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他在笑(求订阅)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秋季风大,呼啸着卷过八卦台。
  王首辅的身子,似乎被风吹的摇晃了一下。
  过了许久,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声音:“淮王屠城案,他也有份,对吗。。”
  监正没有回应,沉默,代表着默认。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脸庞一点点的惨白下去,眸子一片死灰。
  “您,为何从不阻止?”王首辅声音嘶哑。
  “这江山是他的,不是吗。”监正笑着反问。
  王首辅无言以对,眼里中浓浓的不解和困惑,正因为江山是那人的,这才更令人无法理解,难以理解。
  直到踏入观星楼之前,在这番对话之前,王首辅依旧对自己的猜测持怀疑态度。
  监正继而补充道:“但这座江山,也是黎明百姓的。”
  说完这句话,他便不再开口。
  王首辅走到八卦台边缘,眺望皇宫方向,目光中悲痛愤怒困惑哀伤失望皆有。
  陛下,何故造反?!
  王首辅再次作揖,这次却没有询问,而是转身离开了。
  ...........
  观星楼七层。
  卧房里,许七安半死不活的躺在床边,一位白衣术士正在给他换药。
  宋卿带着一干仰慕许公子的白衣术士在旁边观看。
  “啊,这,伤势这么严重啊。”
  “伤的这么重,就算是痊愈,也会留病根的吧。”
  “咱们不如给许公子换一具身体吧,我觉得会很有意思。”
  “然后,这具身体留给宋师兄做生物炼金术实验?”
  “许公子一生痴迷炼金术,想必也很乐意为炼金术献身的。”
  白衣术士们交头接耳。
  你们是魔鬼吗?!李妙真瞪大眼睛,险些要拎着剑赶人。
  宋卿压了压手,阻止了师弟们的喧闹,没好气道:“胡闹,怎么能把许公子的身体用来做实验。咱们至少要问一声他的意见,这是基本的礼貌。”
  “去去去!”
  李妙真啐了一通,把这些讨人厌的术士都赶走。
  “监正的徒弟没一个正常的。”
  她朝着桌边的褚采薇抱怨道。
  褚采薇闻言,深有同感的点头:“老师亲传的几位师兄师姐里,我是最聪慧最正常的。”
  敢问姑娘,何来自信?李妙真看了她一眼。
  ...........
  皇宫。
  富丽堂皇的寝宫内,老太监绘声绘色的汇报着坊间的流言。
  “市井之间,都在传颂许.......许七安那狗贼的事迹,有说他杀敌十万的,有说是十五万的,有说二十万的,甚至有人说是五十万精兵呢。”
  老太监嗓音阴柔:“要不怎么说人言可畏啊,甭管好事坏事,传的多了,就边样儿了。不过这许七安虽然可恨可杀,倒也不是全无用处。”
  元景帝看了一眼喜色暗藏的大伴,没什么表情的说道:
  “把袁雄和秦元道给我叫来。”
  老太监很懂得察言观色,见陛下似乎并不高兴,便识趣的退下。
  元景帝面皮狠狠抽搐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强忍着胸中泼天的怒火。
  巫神教竟如此不济,八万精锐被一个小子杀的损兵折将,连两名主将都先后死于他手。
  屠不了襄荆豫三州,便磨灭不了大奉气运,坏他好事。
  “魏渊啊魏渊,看来是命中注定,要让你死后遗臭万年!”
  元景帝神色阴沉的喃喃自语。
  半个时辰后,老太监进来复命:“陛下,秦元道和袁雄在外恭候。”
  元景帝颔首:“先让秦元道进来。”
  “是!”
  老太监退下,俄顷,领着兵部侍郎秦元道入内。
  “你做的很好!”
  元景帝坐在铺设着黄绸的大案后,望着下方的秦元道。
  他没有说是何事,但君臣俩心知肚明。
  元景帝继续说道:“内阁大学士乃国之栋梁,朕考察许久,认为还是秦爱卿能胜任啊。”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元景帝摆摆手,说道:“秦爱卿莫要推辞,等魏渊之事了结,这朝堂局面,也该变一变了。”
  秦元道深深作揖:“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陛下分忧,乃为人臣子的本分。”
  元景帝满意颔首:“你退下吧。”
  转而看向老太监,道:“让袁雄进来见朕。”
  很快,袁雄进了御书房。
  元景帝脸色柔和不再,冷着脸,淡淡道:
  “都说为官之道,最讲究的不是为国、为君、为民,而是“和光同尘”四个字,袁右都御史深谙其道啊。”
  袁雄大惊,双膝跪倒,高呼:“微臣知罪!”
  元景帝冷哼道:“哦?你有什么罪,不妨与朕说说。”
  袁雄官场历练多年,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诚惶诚恐:“不能为陛下分忧,就是臣最大的罪。”
  元景帝这才缓和了脸色,道:
  “如今魏渊战死在巫神教总坛靖山城,打更人不可群龙无首,需要一个人来统御打更人,以及御史。朕,原本是属意袁爱卿的。”
  袁雄几乎听见了自己砰砰狂跳的心,激动的情绪汹涌澎湃,但他表面依旧平静,不露分毫,作揖道:
  “微臣,定为陛下肝脑涂地。”
  元景帝顺势道:“东北战事,袁爱卿怎么看?”
  袁雄朗声道:“请陛下明示!”
  ...........
  次日,朝会照旧召开。
  这三天来,朝廷都在积极商议善后事宜,但众臣心知肚明,真正的重头戏,并没有开始。
  这场名为援助妖蛮,攻打巫神教的战役,总归是要定性的。
  定性之后,才可以昭告天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史官也要知道该如何落笔,是赞誉,还是抨击。
  元景一直拖着,部分心思敏锐的官场老油条,这几天已经揣摩出了点东西。
  陛下在等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
  只是这毕竟是犯忌讳的事,首当其冲者,必遭骂名。
  文官哪个不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件事与普通的党争不同,要是搞砸了,分分钟被打上奸臣的烙印,而后遭受清算,或贬或革,然后史书还得给你记上一笔。
  天色未亮,诸公在震荡的钟声里,依次从午门的侧门进入,过金水桥,进金銮殿。
  漆金的蟠龙烛成排,烛光照亮金碧辉煌的大殿。
  诸公入殿,等了一刻钟,元景帝一身黄袍,缓缓而来。
  君臣商讨一番战后事宜,户部尚书出列道:
  “陛下,抚恤之事不宜再拖,请早日顶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一个交代。”
  这一次,元景帝没有避开话题,俯视着朝堂诸公,缓缓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御史张行英出列,朗声道:“陛下,魏公攻陷巫神教总坛,屠灭靖山城,开中原王朝未有之先河,臣恳请陛下追封魏公为一等魏国公,谥忠武。”
  这绝对是武宗皇帝以后,最高的荣耀。
  一等魏国公,是最高爵位。
  忠武,则是武将最高谥号。
  魏渊毕竟不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没有功名在身,否则,张行英敢开口要“文正”谥号。
  朝堂诸公面面相觑,罕见的没有反驳,这其中包括往日的政敌。
  换成以前,文官们现在肯定跳出来集体打脸。
  但现在,没必要。
  首先,魏渊的功绩足以匹配这些荣耀。其次,人死如灯灭,给他一个身后名又如何,岂不正好彰显他们这些正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的大度。
  魏党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张行英。
  元景帝不语,看了一眼右都御史袁雄,后者心领神会,出列,大声道:
  “一派胡言,张行英等人一派胡言,陛下,切不可被这**臣蛊惑。”
  殿内小小的哗然,诸公们战术后仰,心说这家伙又准备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