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王泥湾的蔬菜革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照你这么说?这个大棚蔬菜,一旦搞成功了,那整个东洪乡的人都不种地,全都种菜去了?”院子里,林和平手上的烟都快烧到了手指肚子,这才猛地扔到地上。
  “全都种菜不至于,哪怕是超过一半的人我看差不多就达到预计的目标了。”王皓也不跟你一下子就夸下海口,只能尽可能地让林和平觉得这事儿的潜力并不小。
  “超过一半的人都去盖大棚种蔬菜?这规模也不小了。不过如果种大棚蔬菜的利润真的有你说的这么高的话,那到时候乡里肯定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闻言林和平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
  他确实没想到,王皓的想法跟规划,居然会看到这么长远,蔬菜大棚的数量一年翻几番,两年出村,三年覆盖全乡。
  按照这个打算,那不出三年时间,整个东洪乡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蔬菜乡了。
  不得不说,林和平的洞察力是极其敏锐的,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了王皓这个想法将会给东洪乡带来怎样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真的能够按照这个计划,并且最终实现的话,那他这个乡长,恐怕就要挪位置了。
  最重要的是,将来不管他走到什么地方,东洪乡的这快招牌,恐怕都会成为他的职业履历上极为闪亮的一张名片。
  “那就谢谢您了,有了政策支持,东洪乡搞蔬菜大棚我就更有把握了,不过前期的引导很重要,所以这一次第一批的18亩地是关键。还有,咱们这里很多人对蔬菜大棚的认识可以说是一点都没有,我看乡里是不是可以引进一点相关的资料发到各个村里,让他们都学一学相关的内容,接触接触这个方面的知识。”
  既然林和平堂堂一个乡长都出马了,王皓自然不会藏着捏着,再说了,他搞蔬菜大棚的目的虽然是因为自己的生鲜超市,但是如果真的做成了产业链,那到时候受益的就是整个东洪乡。
  “这个问题不大,小方,这一点你记下来,等回了乡里,马上就让办公室去做这个工作,一定要尽快,时间不等人,现在全国都在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咱们东洪地方小,底子薄,但是有机会就要全力以赴。”
  林和平觉着王皓的这个建议很有意义,说干就干,立马就跟身后的秘书方华交代了两句。
  院子里,众人闻言,立即抬头朝王皓瞅了一眼,心里也是暗暗吃惊。
  要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乡里的干部可没少往王泥湾这边跑,今天一大早,乡长林和平更是亲自上阵,直接就来了王泥湾这边。但是愣是没一个人能把这事儿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结果倒好,王皓这才一回来,立马就把事情给捋顺了,不仅仅如此,竟然还提出了一个就连乡长林和平都觉得很有用的提议,并且立马就当着众人的面交代了下去。
  晚上王建国跟杨爱兰要留林和平在家里吃饭,满院子的老老少少,不少人都是头一回见着乡长。
  原本王皓想着,人一个乡长,下村里又不是为了吃喝来的,检查工作你留他吃什么饭,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不是。
  然而意向不到的是,林和平居然点了点头,一下子就把王皓给弄得有点愣神,心里想着,这特么幸好没把不留人吃饭的话说出口,要不然就不是打脸的问题了。
  只不过他确实觉着挺意外的,但是转念想了想,又觉得这才符合林和平不拘一格的个性,毕竟,上辈子另外一个时空里,能近进军省府的人,岂是一顿饭就能把他抹黑的,指不定将来这顿饭不仅仅成不了抹黑林和平的工具,反而还成了一桩美谈。
  “林乡长,我敬您一杯!”
