问道。
  “可。”甄都天使,有备而来。
  遂与吕布同舟抵达,同登盖海大舰。步入爵室,吕布目光骤凝。
  一日之前,还血战寿春,势不两立之曹袁。正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奉先,既来则安。”曹司空伸手相邀。
  吕布解兵入席。便有船上官婢,捧盘斟杯,殷勤侍奉。
  “且满饮此杯。”袁术喧宾夺主。
  三人举杯共饮。
  吕布落杯相问:“何人设谋?”
  “御史中丞,荀文若。”袁术龇牙一笑。
  吕布信服:“谋主之列也。”
  “与文若,同为季汉之臣,幸甚至哉。”曹司空有感而发。
  “家小如何?”吕布当有此问。
  “流徙条支。”曹司空答曰。
  “此生不归乎?”吕布又问。
  “天子,未定归期。”曹司空实言相告:“许,皇上君流十万里归。大赦天下,奉先可回。”
  “善。”吕布满饮,离席自去。
  稍后,吕镇东传命三军,奉天子命,解兵附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徐州将校,奉命行事,不提。
  捷报传来。袁术抚掌笑问:“某拜何位?”
  “当为三公。”曹司空举杯笑答。
  “哦?”袁术醉眼蒙眬,转而又问:“若某为司空,孟德又拜何位?”
  “可为丞相矣。”多年好友当面,曹司空直抒胸臆。
  闻此言,袁术踉跄起身,离席下拜:“曹丞相。”
  “袁司空。”
  二人礼毕,四目相对。不由仰天大笑。
  徐州精兵,由翥凤押运,顺下中渎水,囤于广陵大营。徐州将校,则解兵登盖海,顺下淮水,绕行大河之尾,入甄都十八里浦。觐见天子。得朝廷赦免,可与家人相见。
  天子大赏有功。
  拜曹操为丞相,封袁术为司空,俱开府。淮南属吏,此时方知,竟已为季汉之臣。军师阎象,继为扬州牧。拜前沛相陈珪,为徐州牧。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海内咋舌,群雄震慑。
  曹司空妙计破敌。一战取徐州,并淮南失地。
  待豫州牧丁原,入朝称臣。关东群雄,唯剩刘景升一人。
  袁术携淮南属吏,进献传国玉玺。以应季汉三兴。
  天子大喜。犒赏三军,大脯三日。
  袁术公府,人才济济。
  此时,皇上所置,季汉朝服。九月授衣时,甄都朝臣,便以披身。曹丞相,位上公之首。总领朝政。袁术位列三公,淮南将校,仍奉其号令。与骠骑大将军张济同。徐州健将精兵,皆归曹丞相统率。甄都天子,足有四十万大军。
  一统关东,指日可待。
  甄都宫,承光殿。
  天子专开朝议,问政公卿。
  “吕布、陈宫等,徙比景,可乎?”
  曹丞相,持芴奏曰:“臣,窃以为。宜徙条支。”
  “条支远在海西,人言足有五万里。”天子不解其意:“何其远乎?”
  曹丞相对曰:“季汉三兴,皇上君流十万里,‘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吕奉先,‘虓虎之勇’,陈公台‘英奇之略’,此去海西,当有大用。”
  天子恍然大悟:“丞相,所言是也。”
  “陛下,明见。”曹丞相志得意满,更显虚怀若谷。
  “六雄皆循此例乎?”天子举一反三,果然周成之质。
  “六雄不死,亦出皇上圣意。”曹丞相如实作答。
  “善。”天子涣然冰释。既是阿父之意,当遵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