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条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郃被张飞与太史慈追着一路向西,西面是一条大河,两侧丘陵起伏,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此时他的身边还有数千人,聚拢在河边,追兵离他们约有三四里。
  “此是甚么河?”
  张郃四下扫视,焦急询问。
  当下就有亲卫不断呐喊,把话传出去。
  过了片刻就有知道此地的人回应,被带过来回话道:“将军,此为白沟。”
  张郃不时回头张望追兵,汗如雨下,问道:“可否泅渡?”
  那人道:“此河水流颇大,不能泅渡。”
  白沟河,就是后世的卫河,一条看起来不是很大的小河流。
  但现在却波涛汹涌,河面宽度约有二十多丈,水流湍急,远不是后世那条水流不多,甚至经常断流的小河。
  这是因为早期的卫河发源于太行山脉,流经河内郡与魏郡,水流量比较大。像曹魏时期,就曾经由曹操下令开凿为运河,专门运送粮草。
  到隋朝的时候,卫河就已经是大运河的一部分,被称为永济渠,到了明代,则被称为卫漕,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水流量才逐渐变小,到今天我们能看见的卫河。
  所以此时的白沟,是一条体量相当大的河流。虽然不如黄河,但也属于大型河流,哪怕是冬季枯水季节,想要直接从河上趟过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桥否?”
  张郃远远看到敌人追兵迫近,已经不足二里。
  “北去二里有一座桥。”
  “往北。”
  “将军下令,往北!”
  一声令下,数千残兵慌忙往北奔逃。
  又跑了二里地,终于看到了远处一处相对较窄的河道上横着一道木桥。
  众人来到桥边,就看桥边还立着一个大木牌,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平漳河”。
  张郃凝神看去,思索了片刻,顿时只觉得背心发凉。
  漳河在邺城,离此地三百多里。
  后世漳河改道,与经过通渠后的卫河交汇,变成了漳卫河。
  但此时二河却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在卫河旁边,忽然立一块木牌,上面写“平漳河”三个字,就有些耐人寻味。
  别人还好,一开始没琢磨过来。可张郃的名字,就通漳河,细细一想,平漳河?岂不是平张郃?
  莫非那陈子归是要学汉武帝将左邑县改名闻喜县的往事,要将白沟改名为平漳河?
  还未等张郃回过味来,南岸冒出无数人马,纷纷高呼道:“四将军有令,今日若能平张郃,此地已经就改名为平漳河!”
  张郃只觉得头皮发麻,心道还真是,连忙喊道:“快,过桥!”
  “过桥!”
  士兵们争先恐后上桥逃遁,可这木桥不大,一次性过不了多少人,一时间因为争抢而落水踩踏者不计其数。
  很快追兵迫至,在双方在桥边挤成一团。
  张郃仓皇逃窜,他的整个军队都被打散,投降被俘者无数,身边只剩下数十亲卫,在发现身后兵马都没有过桥,慌不择路地往北逃去。
  原本他是想断桥阻敌,可没有斧头,短时间内无法砍断桥梁,不得不扭头就跑,抛弃还未过桥的士兵跑得飞快。
  这一跑,就是两个时辰。
  夜幕降临,远处出现了一个村庄,十分平静,不知其中是否有凶险。
  但此时士兵们饥渴难耐,又饿又累,张郃只能下令原地休息,同时派人进村找找,看看有没有食物。
  然而此地接近繁阳,同样遭到过吕布的骚扰,村子没有人烟,什么食物都没有。
  不过好歹有一座水井,士兵搜寻无果,就想着打点水喝,熟料从井中将水桶取上来,发现里面竟然存有一些东西。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袋粟米,士兵们顿时喜形于色,遭遇兵灾,百姓逃难时将带不走的东西藏起来倒也不算稀罕事,没想到他们的运气还不错。
  这袋粟米藏在半吊在井中的水桶里,没有被水泡坏,约有二十多斤,若煮成粥,勉强能够充饥。
  当下士兵们又在村子里找了几个陶釜,打水开始熬煮粟米。
  “兄长,马上就能喝点稀粥了。”
  “嗯,等吃些东西,就继续启程,追兵迫近,此地不宜久留。”
  “明白,只是也不知道此地是何地,我们要往哪走?”
  “无妨的,一路向北即可。”
  张郃与自己的族弟闲聊了几句,此时众人都已十分狼狈,铠甲上都是泥土和鲜血,浑身脏兮兮头发都打了结。
  最重要的是这场大败,整个军队都被打散,损失惨重,这让张郃无比担忧。
  若是回到冀州,也不知道袁公会如何惩治自己。
  一时间,因为前程渺茫,张郃目光中带着一丝惆怅与茫然地看着北方,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过了片刻,粥熬好了,诸多士兵分粥,族弟也给张郃端来了一碗。
  张郃接过粟米粥,却是没有什么心思想吃东西,就放在一边,心里一直在思考着这次回去之后,该怎么向袁绍解释。
  就在此时,忽然有士兵喊道:“这粥里怎么还有块木头盒子?”
  “打开瞅瞅?”
  “这是什么?薄薄的东西。”
  “我认识,好像是纸,叫什么左伯纸。”
  “上面有字。”
  几个士兵围拢过来,二十多斤的粟米是很大一袋,士兵们直接就倒入了釜中,都没有注意里面还参杂了一只木盒。
  木盒没有被水煮烂,有人打开密封好的盒子,里面居然是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些字。
  只是古代文盲率较高,士兵不识字,所以一个个瞅了半天也瞧不明白写了什么。
  “给将军看看。”
  亲卫拿着纸条,快步跑到张郃身边,说道:“将军,在粥里发现一个盒子,里面有张纸。”
  “哦?”
  张郃接过纸条,在后世纸条没什么好稀奇的,可在如今可是稀罕东西。
  目前主流的纸张就是著名的蔡侯纸与左伯纸,蔡侯纸造价昂贵,数量稀少,只有顶级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而左伯纸经过改良成本变低,数量增多,但主要也是在青州流传,还没有普及到整个大汉。
  所以一个普通村庄里居然找到一张纸条,确实奇怪。
  张郃接触过左伯纸,一眼就认出这是来自青州的纸张,内心顿时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等到他看到里面的内容时,差点没昏过去。
  “张将军,我已放汝三次,汝欠吾三条命,它年若需要尔归还之时,可切莫吝惜,此粟米赠与汝充饥,望自珍重。”
  落款——陈子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