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虏乱如麻 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黄河》罗横
  我是分割线
  阴雨绵绵的汉水之畔,渡口之中临时被整理出来的居所。
  “这位师兄可还安好乎……”
  周淮安对着来人轻轻开口笑到。
  他看起来最少也有四五十岁,而满脸尽是生活不如意的沟壑与岁月蹉跎的沧桑和沉重。乃至因为困顿和辍磨显得有些营养不良,肌肤失泽而须发卷曲泛黄;
  洗得发白的陈旧阑衫上还有隐隐积久的臭味,露在外的手掌曲宆就像是鸡爪一般的干瘪,仿若是天生就是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长相一般。唯有面颊深凹那对眸子依旧清朗而明睿,却充满了某种看尽世情后的依旧执着与坚韧意味。
  “不第散人罗昭谏,见过太平军主……此乃假托请见之戏言,还望恕罪再三……”
  对方却是郑重其事的打了稽首礼。
  “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好怪罪的,毕竟是我已对先生闻名和敬仰日久了……”
  周淮安却是越看越有几分欢喜的,又无比真切的摆手示意他同座下说话。
  因为,这位罗昭谏在这个时代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罗隐。没错,就是那个罗隐。周淮安曾经期待的大喷子和理论奠基人。浙东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罗隐、罗昭谏,此刻就站在了这里。
  这也是一个晚唐当代的奇人了,号称是“诗在人间”晚唐最后的才子和良心了。因此,后世网络上关于他的典故和段子也委实不少。
  虽然他号称才学确实出众,就连当时的宰相郑畋和李蔚都很欣赏他,但由于他的试卷里的讽刺意味太强,人也很狂妄,总喜欢在行卷里写一些谏言,所以始终不为自觉在讽刺自己的考官们所录。
  因为一生身为士子总共投考了十多次,最终还是铩羽而归;乃自嘲为“十上不第散人“。自此改本名罗横为罗隐。
  按照正常的历史线上,他得在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直到钱镠称王后才引而出世来辅佐。也是大学统考挂科生们的励志对象,
  他在时事小品讽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称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
  或者说这厮就是这时代的超级段子手,或是后世段子手们的祖师爷。
  如《英雄之言》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告(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
  而后世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他的评价,与皮日休的《皮子文薮》和陆龟蒙的《笠泽丛书》一起,号称“晚唐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而后世那位新中国创始人,同样也很喜欢罗隐的诗作,圈阅的数量多达九十一首,甚至还在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一杜(甫)之上。还专门加了批注:“十上不中第。”
  但是周淮安最为熟悉的,还是关于他一些精警通俗的诗句,流传后世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家财不为子孙谋“、“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无情也动人“等等。
  因此,周淮安又紧接着对他笑道:“说实话,我曾经专门派人去寻访过先生,只恨一直未曾有所消息而已……如今既然得以先生来投,正是得偿所愿了啊。”
  周淮安说的当然是真心话;在历史上他可是隐居到了五、六十岁以后才被请出山来,辅佐那位吴越王钱婆留;但是如今那位未来的吴越王都在自己手下干活,又怎么能这只撞上门来的轻易从自己手上溜掉了。
  “鄙夫之名怎当得军主挂齿呢,久仰和闻名更是从何说起呢……倒是军主的著作,鄙夫于北地早略有耳闻尔……却不晓得军主何以对鄙夫如此挂心……”
  然而,不明里就的罗隐只沾坐了个边沿,却是更加拘谨和惊异、犹疑的小心应答道。
  毕竟,在北边那些只言片语流传的文章当中,他多少可以窥见过这位“周妖僧”,堪称偏激、急进的部分主张,也听说过对待那些官宦、大户、缙绅和知名士人的酷烈和残忍手段。
  相比之下倒是他诗文的格局和气象,却又是别具一格天然自成文体,让人心驰神往的不能自己了。很难想象这是眼前这个只有三十出头的高大端俊之人,所能够经历和体验的人生际遇和胸怀气度。
  此番他能够找上太平军,还是为太平军日渐显起的名声所累。他本已经与友人郑云叟、闾丘方远约好共同隐居池州九华山中;但是不巧过来途径淮南道申州在友人家做客时,他正在著录的《太平两同书》却被当地人告发;
  因为其中有多处“致太平”的字眼和用句,以为草贼张目的因由而莫名其妙的获罪,而成为当地官吏捕风捉影以为献功的成绩之一。但是好歹没赶上合适的时机。
  等到淮西义军和官军的交互相攻,已经投靠新朝大齐的蔡州刺史秦宗权,再度兼并了申州后,就顺手把他这号私通太平军的嫌疑对象给放出来了,还顺水人情式的给赠一笔路资。
  然后他也因此对所谓在南边愈演愈烈的“太平贼”起了某些心思;就这么一路风餐露宿、风尘仆仆的跑过来,想要验明这位佛门还俗的异类“周妖僧”麾下,号称要“致天下清平”的太平军的成色了;
  然而在过了一段时间的暗中查访和游历之后,他虽然有所感触和见闻,但也因为各种明里暗里打听、窥探的鬼祟情迹,引起了屯庄民户的警惕而又被抓起来了。
  正好又遇上镇反会要抓一批严打的典型,他这个程度的嫌疑也是免不了要殃及池鱼,给送到矿山去监管劳役的结果。于是在他一时的情急之下,才有了这么一出阴差阳错的见面。
  因此此时此刻的罗隐,也是不免充满了好奇、忐忑、焦虑、悲苦和担忧在内的复杂情绪。不过在听了周淮安这些话之后,也总算是稍稍的按下一些紧张和戒惧来。
  “因为,先生算是这世上为数不多针砭时弊、体察民生疾苦的文章良心了;我更是对于先生所倡导的太平匡济术,亦有所见略同之处啊”
  周淮安用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表情道来。
  “先生可知,我太平军一贯遵循的其实是人道主义……”
  “仁道?……主意?……”罗隐略带惊讶道。
  “非也,不是区区仁恕之道或是仁爱之心,而是以人为本的人间大道当先……”
  周淮安笑笑解释道:
  “因此,这人道既是天下将相王侯的成就之道,也是许许多多的士农工商兴业之道,更是万千黎庶小民、饥苦百姓的(求)生(得)活之道……”
  而后,周淮安暨此顺势对他介绍了《太平田亩制度》《圣库制度》《太平要略》《清平纲要》《军操纲要》等,如今大都督下已然运作成型的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配套的思想主张。
  又借助当代朝廷的东都留守刘允章,曾经上表过的《直谏书》中所述的“九破、八苦、五去”的弊情来作为一一验证。
  九破:终年聚兵,一破也。蛮夷炽兴,二破也。权豪奢僭,三破也。大将不朝,四破也。广造佛寺,五破也。赂贿公行,六破也。长吏残暴,七破也。赋役不等,八破也。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八苦: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势力侵夺,一去也。奸吏隐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为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正所谓是,人有五去而无一归,有八苦而无一乐,国有九破而无一成。
  而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源;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诉于州县,州县不理;诉于宰相,宰相不理;诉于天子,天子不理。何以归哉!
  “所以太平军应时而出鼎新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