  院子里,王建国把家里那张都快上了二十个年头的老八仙桌搬了出来,又让杨三去王永强家里抬了一张桌子过来,这才刚刚把人给安排下来。
  红烧大板鲫,猪肉炖豆腐,毛豆炒肉丝,丝瓜炒鸡蛋,海带炖排骨,梅干菜烧五花肉,连带着五六个小菜。
  看着满桌子的菜,王皓心里不由得感慨一句,真是亲生的儿子顶不住一个乡长。
  好在林和平只是浅尝辄止,简单吃了几口就带着秘书小方回了乡里,等林和平一走,院子里众人马上就甩开膀子拼起酒来。
  酒是杨三先前骑摩托车去乡里打回来的散装白酒,王皓本来还想着过过嘴瘾,结果杨爱兰愣是没让他沾上嘴,只好泱泱地捧着碗跟小丫头去蹲墙角,心里却开始骂娘,吃饭不喝酒就算了,偏偏一帮子老酒鬼在那里嚎得跟鬼叫似地,闹得人心烦。
  一群人吃饱喝足渐渐散了场子,只留下几个当家的媳妇在院子里跟杨爱兰一起收拾。
  王明义毕竟上了年纪,五十出头的人了不比年轻那会儿血气方刚,今天估摸着也是心情好,甩开膀子跟杨三他们几个拼起酒来,输人也不肯输气场,结果饭局一结束就酒精上头,硬要拉着王皓去鱼塘那边走走,说是咱爷儿俩好好聊聊。
  塘坝上,11月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拂面而来,站在王明义身侧,王皓觉着连呼吸的空气里都带着一丝酒精的味道。
  不远处,水面上波光粼粼地倒映着月牙的冷光,王皓从口袋里摸了两根烟出来,给王明义递了一根过去,自己点着吸了一口,嘴里的烟还没吐出来就被王明义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
  “你这年纪不大,咋还学会这东西了。”
  “叔,你可别说我,以前听我爷说,他们下河捉鱼那会儿,你可是跟在老五爷屁股后面要烟的。”老五爷是王家祖脉里面的头面人物,具体叫什么名字王皓自己都忘了,只知道当年解放军过长江的时候,他是负责划船的民夫。
  就这一件事情,够他吹嘘一辈子了,王皓刚上小学那会儿,村里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就没少在他跟前听这些陈麻烂谷子的旧事,老头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当年南边的蒋家军闹起来的时候,他都敢往驻地的院子里扔臭狗屎。
  只是到了年纪大了,牙齿都掉光了,性子才和缓下来,在老五爷那里王皓没少掏弄出好故事。
  比如什么解放军过江了在家门口炖肉吃,结果自个儿肉没吃着,全给了边上流口水的老百姓,就连锅里的汤汤水水都送给了坐月子的媳妇。
  又比如什么当年解放军的大首长经过村子里的时候,部队里的兵不允许敲老百姓家的门进屋,就连喝水都要去河里打水,不允许去老百姓家里讨要。
  总之老人到了快要走的那两年,嘴里就恨不得把满肚子的事情都说出来。
  “老五爷啊,不知不觉也走了好几年了,村里可没这么实诚的一个人了。”
  “叔,我可是记得,老五爷说他12岁就跟着人在地主家里的地里偷烟叶子。”
  “那能一样吗,那个年代跟你这个年纪都结婚下崽了,也就现在时代变了,男人不到年纪不能结婚,以前恨不得十六七就找婆娘。”
  王皓闻言讪讪地没说话,是啊!年代变了,就连讨婆娘过日子都讲究排面了。
  “咱们王泥湾啊,穷了几辈子的人,就没个好日子的时候,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我怕是看不到了。”
  身侧,王明义嘴里念叨着,王皓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又把到了舌尖头的话给生生咽了下去。
  “你说咱搞这个蔬菜大棚,真的能种出黄瓜来?”
