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望尘莫及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称之为坚阵、胜军之阵。”“看来这阵法倒真是十分重要的了。叶某今日真是涨了不少见识。”叶将军感叹。
  “因此,在下认为如果军而不阵、阵而不整、在阵而嚣,就说明这支军队莫有斗心,就成为必克之的阵了。”马腾论起阵法滔滔不绝。
  “如此看来,布阵有一定的难度了?”
  马腾道:“不然,布阵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难事,关键在于使每个士卒都能理解阵法所要求的战斗布置。”
  “若布阵不是高深莫测的事,那什么才是才是难事?”叶将军问道。
  “这其中真正为难的事,是如何最合理地将每个士卒安排到阵法所要求的,最合适的战斗岗位上去,并使他们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古代兵家认为,阵法必须随着战场上各种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阵法的变化并不神秘,最早的便是‘三阵’。”
  “敢问马先生,何为三阵?”叶将军越听倒是越糊涂了。
  “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为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为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
  所谓天阵,就是根据日月星辰的昼夜朝夕的变化不同而布阵;
  所谓地阵,就是根据山川形势的各种条件不同而布阵;
  所谓人阵,就是根据军队的配备、强弱不同而布阵。
  这些都是朴素而又明白的。
  阵法的变化实际上是军队队形排列的变化与兵力布置的变化。
  所以马某认为,在作战时要尽力登高望远,将敌方的各种阵式尽收眼底,这样就能破敌阵而胜之。
  登高望远,从而抓住敌方的破绽,选准了突破口,最终便能摧毁了敌阵。”
  叶将军又道:“那么阵法变化的关键在何处?”
  “阵法的变化,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二是将帅能正确地把握战机。
  马某曾对此进行了分析,在下认为,有的军队从士兵个人技艺来说,既有胆力且技艺超绝。
  可是一上战场,徒骑混杂,迷失队伍,节制不明,人心不一,这样的军队扎定脚跟犹不可得,又怎么能指望它取胜?
  因此即使是有绝技骁勇,也是没有用的。”
  “按先生的说法,那该如何处之?”叶将军道。
  “一支军队如果有了明将,能够节制素行,平时加以操练,即使是突然遇到敌人,也必能驻脚阵成,举手便战;
  其阵形就可以出无穷之变,或伏或起,或正或奇。
  曲折相连,首尾顾应,绝而不散,却而不散,似整不整,似乱不乱。
  所谓合亦成阵,散亦成阵,行亦成阵,坐以成阵,敌固不知我之所以退,抑亦不识我之所以进,是为有制之兵也。”叶将军道:“听先生这么一说,确然如此啊!先生的智谋和远见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啊!”
  这边,马腾和叶将军还在高谈阔论。
  另一边,以朝廷名义向边城借粮的信,已到了高烨云手中。
  看完信以后,高烨云没有说话,只是把信交给副将。
  副将看后,直接开骂了:“借粮?朝廷和太子是疯了不成?”
  高烨云现在也是有些不喜高烨华。
  他们是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不假,可边城是军事要地,这些粮食,可是稳定边城的根本。
  高烨华想要他们的粮食,下辈子吧!
  高烨云说道:“不用搭理这个疯子。”
  林毅却有些忧心地说道:
  “我们可以不搭理太子。可是河州的那些受灾的百姓,到时候肯定会全部朝边城涌来了。”
  高烨云说道:“他们进不来边城的。”
  边城已经全部都关了,想通过关卡进入边城,比登天还难。
  林毅哑着嗓子说道:“听说浔广城已经出现了人食人的现象。
  虽然现在只是少数,但属下担心继续下去,到时候这就成为了常态了。”
  高烨云神色不动地说道:“我不会让边城出现这样的惨剧。”
  眼下只能先顾好边城百姓了。
  林毅想着,低声说道:
  “老天爷真的是不给老百姓活路!”
