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长期订单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钱大哥语出惊人,旁边的苏长勇忍不住惊呼一声:“这么多!”
  苏长青也微微一怔,这可是他卖卤味以来,接到的最大一趣÷阁订单了。
  “大哥这是家里有喜事,要摆席?”苏长青好奇地问道。
  “不摆席,给厂子里的工人吃!”
  有钱大哥笑道:“今天特意早起来买你的卤味,走到半路一琢磨,这么好的东西,不能我一个人吃,得给厂子里也买点,让大家伙儿都尝尝!”
  “厂子……”苏长青微微一怔。
  “小苏,你还不认识王老板吧?”
  不远处的水煎包大叔听到了这边的对话,笑道:“这位是咱们镇上大远纺纱厂的王大老板!买这么多卤味,肯定是打算给员工改善伙食的!”
  “大远纺纱厂……王老板……”
  苏长青仔细一回想,恍然大悟道:“哦哦,原来你就是王大老板啊!”
  大概五年前,青禾县这边的乡镇民营企业还处于萌芽状态,虽然有不少人在做小生意、开小作坊,但没几个人敢办工厂、搞企业。
  而这位王老板,大名叫王志明,可以说是大远镇上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的人。
  他家里以前是开纺纱作坊的,懂一些技术,也积累了一点资本。
  五年前,王志明拿出全部身家,又借了不少钱,创办了大远纺纱厂。
  他的勇气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大远纺纱厂越做越大,目前已经成为了一家拥有近百名员工、颇具规模、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乡镇企业。
  作为大远纺纱厂的老板,王志明也被大家称呼为“王大老板”,据说光是银行里都存着上百万,逢年过节,县里几个银行的领导都争先恐后地去他家里拜访。
  毫不夸张地讲,王志明就是大远镇的“第一富豪”!
  而且,和那些容易遭人眼红嫉恨、被人背后说坏话的有钱人不一样,王志明在大远镇的风评颇好。
  一方面,他就是大远镇本地人,以前开纺纱作坊时,待人接物都很和气,与十里八村的许多人都认识,相处得不错。
  另一方面,他开了工厂后,也不像有些老板那样整天趾高气扬、吆五喝六,更没有拖欠工资的恶劣行为。
  相反,大远纺纱厂的工人工资待遇不错,白班夜班都各管一顿饭,逢年过节还会发放一些米面粮油之类的福利。
  所以,大远纺纱厂和王志明本人,在大远镇的口碑相当不错!
  苏长青记得,大远纺纱厂在将来几年里,也经营得越来越好,到了世纪末,已经拥有了几百名员工,并且开拓了纺织、服装代加工等多项业务,盈利颇丰。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大概02、03年左右,王志明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大远纺纱厂交到了他那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儿子手里。
  他儿子接手工厂后,对工厂业务不管不问,只顾花钱享乐,各种花天酒地,还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很快就将他存在银行里的钱花得一干二净。
  然后,他儿子不顾家里其他人反对,不断从工厂挪用资金,后来甚至克扣工人工资、变卖机械设备!
  也就两三年工夫,偌大一个工厂,就被败了个精光!
  后来,苏长青听说,这位败家子因为欠债不还,被人暗地里砍掉了几根手指头,不敢、也没脸再继续待在本地,不知道去哪里流浪了。
  而王志明的妻子,也因为重重打击,没过几年就郁郁而终。
  原本一个被无数人羡慕的富裕家庭,在短短几年里化作云烟,成为了大远镇人们口中的谈资和教育孩子的负面例子。
  种种往事,在苏长青的脑海中闪过。
  看着眼前面带笑容的王志明,他的心里不免生出几分唏嘘感慨。
  王志明自然不清楚苏长青心里的念头,他点了点头,呵呵笑道:“我是王志明。”
  苏长青回过神来:“真不好意思,王老板,我眼拙,竟然没认出来是你……”
  “嗨,我又不是明星大腕,不认识我的人多了去了!”
  王志明摆摆手,又指了指摊位上的卤味:“我要的这些东西,今天能不能供给我?”
  “猪头肉没问题!卤鸡腿没有那么多,只做了二十斤,现在还剩下十五斤!卤豆干就更少了,一共只做了十来斤,刚才还被买走了五斤。”苏长青答道。
  “那今天就只买三十斤猪头肉吧。另外,再称一份50块钱的猪头肉,我自己留着吃!”
  王志明说道:“还有就是,我要在你这里下个长期订单,以后每逢大远镇的集市,你就多准备三十斤猪头肉、三十斤卤豆干和五十斤鸡腿,我让人来取!”
  “我可以送过去!”苏长青说道,这可是大主顾,必须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不用,我们食堂的人会来集市上买菜,到时候一起带回去就可以了。”
  王志明说道,又笑着催促道:“快点给我切肉吧,家里已经在煮粥了,我就指着它多喝两碗粥呢!”
  “好嘞!稍等!”
