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顾盼神飞(二合一大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婚事和军事都在同时进行。
  而平辽侯迎娶嫡妻,哪怕没有大传,也无人会当做不知道。
  国内各家勋贵的礼单,皆由管家,或者子弟亲自送来,还有京城陆仲恒,连刘一儒也送了一份礼。
  地方上的苏观,贾雨村,韩昊,张云承,张如圭,傅试,龚泽等送的贺礼。
  辽西的忠顺王,刘英,赵雍,李坚,程之信,朱振杰,宁隆雄等送的贺礼。
  草原的翁吉喇特部,扎鲁特部,巴约特部,巴林部,哈喇慎部,敖汉部,拱兔部,翁牛特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札赉特部,克什克腾部等送的贺礼。
  朝鲜的国王李倧,太监林忠,勋臣金瑬,李贵,金自点,权申旭等,义军将领卢顺义,高金权,柳以全等送的贺礼。
  济州岛的外国商人送来的贺礼,日本的使者也送上了贺礼,甚至蛮族也派了使者,送来了贺礼。
  蛮族的使者想要面见平辽侯。
  “皇台吉派使者来,想要做什么?”
  唐清安询问贾鉴。
  “关于和金江镇停止战争的事。”
  “你去打发了吧。”
  闻言,唐清安立马失去了兴趣,转身离开,让贾鉴去应对。
  作为当事人,唐清安倒不怎么忙碌。
  周吉,李敦等各管家,再有乌家兄弟,还有从京城和金陵,赶来的唐展望,唐承志。
  这些人负责接待各家来人。
  顾应时,刘承敏等,则领着金江镇文武来贺。
  金江镇节度府和平辽侯府。
  一处负责国内国外,一处负责金江镇内部。
  两府都挂满了红灯笼,满是红彩带。
  秦可卿有孕在身,唐清安照顾其心意,命其在家好生休养,不必行动。
  香菱也有孕,也就让她不要走动,又让晴雯去陪探春,让莺儿去新房陪薛宝钗。
  今天大喜之日,肯定是要去探春的屋中,只能委屈薛宝钗了。
  薛蟠被在金江镇节度府,见到了自己的堂弟薛蝌,拉着薛蝌问他最近过得可好。
  “你也看到了,这般的威势。”
  悄悄指了指人来人往的朝鲜人,草原部落的人,倭人,大弗朗机人,小弗朗机人,红番鬼等等。
  大周对最开始来到的葡萄牙人称为大弗朗机人,后来的西班牙人称为小弗朗机人。
  明明西班牙的国力比葡萄牙要大得多,却被称为小字。
  荷兰人则称为红番鬼,后来英国人,法国人等,因为不如前三者,全部称为了弗朗机人。
  而其实金江镇的叫法,例如英国也是不对的。
  根据金江镇收集的情报,英国的英格兰已经征服了苏格兰,叫做不列颠王国。
  虽然已经统一,并且改了名字,但是这些英格兰人,在济州岛自报家门,仍然自称为英吉利。
  不过因为将军的英国叫法已经传开,所以金江镇在济州岛的公文中,以英国称之。
  总之,薛蝌和薛蟠,一个在金江镇做事,一个在金陵参与海贸,对于这众多的外国人,都没有太多的惊奇。
  薛蝌虽然年轻,却明白堂兄的意思。
  金江镇欣欣向上,这是他们薛家的机会。
  “以后薛家要靠你了啊。”
  薛蟠拍了拍薛蝌的肩膀。
  入了一回京城,薛蟠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周朝,从商不如从政。
  薛家的生意做的再大,最后也要依靠权利才能生存,离开了权势,薛家的生意啥也不是。
  金陵繁华不下京城,但是权势不能比京城,薛蟠终于清醒了,所以要让堂弟好好努力。
  自己的妹妹成为了平辽侯的滕妻,虽然不是嫡妻,他们这些兄弟们,更要为她争气。
  薛蝌点点头。
  堂姐嫁给了将军,他绝对是高兴的。
  作为堂弟的薛蝌都激动不已,而作为秦可卿亲弟弟的秦钟,更加的努力。
