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青石板上一把油纸伞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只熊猫走后,没多久,果不其然,大雨倾盆而下。
  已经是下午,宁飞和江雪一起吃过饭后,将房子里都收拾干净。
  “我去凉亭休息一会儿,你现在身体还虚,最好不要出来,容易着凉。”宁飞关心的说了一句。
  “嗯,好。”江雪柔声回道。
  说完,宁飞就走了。
  道观的雨天别有一番风味,从楼里望去,雨水倾泻而下,顺着三清殿的青瓦之间的缝隙流淌成水线。下面有几个浅浅的水坑,不断有雨水击落进去,溅起一片片水花。
  江雪望着窗外,只觉得这样的景色格外的吸引人。
  听着雨声,她又在想,这个时候宁飞去干什么?
  她拿起平板电脑,打开了直播。
  画面中,只见宁飞抱着一摞浅褐色的纸和一堆竹子,正从前院向后院奔跑。雨很大,仅仅是片刻,宁飞的头上和肩上便已经湿润了。
  等来到长廊之中,宁飞拍了拍头上的雨水。
  雨水顺着几缕头发流下,让他的头发看上去有些凌乱,不过却更加增添了几分放浪的韵味。
  “宁观主,这是要做什么?”
  “这么大的雨,宁观主还出来。”
  “我以为不播了呢。”
  “宁观主算的真准,今天下午真的下雨,佩服佩服。”
  “宁观主什么时候乱说过。”
  这个时候,却见宁飞走到亭台处,将手里的东西都放下,网友们才看清宁飞抱的是什么。
  一些竹子、一沓油纸、些许桐油、一小桶胶水,还有细线、剪子、小刀、锯子等工具。
  “这些东西......宁观主不会是想做一把伞吧!”
  “看这个样子,很像!”
  “不是很像,肯定是的。”
  网友们纷纷猜测,宁飞也点点头,确认了网友们的猜测。
  “这段时间秦山可能都要有雨,道观里没有伞,所以我打算做一把油纸伞出来。”
  “小的时候,这手艺还是和我师父学的,我师父编伞很厉害。”
  “现在这个时代,尼龙绸折叠伞是流行,传统的油纸伞已经隐退,会做手工伞的艺人也越来越少。”
  “不过华夏还是有很多厉害的传承,比如泸州油纸伞,要经过剧托、穿绞、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九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做出来的伞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顶五级风行走不变形,非常厉害。”
  “我没那么专业的制作工具,不过做出来的伞避雨已经足够了。”
  听到宁飞的话,网友们再一次被宁飞的才艺折服了。
  “我去,主播还会做油纸伞?”
  “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全能啊!”
  “做油纸伞,听着都很有韵味。”
  “说实话,我到现在没有见过油纸伞。”
  “时代在进步,尼龙雨伞肯定更好、更方便,不过油纸伞是传统,也不能丢。”
  这个时候,宁飞已经取出一根竹骨,准备开始做伞。
  “伞骨一定要选择上等竹木,然后将竹料锯成合适规格的竹筒。”
  “我昨天找翠龙竹的时候,也在有意寻找合适的竹木,这一根就很合适。”
  “整个伞架最好选一根竹骨做,这样颜色、纹理、还有契合度都会很完美。”
  “主体握把已经选好,下一步,就是将竹骨劈成一根一根竹条,用来支撑。”
  说着,宁飞取出锯子、长刀等工具,再加上“极致刀工”技能的加持,将竹木不断分解,劈成一条一条的竹条。
  “这劈的也太好了吧,每根竹条看上去大小都一样。”
  “强迫症表示看主播分解竹筒真是一种享受。”
  “看得很舒服。”
  “不愧是华夏传统手艺,感觉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美感。”
  “宁观主是个手艺人!”
  宁飞默默的继续做伞,劈出竹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
  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
  这几步说着容易,做起来非常的麻烦,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细心。
  小狐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了凉亭,卧在一旁的长椅上,陪着宁飞。
  小隼则在自己的窝里休息。
  小犬趴在宠物窝的门口,前腿伸在前面,望着溅起的雨花,一副什么都好奇的样子。
  等宁飞将油纸伞的伞骨完全处理好,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六点多。
  “呼,花了四个小时,伞架终于是做完了。”
  宁飞望着手里的伞架,满意的笑了。
  “下一步,先把油纸伞上的装饰弄好。”
  “古时候,文人雅士会在油纸伞上油之前题诗作画,以表达自己的情怀。伞上的古风图案,往往是油纸伞美感的表现。”
  “我先在油纸上,确认需要裁剪的区域。”
  宁飞又忙碌起来,他将油纸在伞架上比划了几下,画出了油纸伞的大概裁剪区域,然后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将其裁剪出来。
  接着,宁飞取出画笔和墨汁,开始研磨。
  看到这一幕,网友们感觉到宁观主恐怕又要“炫技”了。
  “宁观主的意思是,他要在油纸伞上作画?”
  “古时候文人墨客是会亲自在油纸伞上作画,这样更有意境。”
  “这才是华夏的瑰宝啊。”
  “我很好奇宁观主要画什么?”
  “我记得以前画的道观全景图很不错的。”
  “你们看,他好像只准备了黑色的墨,难不成是只用一种颜色吗?”
  “难道说宁观主是想画国画?”
  “国画没那么简单吧,国画重在写意,对画家有更高的要求。”
  “九年美术生露个脸,国画真的非常难,看天赋。有的人画两笔老师就夸个不停,有的人绞尽脑汁画两天的作品会被老师贬得一文不值。”
  这个时候,宁飞已经开始作画。
  笔锋蘸着浓墨,落笔而下,手里轻轻的勾勒,笔锋由浓转淡。
  这一幕,意境很美。
  小狐不知道为何,已经坐了起来,全神贯注的望着宁飞。
  “这是......山水!”
  网友们惊了。
  因为宁飞只是用了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图。
  接着,宁飞又是轻轻点了几笔,
  在那江面上,便又出现一叶扁舟,扁舟之上,依稀还可以看到一个渔夫正撑着船向前驶去。
  有山、有水、有轻舟......
  宁飞画的很快,充满了潇洒不羁的韵味。他的笔越来越快,勾勒出一副绝美的图画。
  最后,宁飞又在画卷的最前端,画了两只遥望着远方轻舟的仙鹤,这两只仙鹤没有画头部,网友们正惊讶着,却见宁飞又拿出一盘墨。
  是红色的墨。
  他取出一根新的画笔,蘸了蘸红墨,然后在两只仙鹤的头部上各点了一下,一时之间,仙鹤便仿佛活灵活现一般,让人惊叹。
  黑白的山水画中,两点若人眼球的鲜红。
  这一笔,真的是画龙点睛之笔!
  仔细看去,才发现这幅画近景画的是仙鹤,远景才是山水轻舟,二者交相辉映,竟是将整幅画卷,彻底拔高了一个档次!
  好美的意境!
  山水画画的很快,不过区区几分钟的时间。
  当网友们看清油纸伞上的图案的时候,却一个个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这画,绝了。
  第一眼看上去,画中的一切竟仿佛一切都是活的。
  那两只仙鹤好像有了生命,那一叶轻舟好像在缓缓漂流。
  小狐在一旁,也莫名其妙的,轻轻的低吟了一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