  高烨云拍了下林毅的肩膀说道:“不会的,我们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的。”
  林毅嗯了一声道:“对,我们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浔广城和河州等地的百姓管不了,但边城的百姓必定竭尽全力将伤亡减少到最低。
  浔广城,李家沟。
  父亲带着儿子李三跟随大部分人,想逃到边城求活路。
  但是,李三此时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寒意,路边总有些撑不住被饥饿夺走生命的人。
  他们干瘪消瘦如同枯枝一样的尸体骇人的残缺着,不是缺了细胳膊就是少了细腿。
  李三觉得奇怪。
  问父亲,父亲只说是野狗叼走的。
  李三不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饿成这样了怎么还不把野狗打了吃。
  一到晚上更是恐怖,惨白的月光照在寂静的路上,天地间什么声音也没有。饥饿的人群闭着嘴,尽可能的节省着体力,谁也没有闲谈的功夫,更不敢落在大部队后面。
  只有尽可能的保持在队伍前头,才能得到一些树皮野草,一旦落后只有死路一条。
  静悄悄的人群将生命里最后的力气花在了赶路上。
  这也加速着饥饿,加速着死亡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倒在路边。
  这或许本就是一条奔向死亡的道路,任谁也无法逃脱。
  每当饥饿来袭,所有人都只能靠水和仅剩的一点植物果腹。
  令李三不解的是,有些人肚子却涨得像个气球。
  悄悄问父亲,父亲有气无力地说是土,他们吃的是土。
  小李三看着黑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土地咽着口水。
  所有能吃的生物都被饥饿的人群扫光了。
  就连树上的蝉,田里的蛙,土里的蚯蚓也纷纷消失在滚烫的五脏庙里。
  世界恢复了本来的面目,静,骇死人的静。
  月色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极长,前头几个略年轻些的男人正死死地盯着自己快要不支的同伴。
  他们砸着嘴舔着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拥而上了。
  这个几十个灾民组成的队伍里,走得较慢。
  因为他们中间扶老携幼实在走不快。
  迷迷糊糊间李三闻道了一股肉的香味,他以为是自己饿出幻觉了,可父亲抖动的喉结无疑否认了这点。
  “哪儿来的肉。”他问父亲。
  父亲摇摇头,望向那边的眼神充满了渴望。
  若有人问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不是虚无渺茫的鬼神,也不是胡编乱造的妖怪。
  最可怕的是躺在故纸堆里,那些天灾人祸的记载。
  是那些因饥饿无力地倒在地上,迎接死亡到来的人们。
  是那些为了生存,不得不啃噬自己同类的可怜又可恶的人们。www.ahfgb.com
  每每思及此,总是让人感到一阵发自心底的绝望和恐惧。
  也许是上天嫌这群可怜的人命运还不够悲惨,才会在他们的脑子里种出这般念头。
  已经是第二天了,烈日越发毒辣。
  小小的李三泪流满面,为什么上苍如此的凉薄,老家干旱颗粒无收,焦黄的土地愁白了故乡多少老人的头发。
  他们唯有背井离乡。
  即使烈日暴晒,但是他们不能停下脚步。
  停下即是死亡,可烈日实在灼人。
  饥饿让人没有力气行走,更使得赶路的人们不断地打着趔趄。
  干瘦的人们摔倒又爬起,爬起又摔倒。
  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不足道哉,这些蝼蚁的命运在达官贵族看来根本不重要,谁也不关心他们。
  李家父子随着大部队来到了一处山坳后面,这儿有个山洞。
  人们停下等待迎接死亡,不知是谁肚子先响了一声,于是饥饿的抗议此起彼伏。
  李三抱着肚子痛苦地坐在地上,一团火在他的肠子里胃里烧了起来。
  洞里有些苔藓,他试着刮了一些放进口里,带着土腥味的苔藓是苦的也是甜的。
  它们是灾民们眼前仅有的一抹绿色了。
  不知谁说了一声有蚂蚁,于是有气无力的人们强撑着在石岩缝隙里,土地上寻找着那些灵动的小生命。
  李三倚在父亲的胳膊上,他腊白的脸浮肿的像是被人打过一顿。
  稚嫩的脸看起来又滑稽又可怜,他厚厚的眼皮上下交叉。
  父亲强撑着精神找着蚂蚁,可那一个个小黑点能顶什么呢?
  李三的父亲已经好久不曾排泄了,没有东西进去只能吃些土块。
  人类最简单的本能变得如此困难。
  他觉得自己的身子仿佛被一个塞子塞住了。
  李三数过了,洞里一共十六个人大多是老弱妇孺,只有五六个青壮年。
  这些灾难中仅存的人们究竟是幸运儿还是不幸呢?
  第一个撑不住的是个年青的妇人,她抱着一个小孩。
  体力消耗比谁都大,兀自靠着那股母亲伟大的天性强撑着活到现在。
  她脸色虽然也白得吓人,浮肿得不成样子,眉宇间却依稀看得出是个长得不错的女人。
  她穿件没有棉絮的碎花袄,是的,所有人的袄里都没有棉絮。
  那是最早进肚子的东西。
  她原本是爱笑的,起码是遭灾以来少数几个对着李三笑过的人。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开局嫁给傻王爷更新,第73章 望尘莫及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