  秦家家世薄弱,别说贾府,连薛家都比不上。
  家中的父亲年纪大了,能为姐姐挣脸面的,惟有自己,不光是为了家族,更是为了姐姐,也为了侄儿们。
  薛蝌和秦钟两人,都是才能足够的,加上克己勤便,已经很多人看在眼里。
  认为两人会有大出息,把主意打到了二人的头上。
  贾探春的新房当然在正屋。
  秦可卿在东屋,薛宝钗在西屋。
  莺儿拉着宝钗的手,一脸的高兴,她是个妾室,丫鬟出身,没有资格和人争。
  自家的小姐能嫁过来,以两人从小到大的情分,她只有高兴。
  薛宝钗看着莺儿。
  “你变了。”
  变得更加风韵,薛宝钗说不出来。
  “当然呢,我孩子都有了,快过来叫人。”
  莺儿不以为意。
  一边向嬷嬷招手,拉过不到三岁的女儿唐晏柊,满脸得意的向薛宝钗介绍。
  虽然自己生的是女儿,可是老爷却喜欢女儿,把唐晏柊宠得谁都管不了了。
  唐晏柊见到一个陌生的女人,竟然不愿意叫,莺儿好一通数落,都是老爷宠的,没了礼数。
  见状,薛宝钗劝住莺儿。
  取下手腕上的玉镯子给她玩,才哄得唐晏柊笑了出来。
  薛宝钗看在眼里,本就对唐清安有些了解,见此情形,更料到其对家人的放纵。
  心中暗想。
  自己小的时候,安哥儿本就是规矩不大的人,不然如何敢带着自己兄妹出去玩。
  虽有父亲的允许,但是他的表现哪里又像普通的小伙计呢。
  现在虽然得了权,有俗语三岁定性。
  以安哥儿的性格,必定家中规矩也不大,更喜欢和美的气氛,自己倒是要警醒一些。
  莺儿只顾着和宝钗闲聊,说着两人分别后,这几年的事情。
  知道自家的姑娘从小聪慧,却没想到她已有了诸多的心思,把家中看了个透彻。
  莺儿以为老爷担心薛宝钗难过,所以让她来陪。
  薛宝钗从京城一路来金州,路上早已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哪怕有些伤感,早已恢复自然。
  心思缜密,探春,秦可卿,晴雯,香菱,莺儿又都不是陌生人,日后怎么和她们打交道,已经算的通透。
  正屋中。
  探春穿着华丽的嫁衣,细密的发丝上戴着凤冠,搭着红盖头,端端正正的坐在榻上。
  “姑娘,要不要喝一点茶水?”
  侍书担忧的说道。
  自家小姐从昨日就滴水未进。
  探春摇了摇头。
  这点苦算的了什么呢,她丝毫没有觉得难忍,为了在夫君面前,呈现最好的状态。
  她还能吃更多的苦。
  玻璃屏风下,桌子上摆满了器具。
  “你们吃吧,不用管我。”
  探春反而劝丫鬟们。
  侍书、翠墨、蝉姐三名贴身丫鬟,还有当初金州送去贾府的几名丫鬟。
  众人都不愿意吃,要跟小姐同甘共苦。
  “我不吃有我的道理,你们却要吃,不然都饿坏了身体,反而不美了。”
  几名丫鬟这才吃了点点心,喝了点茶水。
  晴雯走了进来。
  她们原来都是贾府的丫鬟,从小在一起生活了几年,不算陌生,纷纷行礼。
  晴雯笑着摆手,到探春面前行礼,也被探春让人拦住。
  晴雯的心思,一半在儿子上,一半在将军上。
  让嬷嬷们看顾自己的儿子,她来看未来府里的主母。
  几人闲聊,时间就过得很快。
  晴雯悄悄在探春耳旁说了说,探春轻轻的摇了摇头。
  “我听人说,外面宾客好多,还有很多外国人,老爷可能不会这么早来。”
  探春知道晴雯是好意,不过她早就准备好了。
  “踏……踏……”
  传来重重的脚步声。
  晴雯听到了脚步声后连忙起身。
  “我倒是说错话,老爷来了。”
  众人惊了一惊,皆纷纷起身相迎。
  探春则定住了般,纹丝不动。
  门被推开,走进来一名年轻人,比琏二爷看上去要小些,可是身上具有一股无法言喻的威严之气。
  “老爷。”
  众丫鬟纷纷施礼。
  眼前的人,就是她们的老爷了,还是名气极大的人,心中又好奇又害怕。
