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钱法归一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关人才的培养,不管是哪一领域,都需要长久有序的推进,才能在到达某一临界点,形成井喷效应。
  一旦能顺利迈进该阶段,才是大明蓬勃发展之时!
  朱由校清楚此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要不断扶持和夯筑,去重塑秩序和框架。
  乾清宫。
  和京城的繁华热闹相比,皇帝所在紫禁城,就是威严和冷清。
  一动一静间,彰显出大明在改变,在变好。
  倘若有朝一日,紫禁城变得热闹起来,那大明离倾覆就不远了。
  朱由校负手而立,站在乾清宫正殿前,明黄团龙袍穿在身上,衬托出他那趣÷阁挺的身躯。
  看着眼前耸立的殿宇楼阁,挺拔而站的大汉将军,朱由校抬脚向前走去,被传召的毕自严紧随在后。
  “毕卿,国税局奉旨离京,清查和厘清直隶境漕运钞关,增设地方国税局,所取得的成效,朕很满意。”
  朱由校面露笑意,边走边说道:“按照这种趋势来看,最多三年时间,涉及关税和商税之事,就能彻底鼎立下来。
  这对国库每年所增财源,会有不小的改变。
  说起来大明财政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和弊政。
  诸如田赋、丁税、关税、商税等等,都需要阶段性的调整和厘清。
  真正可以做到该收赋税的,多收赋税;该少收赋税的,少收赋税;该不收赋税的,不收赋税。
  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就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口号,年年有,年年说,可真正有多少官员,做到这一点了?”
  “陛下所言极是。”
  毕自严神情严肃,眼神坚定道:“大明所定赋役制度,是统治天下的根脉,这背后所牵扯到的层面很多,涉及到的利益很多。
  朝中很多大臣,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赋役制度的调整和厘清,和他们牵连很大。”
  被誉为大明财相的毕自严,对于财政领域有着独到见解,大明的赋役制度,是极为复杂的存在,非专业性人才涉足财政,会给大明带来很强的破坏性。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财政领域做事的。
  “毕卿归京也有几日了,知晓大明财政学院的事情了吧?”
  朱由校继续走着,对毕自严说道:“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贼心不死啊,明里暗里的抨击财政学院,想破坏该院的正统性。
  他们想要干什么?
  无非是不想从朝廷这一层面,去逐步的调整赋役制度,以此来确保他们的利益,至于朝廷怎样,百姓怎样,他们并不关心。”
  “臣多少了解到一些。”
  毕自严微微点头道:“明年三月就要进行春闱了,是朝廷举办抡才大典的重要时期,天下读书人会持续进京赶考。
  虽说大明财政学院开设之初,陛下就曾降下旨意,允许天下生员和读书人,皆来报考财政学院。
  但一些地方毕竟相距京畿偏远,所以事先并不清楚这些,造成当下这种情况的,跟一些人背地里推波助澜有关。”
  统御大明这一庞大国度,溯本求源之下,摒除掉那些缠绕在表象的层层樊笼,最核心的就是利益。
  既得利益群体,不愿丢手。
  新兴崛起群体,想要进取。
  各个阶层之间,各个级别之间,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坐的高度不同,受地域、信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就会造成内部的争斗。
  朱由校作为大明天子,算是此人世间的最强者,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重划利益,打击少数派,照顾多数派。
  只是这些事情,说起来很容易,只要动动嘴就行,但背后需要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却是常人所难想象的。
  “他们越是这般,朕越不能叫他们遂愿。”
  朱由校停下脚步,面露倨傲道:“大明不是少数派所能说的算的,想以此来胁迫朕,胁迫朝廷,未免太可笑了一点。
  朕做的事情够多了,杀的人也不少,可总是有一些人不长记性。
  这跟所谓的政见、理念无关,纯粹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人人都这般的话,那大明岂不没了章法和秩序?”
  回想起从他御极登基后,朝堂上掀起的纷争,地方上形成的矛盾,朱由校深刻明白一点,所谓的派系之争,所谓的反叛趋势,终究只是表象而已。
  归根到底啊,是大明迈向王朝统治的后期,这是一种历史周期规律,这片神州大地,所承载的能力达到极限。
  以土地为主产的核心所在,大明所构建的国制,无法相辅相成的完成自我调节,那就会爆发一场场危机和隐患。
  维新求变,是大明唯一能走下去的路。
  “先前毕卿和孙卿,给朕所呈递的密奏,朕都看了。”
  朱由校神情正色,看向毕自严说道:“涉及到其他的财政问题,朕还有时间和耐心,允许慢慢做,慢慢调整。
  毕竟贪心不足蛇吞象。
  但有一件事情,要动动了。
  钱法!
  看似在国朝政务中,这是很不起眼的一项,可实则所起到的作用,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却又是那般的深远。
  以至于从朕御极登基以来,朕没有在内阁这边,听到一个人,提及过此事,更别说呈递的奏疏了。”
  毕自严心里一紧,透过天子冷厉的眼神,毕自严知晓天子定然是知晓了一些什么。
  钱法,即大明货币制度。
  这不仅牵扯到货币铸造发行,还涉及到赋役各层面,关键对涉足民政的领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挂钩。
  “朕要叫钱法归一,重新厘清涉及钱法的诸多事情。”
  朱由校强忍怒意,负手而立道:“大明在地方上,所放宽的铸币权限太多了,以至于有太多的官员,包括别的群体,相互间上下勾结,私铸滥铸成风。
  既然没人提及此事,那朕就来提及此事。
  明日朕会在乾清宫,召内阁、户部、工部、内政部有司大臣,商榷钱法归一要务,废除工部所辖职权,厘清钱法归属,包括地方上铸币局的二三事!”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二百零七章:钱法归一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