  “那肯定能,要不然咱使这么大劲干嘛。”
  抬头瞅了一眼鱼塘对面的滩地,王皓肯定地说道。
  不得不说,王永平这十几个人,不管究竟是自愿的,还是因为旁的什么原因才下了这一次的决心,但是做起事情来确实没有半点懈怠。
  这才不过一个礼拜的功夫,滩头那块地已经赫然变了个模样,之前跟一座小山似的竹子,已经零零星星的只剩下不到百十来根,其余的全部都已经按照徐帅跟张立伟的要求,切段的切段,破成竹片的也都破成了竹片。
  一共十八亩的滩地,此时已经是竹桩林立,竹片搭成弯弓的模样,每座大棚周围的地坝也堆得老高,现在剩下来的工作,就是给大棚做棚面。
  按照刚才吃饭的时候徐帅跟张立伟的说法,最多再有四五天的功夫,大棚基本上就差不多完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平整棚面下面的土地,挖坑种秧苗。
  “真要种出黄瓜来了,我看村里人今后都要欠你老大的人情。”
  “叔,都是一个村里的,哪有什么人情不人情的……”
  塘坝上,王皓还没说完,王明义就摆了摆手说道“你先听我说完。”
  “我们老一辈的人都是苦日子过来的,知道过日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今国家政策好,只要胆子大,有本事,干什么事情都能落着一碗饭吃。”
  “但是谁不想住楼房,谁家不想天天大鱼大肉的日子,也就是真的穷到根子里去了,眼里成天就看到那点鸡毛蒜皮的东西。”
  “你肚子里的墨水比叔多,懂道理,这次咱们村里十八个人跟着你一起干,搞蔬菜大棚,我心里其实是一百个乐意的。”
  “但是有些事情也要想到前头,今后如果真的种出菜来了,就跟你刚刚在院子跟那个林乡长说的,将来不光是咱们村里要搞大棚,其他的村里也要搞起来。”
  “这当然是好事,不过不管怎么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村里剩下来的那些犟驴,你肯定要让他们都把大棚盖上。”
  “老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真把好事都留给了外人,那今后出了什么事情,村里人能站你这边?”
  王明义一句话说的王皓心里一愣,随即就点了点头,也是马上就想明白了这中间的道理,不由得暗自感慨了一句,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叔,这道理我懂,你放心吧。”
  ……
  第二天天刚一亮,王皓起了个大早跟着徐帅和张立伟径直去了大棚那边,看着已然成型的大棚框架,心里其实也松了口气。
  毕竟按照当初的计划,11月底是肯定要把大棚盖起来的,否则即使有江州那边的秧苗打底子,想在年前就出第一茬菜恐怕也够呛。
  “我看昨儿晚上你们乡里的那个乡长就挺有眼光,当初咱们江州那边,大棚蔬菜可是推广了好两年都没动静。要不是后面新来的领导下了大力气,指不定现在是什么样子。”
  在大棚地转了一圈,几个人弯腰钻进边上临时搭起来的一个帐篷里,徐帅点了根烟说道。
  “这事儿不到时候也做不了准,不过林乡长的格局确实不小,真要是能让整个东洪乡一半的人都种大棚蔬菜,我看你们江州都比不了。”
  江州的大棚蔬菜产业做得好王皓心里其实也没谱,不过按照徐帅跟张立伟的介绍,眼下整个江州地区一共也才几百亩大棚。
  如果整个东洪乡一般人都种菜,那规模肯定比江州要大,毕竟东洪这边下面的村子就有十几个,哪个村里还没个几百亩田地的。
  只不过想达到这一步,在王皓看来,那是真的任重而道远了。
  “对了,秧苗那边你怎么说?是等大棚盖起来了自己育苗,还是我给你联系江州那边直接买?”
  说到正事上面,徐帅也不含糊,毕竟马上大棚就要完工了,接下来就是秧苗的问题。
  “问江州买吧,头一回干这事儿没经验,还是稳妥点期间,不过育苗的事情也要做起来,我是这么想的,你们看中不中。”
  “一方面,大棚里的秧苗都从江州那边买回来,这样省时间,起码能省个十几二十天功夫了。”
  “二嘛,我打算让每家大棚里都自己留一小块地做育苗用,不管这些种苗最后怎么处理,但是这个技术他们得先学起来,总不能到了明年,还从江州买秧苗吧,那不成笑话了么。”
  工棚里,王皓想了想说道,边上徐帅跟张立伟闻言,眼里不由得闪过一丝异色。
  不得不说,王皓说的这个办法,他们确实没想到。
  但是不管怎么说,王皓的这个主意,确实才是长久之计,毕竟老话说得好,旁人的东西再好,那也是旁人的东西,临渊羡鱼不如归家结网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我打造全球第一村更新,第133章 王泥湾的蔬菜革命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