  “都等了好半天,姑娘滴水未进呢。”
  晴雯笑着说道。
  唐清安点点头,“还是要吃点东西的,喝点茶也好。”
  都已经拜堂成亲到了家里,那些太过讲究的礼节什么的,自己倒是不在意。
  众丫鬟听到老爷的语气,心里皆松了松,升起了喜悦。
  果然如传言般,对家下人没什么架子。
  嬷嬷们也进来了。
  揭盖头有盖头的礼仪。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都去吧。”
  唐清安耐心的听完后,点了点头,让众人都离去。
  哪里有人敢违背。
  晴雯带着众人离开,留下几名大丫鬟在外间伺候,
  用秤杆揭开红盖头。
  贾探春再如何的坚强,始终是未出阁的闺女,能控制住心理,却控制不住生理。
  满脸的娇羞,情不自禁的低下头。
  探春的美旁人不能及。
  因为她有三美。
  容貌美,气质美,理性美。
  乐观阔朗,知进退,懂韬晦,能理事,有大气。
  大红嫁衣下,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鹅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夫君。”
  探春恐慌的张嘴,终于露出了女儿神态。
  “你我日后夫妻一体,不必拘束凡俗旧礼,来喝茶,然后吃点东西,最后洗个热水澡,不用担心。”
  唐清安拉着贾探春坐到桌前。
  只一句话,就温暖了贾探春的心。
  第二日。
  除了秦可卿,香菱两人,唐清安专门命人告知不用见礼,以养胎为重。
  在正屋大堂中。
  唐清安和贾探春坐在主位上。
  晴雯,莺儿,薛宝钗。
  周氏,周吉家的,李敦家的,丁氏,荣氏等一众执事媳妇和管事嬷嬷。
  金钏儿,葛藟,侍书、翠墨、蝉姐等一众丫鬟。
  满屋子站不住,外面的屋檐下,也全是等候的人。
  纷纷拜见主母。
  贾探春虽然是新进门,年龄又不大,却一脸的端庄,没有丝毫的露怯。
  反而徐徐告诫诸人,理当如何云云。
  唐清安只留下一个时辰,然后告诉身旁的贾探春,自己要离开,去处理公务。
  探春没有怀疑自己的夫君,认定他是忙大事。
  起身带着满屋子人,恭送夫君离开后,重新开始接受,还未进屋拜见的众家下人。
  并让晴雯,莺儿,薛宝钗三人坐下。
  她们皆称不用,探春笑着劝了几番,她们推诿不过,最后才在探春的下方坐下。
  对于探春。
  虽然两人昨晚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唐清安相信她能做好,并掌握好分寸。
  家业一年几十万两银子的事务不提,唐清安知道自己的子女会越来越多。
  而自己的子女,不能成为国家的负担,对于这些事务,唐清安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贾鉴和蛮族的使者接触后,觉得有必要和将军沟通一番。
  “蛮族使者说,他们拉拢了科尔沁,拉拢了粆花,而且还获得了忠顺王的承诺。
  如果将军一定要和蛮族成为死敌,最后不一定鹿死谁手。
  以蛮族联军的威势,就算金江军打败了他们,也必定大伤元气,最后被大周朝廷所趁。”
  听完贾鉴的话,唐清安笑了。
  “我明白皇台吉的意思了,他想跟我玩三国演义呢。”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物,三国演义这本读物,在大周读过的人并不少。
  这本,不光前明的人喜欢读,大周的人也很喜欢读,乃至日本,朝鲜,甚至蛮族也有。
  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要不要麻痹一下蛮族呢?”
