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天津之变(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朝堂的涌动,京城的变动,附着很多群体的注意,然而很多事情的变动,不是旧有的那套玩法,就能改变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朝天子一主张。
  人,是这世间最复杂的个体,每个人的思想,是不相同的,大明天子贵为九五之尊,然终究也是人。
  大明历代天子,在御极登基后,所表明的治政理念,治国思想,都是不一样的。
  往往朝堂的格局,天下的走势,都会随天子意志,而在潜移默化间出现改变,这也造就每个时期,大明会处在不同的境遇。
  阳光映照在东暖阁的木窗上,经玻璃窗的折射,形成不少的光晕。
  不知不觉间,这座古老威严的紫禁城,悄然改变着,这一切的根源,都源于朱由校这位少年天子。
  朱由校稳坐在龙椅上,手持御趣÷阁,批阅着一份份奏疏,魏忠贤怀抱拂尘,静静的站在一旁,以便服侍天子。
  研墨,端茶,转呈,传话……
  天子所居的这座乾清宫,作为大明的绝对权力中枢,聚集着众多群体,以便尊奉天子意志而动。
  “孙知府,您此番北上进京,没引起外人注意吧?”
  一身红袍的王承恩,踱步朝乾清宫方向赶去,对同行的孙传庭低声道:“时下朝堂和京城这边,生出不少风波,若叫外朝有司知晓,孙知府擅离治地,终究是不好的。”
  “本府是尊陛下旨意,秘密进京的。”
  孙传庭向前走着,正色道:“离津赴京一事,除孙祖寿少数几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情。”
  “那就好。”
  王承恩暗松口气,“如此烦请孙知府,随咱家快些赶去乾清宫。”
  孙传庭微微点头,没有再说其他。
  对此次奉诏秘密进京,孙传庭的心里是忐忑的。
  此次要向天子禀明,天津治下的发展,还要陈述规划建设,关键还牵扯到内帑拨银。
  这内帑拨银数额不小,孙传庭有些担心,是否能争取到这趣÷阁银子。
  孙传庭的身后,跟着数十众内廷宦官,手捧诸多图样和案牍,快步朝乾清宫方向赶去。
  “皇爷,天津知府孙传庭,奉诏进京,现在殿外侯旨觐见。”王承恩低首走进殿内,恭敬的作揖禀道。
  “去正殿准备。”
  朱由校的手一顿,开口道:“叫尚膳监的人,给孙卿准备膳食,赐座斟茶,朕稍后就过去。”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低首应道。
  朱由校很想见孙传庭,多了解些天津的情况,然手头的这几份奏疏,很重要,必须尽快批示。
  坐在这尊天子宝座上,叫朱由校心里觉得时间,是那般不够用。
  要处置的事情太多。
  要解决的问题太多。
  朱由校聚精会神,批阅着御案上的奏疏,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魏伴伴,将这些批示的奏疏,差人送到司礼监,分类落实。”朱由校放下御趣÷阁,眉头微皱,脑袋有些昏沉,“需内帑调拨的粮饷,尽快筹措下发,特别是西山和辽东两处,加急着办。”
  “奴婢遵旨。”
  魏忠贤拱手作揖道,随后眼神示意殿门处,静候的内廷宦官,几名内廷宦官,忙踱步走进殿内。
  朱由校站起身,揉着发酸的后腰,缓步朝殿外走去,那几名内廷宦官,低首静候在一旁不敢多言。
  魏忠贤没有跟随天子离殿,御案上的这批奏疏,还需他交待那些宦官,尽快差送到司礼监去。
  “皇爷,正殿内一切准备就绪。”
  在正殿外候着的王承恩,见自家皇爷走来,忙快步走到天子跟前,低首说道:“现在孙知府,正在殿内恭候。”
  “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殿。”
  朱由校神情淡漠道。
  “喏!”
  朱由校缓步走进殿内,见坐在木墩上的孙传庭,神情严肃,陷入到沉思中,整个人看起来消瘦很多。
  朱由校就知孙传庭在天津所承压力不小。
  一张张图样,悬挂在正殿内。
  天津新城规划舆图。
  天津水利规划舆图。
  天津驰道规划舆图。
  天津港口规划舆图。
  天津诸厂规划舆图。
  天津……
  朱由校负手前行,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图样,天津治下的发展,在他的脑海里浮现,脸上的笑意渐渐多了。
  孙传庭在就任天津知府后,是一刻都没有松懈,脚踏实地的做着每件事情。
  “臣死罪!”
  本陷入沉思的孙传庭,只觉得眼前一晃,皱眉看去,在见到那身团龙袍服后,忙起身跪在地上,行跪拜之礼道:“臣不知陛下已至,未能……”
  “好啦,哪儿有这般多的罪。”
  朱由校转过身,面露笑意,弯腰搀扶起孙传庭,宽慰道:“这里就咱们君臣,外朝的那套规矩,就别死守着不放了。”
  对待有本事、务实肯干的大明栋梁,朱由校从不计较这些小事。
  大明能否拨乱反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看这批栋梁之才,在各自的位置上,究竟做成多少。
  “这半年多的时间,天津发生的改变很大。”
  朱由校坐在木墩上,伸手示意孙传庭同坐,“尤其是开海通商一事,给天津孕育了很强的生机。
  跟那帮欧罗巴各国的海商打交道,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吧?”
  “陛下所言甚是。”
  孙传庭微微欠身道:“自臣在天津新港,接触到葡国的人,在此后数月间,不少欧罗巴各国海商,就开始交替赶赴津门。
  在对接此事期间,天津海关做的很好,然很多事情,却需臣来把关,毕竟大明跟欧罗巴各国通商,这尚属首次。
  期间发生很多,但是都一一妥善解决……”
  听孙传庭陈述天津接触欧罗巴各国海商,所发生的种种,朱由校心里生出感慨,开海通商一事,并非嘴上说说那般简单。
  这半年多来,孙传庭呈递御前的密奏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此召孙传庭进京,就是想听听针对天津规划建设。
  朱由校清楚天津的重要性,若是该地发展海贸,能取得卓越成绩,那能带动北方诸港的发展,这会形成积极的连锁反应。
  现阶段针对江南诸省的谋改,还不具备相应优势,将北方诸省发展起来,是最为关紧的事情。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九十七章:天津之变(1)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