  苏长青答应一声,迅速行动,手脚麻利地称出来两份猪头肉。
  一份三十斤的,一份50块钱。
  “这三十斤猪头肉就放在这里,我安排人一会儿来拿!”
  王志明说道,付了钱,拎着自己那50块钱的卤肉,迫不及待地匆匆离去。
  他走了没多大会儿。
  总是早早来赶集的年轻妇女又来了。
  “哎呦,姐,你又是第一个来的!”
  苏长青热情地打招呼:“就冲你这么照顾我们家生意,今天怎么着也得多送你两个卤鸡蛋!”
  “那感情好啊!弟弟你做生意就是厚道!”
  年轻妇女笑吟吟道:“我老公昨天发工资了,今天吃点好的,给我切10块钱的猪头肉,再来两个猪蹄!”
  “恭喜啊,稍等哈……大哥做什么工作的?”
  “在镇上上班。”
  “呀,在机关单位上班啊,铁饭碗,真好!”
  “好什么呀,工资少得可怜,一个月工资不如你们摆摊几天挣得多!”
  “摆摊挣不了几个钱!而且在机关单位上班多好,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清闲自在,福利待遇也好,年龄大了还有退休工资,生活有保障!”
  “也就是听着不错,可实际上不怎么样,我寻思着让他辞职下海呢!”
  “大哥怎么想的?”
  “他有点儿担心。”
  “担心是正常的,这事是得认真琢磨,不能冲动冒险……”
  苏长青一边与她聊天,一边把肉切好,把猪蹄称好,装袋的时候又多放了两个卤鸡蛋:“姐,一共28块5,你给28就行了!”
  “好,谢谢弟弟!”
  年轻妇女接过袋子,付了钱,又站在摊位前聊了十几分钟。www.ahfgb.com
  直到两名妇女过来买卤味,她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这是把我当陪聊了啊……”
  苏长青不禁摇头轻笑,不过这样也挺好的,说明顾客觉得他热情亲切,把他当朋友了。
  随着太阳升得越来越高,集市上的人也逐渐增多。
  卤味摊前愈发热闹起来。
  一位又一位顾客接踵而至,不大会儿,苏长青操作的速度已经赶不上顾客购买的速度了!
  越来越多人拥挤在卤味摊前,里三层外三层,将摊位包围地严严实实!
  对于这种情况,苏长青其实早有预料。
  所以他才会比上次多做了几十斤卤味。
  可他没料到的是,一大早,那个去县城的大哥就买走了二十斤卤味,紧接着王志明又买走了三十多斤!
  这就直接导致了卤味数量严重不足!
  这次,也就刚过十点钟,卤味就全部卖光了!
  “怎么又没了啊?”
  “上次就没买到,这次特意早来了一会儿,还是没买到!”
  “真是气死了!”
  “你们怎么就不能多做点呢?”
  “就是啊,哪有这么做生意的,难道是跟钱过不去吗?”
  “下次不来了!再也不吃你们家卤味了!”
  “嘿嘿,老刘,你能忍得住?”
  “我、我……唉,你说他怎么就不能多做点呢?”
  “老板啊,下次多做点吧,不能总让我们白跑一趟吧,你看看这,十几个人,什么都没买着!”
  “现在是十几个人,后面肯定还有好多呢!”
  “唉,我以为自己已经够早了,可惜还是来晚了!”
  没买到卤味的顾客们失望不已,围在摊位前抱怨。
  “实在是对不住大家!”
  苏长青不停地拱手作揖,连连道歉:“其实这次已经比上次多做了几十斤,没想到还是不够!害得大家白跑一趟,实在是愧对大家的厚爱!不过,请大家放心,下次我们一定多多准备,只要你来到这里,保证就能买得到、吃得着我们的卤味!”
  “上次你就是这么说的!”
  “对,上次就说让我们这次能买得到,结果还是没买到!”
  “就是,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
  “依我说,要想买到他家的卤味,除了再早点来,没有其他办法!”
  “下次我九点钟就过来!”
  “九点也不保险,我八点就来!”
  “我起床就来,买了回去再吃早饭!”
  顾客们依旧在抱怨,苏长青也没办法,只能继续道歉、许诺:“下次我们一定一定准备足够的量!另外,如果有人愿意稍微多跑几步腿,明天也可以去李店村的集市上买,或者后天去张庄村,还有关寨村和东王庄……”
  赔了半天不是,说了一堆好话,这些顾客才心有不甘地渐渐散去。
  “长勇,你赶紧收摊,准备撤!”
  为了避免再被后面的顾客埋怨,苏长青让苏长勇快点收摊。
  他自己忙活了半晌,刚才又费劲地解释半天,此时已经颇为疲惫、口干舌燥,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在大柳树下,靠在柳树上喝水休息。
  “滴——滴——”
  就在此时,一辆警车从远处缓缓驶来,停在了摊位前面。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风起1994更新,第24章 长期订单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