  贾鉴提议道。
  对于蛮族的夸大其词,贾鉴同样不相信,他可是出使过草原部落的。
  蒙古有些台吉,例如粆花,他可能会有心思,但是他实力不够,就算和蛮族联军,也影响不到金江军。
  而宰赛,煖兔等大首领,已经明确不会帮助蛮族,乃至科尔沁,也不会出兵帮助蛮族。
  忠顺王向草原各部传递谣言,说金江军造反,和大周朝廷成为敌对关系。
  当时的确很多草原部落动摇,但是随着朝廷斥责了忠顺王,谣言不攻自破。
  那些动摇了心思的部分草原部落,立马保持了中立。
  金江军本来就实力强大,加上其身后的大周,有不可计数的物资,谁也不愿面对这等敌人。
  “不用。”
  唐清安摇了摇头。
  “把此事传下去。”唐清安要堂堂正正,不让蛮族有丝毫的遗憾,全方位的击败他。
  不给他任何理由,让蛮族从上到下都感到绝望。
  “告诉金江镇文武官员,此战要打出金江军的威风,震慑住所有怀有投机之心的势力。”
  闻言,贾鉴没有反对。
  金江镇四百余万百姓,十万精锐之兵,有这个底气,达到将军的要求。
  乃至数年前,贾鉴还是史鼐的幕僚时,替史鼐联络平辽侯,抵达金州后。
  一路所见所闻,就看出了金江镇兴盛的势头。
  “锦乡侯府的人,也提出了和刘总兵的婚事,想要等锦乡侯府抵达北镇后,即开始安排。
  并且主动提出,可以把西宁堡一带,悄悄让给我们。”
  辽东和辽西之间有数条大河相隔,其中西宁堡一带的兵堡,北边是大辽河,西边是双台子河。
  可以说西宁堡在谁的手中,谁就占据了主动。
  “我推算锦乡侯府的目的,一则因为实力不足,无法兼顾偌大的北镇。
  二则也是对我们的示好,三则巩固我们是双方的关系。”
  闻言,唐清安点点头。
  锦乡侯府就算从忠顺王手里夺下了北镇,但是他的供应由山海关出,要经过忠顺王的地盘。
  加上锦乡侯府在辽西的老兵老将皆损失殆尽,哪怕给他一个北镇,也很能恢复当初的势力。
  锦乡侯府的心意,唐清安也料到了,所有的行为,以尽快恢复北镇的实力为主。
  可惜。
  没有人,谈何容易。
  “这件事盯紧一点,现在就等锦乡侯府了。”
  贾鉴负责机密,犹豫了一番,又提起了柳湘莲。
  他们担任的差事,权利很大,自主性也很大,想要有个好结局,定然要严守规矩。
  谢友成和将军是建立金江镇,从无到有的交情,两人之间的信任不是旁人可比。
  贾鉴作为后来者,以才能担任此位。
  但是比起谢友成,贾鉴做事更严守规矩,事无巨细都会向将军禀报,哪怕将军笑说让他不必如此。
  不过贾鉴没有改的意思,时间是能改变的。
  “柳湘莲在朝鲜做的不错,但是很多事情有些我行我素,不符合章程。
  有的勘合对不上,甚至没有,我不敢擅自做主,请将军示下。”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做事方法也不一样。
  唐清安沉吟了起来。
  柳湘莲素性豪爽,不拘细事,且喜欢义气用事,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对于看不起的人,则是冷面郎君,而对于朋友,只凭意气,就能毫不保留的信任对方。
  更难得可贵的是真心待人。
  例如原文中,秦钟的父亲病逝,自己也病逝,已经毫无价值,而柳湘莲仍然主动花钱为秦钟修坟。
  乃至后来年年都还去为其扫墓。
  他本家当中落,如此不计回报的行为,可见其对朋友是如何真心。
  但也是因为太过信任朋友,最后落得了心灰意冷,遁去空门,再也没有努力光复门楣的志向。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才适合日本之行,有最大的概率,能创造出别人达不到的成就。
  “这件事你好生勘酌,写信提点一番。”
  唐清安既不愿太过拘束柳湘莲,以免影响他的日本之行,又希望他能多遵守军司机密的章程。
  贾鉴琢磨了将军的一番话,然后告辞离去。
  过了两日。
  金州逐渐恢复平静后,唐清安叫来了唐承志。
  唐家三兄弟皆一表人才,鼻直口阔,满身的英武,眼前的三弟,更添一分书生气。
  唐承志虽然有家族关照,但是能从科举一道闯出来,能得金銮殿唱名。
  比起他的二哥,已经更放光彩。
  而此时的唐承志,显得有些紧张,再也没了当初的自如,逐渐唯唯诺诺起来。
  “听陈德言说,你想要反悔和粤海将军家小姐的婚事?”
