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召河南诸藩进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卿想要说的,是周藩一脉?”
  朱由校合上奏疏,看向孙承宗说道。
  “没错。”
  孙承宗作揖道:“左光斗所呈奏疏,言明此次水患加剧的事宜,其中就牵扯到周王府,还有几位郡王府。”
  魏忠贤、王承恩面色紧张,看向孙承宗,涉及宗藩的事情,这个时候提他干什么。
  不久前,骆思恭呈递的锦衣卫密报,就叫自家皇爷生场气。
  所涉就是周藩。
  要不是这几日,处理朝中政务,转移了注意,只怕这场气还要生下去。
  “孙卿提醒的对,朕险些忘了他们。”
  在魏忠贤他们的紧张下,朱由校一拍脑门,苦笑着摇头道:“针对他们的处置,朕心里都想好了。
  不过这几日,处理朝中政务,给忙忘了。
  魏忠贤,你去理藩院一趟,传朕口谕,命他离京赴豫,着命河南诸藩进京陛见,限期两个月。”
  “奴婢遵旨。”
  魏忠贤忙作揖应道。
  魏忠贤心里清楚,自家皇爷直呼其名,是表达心里的不满,涉及宗藩的事情,为何不及时提醒。
  “陛下,您召河南诸藩进京陛见,可是想像山陕两地诸藩那般,暂扣到丰台大营?”孙承宗面露忧色道:“如果说还是这样的话,恐其他诸藩……”
  “放心吧,朕心里有数。”
  朱由校摆手道:“如何处置此事,有理藩院具体负责,不会出现任何风波的,大明的宗藩啊,要逐步的重启教化了。ŴŴŴ.BiQuGe.
  朕设立宗学,就是为了此念。
  当初朕做此事时,朝中多少大臣反对,但看看这次黄河水患,若是不设立宗学,教化宗藩族裔的子弟,以后所遇麻烦会更多。”
  对于大明文官群体来讲,他们死盯着的群体有很多。
  宗藩群体。
  勋戚群体。
  太监群体。
  武将群体。
  似乎这些群体不盯好,那大明社稷就会倾覆一般。
  反倒是他们自身,却从没有想过要自查自纠。
  在这些修习圣贤之道的文官心里,他们就是辅佐天子,治理这大好河山,奉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理念的。
  如果说连他们的主张和见解,大明天子都不能正视的话,那就是昏君,就是暴君,没有其他可能。
  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是最为棘手和繁琐的事情。
  不过朱由校有足够的耐心,去逐步改变大明的意识形态。
  “孙卿,抓紧去做事吧。”
  朱由校想了想,对孙承宗说道:“回归朝堂佐证,卿家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不要辜负朕的厚望啊。
  内政部和西山,这两头都必须重视。
  自朕御极以来,愈发觉得大明社稷,存有诸多弊政和问题,若是不能将这些事宜,都逐一的做好,恐大明难以中兴。”
  “臣谨遵上谕。”
  孙承宗神情正色道:“绝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从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在朝所做诸多决断,包括对辽东的部署,孙承宗全都是看在眼里的。
  尽管过去的一年间,大明朝野间发生很多,朝中暗涌不绝,但孙承宗却觉得自家天子,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
  党争不定。
  吏治不平。
  弊政不除。
  贪腐不杀。
  那么大明只会遭遇更多困境。
  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将份内之事做好,尽力为天子分忧,为社稷虑。
  “等今日轮值结束,你们去御马监,自领五仗!”
  看着孙承宗离去的背影,朱由校眼神冷厉,看向王承恩说道:“涉及宗藩的事情,竟敢不提醒朕,似这等事情,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奴婢有罪。”
  王承恩忙跪倒在地上请罪。
  在乾清宫伴驾当值,能在御前的太监,那都是朱由校最信任的,目的就是查漏补缺,避免有些方面的疏漏。
  朱由校不管魏忠贤、王承恩他们,究竟是出于什么心思,没及时对自己提醒这些,但规矩就是规矩。
  错了,就要罚。
  有功,就要赏。
  赏罚分明,是彻掌内廷太监班底,实控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根本。
  “起来吧。”
  朱由校拿起御趣÷阁,冷冷道:“派人去枢密院那边,询问京城和京畿调整,所谋划的事情怎样了。
  九门提督府要抓紧筹建起来。
  看看现在京城这边,都乱成什么样子了,五城兵马司和五成巡城御史,就跟摆设一样!”
  “喏!”
  王承恩忙作揖道。
  近期因朝堂上的一些变动,京城各坊的读书人啊,清流啊,就开始聚集在一起,谈论起朝政是非了。
  哪怕有大明官报这些宣传口,但大明文人墨客喜好谈论朝政,似乎成了他们的一种风向标。
  东林党是怎样形成的?
  最初不就是聚在一起,谈论朝堂的种种功过是非,尤其是涉及民政的要务,渐渐的名气就起来了。
  在东林党人开始步入仕途,凭借国本之争一事,这名气和底蕴不断增强,以至于现在成了第一朋党。
  “皇爷,涉及诸港和诸造船厂,相应奏疏和案牍,都搬来了。”在王承恩匆匆离去没多久,王体乾捧着一摞奏疏,就走进殿内。
  “放这里吧。”
  朱由校伏案忙碌着,开口道:“给内厂传朕的口谕,命他们筹措一批船匠,连同他们的家眷,准备迁移到福建治下。
  内厂给予相应的补充,每人赏银百两,田十亩,此后归东番镇管辖,尽快筹措起新的造船厂。
  将天津那边,试行的管理措施,明确一份公函,一并送到福建那边去。”
  “奴婢遵旨!”
  王体乾忙作揖应道。
  处在这个宝座下,叫朱由校一念间,就能决定很多人的命运,错非是必要事宜,朱由校是不会轻易做决断的。
  但是东番镇的兴盛与否,关系到大明现阶段的开海通商,更关乎日后的开海扩张,朱由校必须查漏补缺。
  毛文龙他们的能力是有,但他这位大明天子,该给予的支持,必须增补到位,朱由校要利用他所掌皇权,来明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叫大明尽可能多的积攒些底蕴,尽快摆脱现有困境。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九十五章:召河南诸藩进京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