  唐清安笑着询问道。
  他们三兄弟,从小失去父亲,靠着母亲的针线活,以及薛家的帮助,倒也是生活顺利。
  比起国内普通的百姓,算是没有吃太多的苦头。
  八年前自己离开金陵,那时候三弟才十岁出头,倒是二弟唐展望,已经开始在薛家柜上做事。
  这些年自己忙于公务,而辽东和金陵路途遥远,也就是最近两年,唐展望每年都会来两三次。
  而三弟一心功名,来的便少了。
  听到大哥的询问,唐承志吞吞吐吐,不敢明言。
  长兄如父,虽然大哥一向宽厚,可唐承志心中还是有对大哥的敬畏,不敢吐漏心声。
  “你是因为读书读傻了,还是因为想要娶个漂亮媳妇?”
  唐清安笑着说道。
  年轻人爱色。
  金陵更是繁华声色之地。
  而且年轻人爱色也是常情,那柳湘莲就说过,要娶个绝色的美人为妻。
  一句不轻不重的语言,唐承志更不敢多言。
  大兄不光是他的大兄,更是平辽侯,不是一般的勋贵,金州的事业,他也见到了。
  如此威势,如何心中不畏。
  “我的儿子,因为百姓的需要,所以三岁就送去了朝鲜,你是我的亲弟弟,是我的手足。
  不论你心中是何种想法,也必须从身到心,完整的接受粤海将军家的小姐。
  如果我再听到一些不好的言论,我就要重重的处罚你。”
  唐承志嘴角动了动。
  大哥的说法,两者都有。
  即有担忧粤海将军家小姐不美,又顾虑大哥会成为国家的危害。
  年纪轻轻就能高中,如何会不想要娶个美娇娘呢。
  不少国内的长辈也在试探自己,让他动心。
  而且他是大周人,读圣贤书,知晓大义。
  不过何种想法,在单独面见大哥的时候,皆不敢展露,只能怯弱的点头。
  唐清安是平辽侯。
  金江镇之主。
  战火中杀伐出来的人物。
  见状。
  唐清安挥了挥手,示意三弟可以离开,唐承志如蒙大赦,哪里还敢久留。
  外面的刘承敏,见到了唐承志,笑了笑。
  “你笑我?”
  刘承敏摇了摇头。
  拉着他去了金州城墙。
  “你看看此处。”刘承敏指了指一段墙垛,虽然已经修葺,但是和原来不一样眼色的砖石,可见当初的残破。
  “多年前,蛮军势大,金江镇未立,蛮军已经攻上了这里,我和你大哥亲自杀敌。
  你站的地方,就是你大哥杀敌的地方。”
  唐承志看着金州城外,久久无言。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红楼从辽东开始更新,第三百八十九章 顾盼神飞(二合一大章)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