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九门提督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对待建虏的态度,朱由校并无紧迫之念,大明没必要自乱阵脚,按照建虏的节奏去动。
  建虏终究是游猎民族,不事生产,所拥有的各种生产技术,是比较落后和低下的。
  只要能断掉建虏的物资供需,掐断情报输送,那在军事上带来的优势,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散掉。
  努尔哈赤所领建虏八旗,除大明这一敌人外,所控势力的周遭,有科尔沁诸部、内喀尔喀诸部、野人女真等,甚至朝鲜亦算他们的威胁。
  辽左和辽南没有丢失,给予朱由校太多的战略优势,想除掉建虏之患,对朱由校而言还算简单。
  大明的主要问题,是在内部。
  势力的瓦解,无一例外,都是从内耗开始的。
  核心就是权力之争。
  朱由校御极登基快有一年了,从万历朝传下的那种混乱党争,叫朱由校逐步控制住了,并按他所构想的方向倾斜。
  不过掌控的皇权逐步增强,倚重的文武逐步增多,谋划的部署逐步变广,朱由校却愈发的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够。
  大明的疆域太庞大了。
  大明的体制太臃肿了。
  很多不好的事情演变,无一例外,都是从京城的这座朝堂,不断向下传递,一步步发酵扩散的。
  朱由校不能有丝毫懈怠,他要做的更多,他要拨乱反正,他要巩固皇权,他要乾纲独断!
  乾清宫。
  方从哲、叶向高这些内阁大臣,一个个神情各异,看向被同时传召的枢密院大臣,心里却开始揣摩起来。
  蒋秉忠、朱国弼等勋戚的被抓,叫原本吵闹的朝堂,立时就变得安静下来,以至于京城也跟着消停很久。
  从蒋秉忠他们被抓,到现在过去数日了,期间天子就待在乾清宫,没有传召过朝中大臣,也没召开过朔望朝。ŴŴŴ.BIQUGE.biz
  无法知晓到天子的消息,这对外朝的文官群体来讲,是极为忐忑难安的事情。
  “诸公,皇爷召见。”
  王承恩走出殿,拿着拂尘,看向方从哲、叶向高他们,神情平静道。
  众人闻言无不整理官袍,随后便快步朝殿内走去。
  走进殿内,方从哲、叶向高他们略显诧异,看着垂手而立的赵率教,这叫众人无不揣摩起来。
  “内阁和枢密院的都来了。”
  朱由校倚靠在龙椅上,看着方从哲他们,眼神坚毅道:“朕此次召诸卿过来,是有两件事情要言明。”
  方从哲、叶向高一行,无不相视一眼,直觉告诉他们,天子要讲的事情肯定不简单。
  “前些时日,京卫都督府这边,逮捕一批贪赃枉法、僭越法纪的罪臣,想来是在朝引起不小轰动吧。”
  朱由校拿起奏疏,面色平静道:“对于这些罪臣,朕不想多说其他,不管是谁,不管什么身份,敢做出这等事情,只要叫朕查出来,没说的,该逮捕逮捕,该审判审判。
  不过叫朕觉得愤怒的,是先前拱卫京城和京畿的三大营,已经是糜烂的不成样子。
  京城,乃大明国都所在!
  京畿,是大明核心所在!
  如果说京城和京畿,遭受到任何意外的话,那大明社稷就成空谈,朕还没想过要当亡国之君。”
  天子的这番话讲出,让方从哲、叶向高他们,无不是心里一紧,他们似乎猜想到天子,想说的事情了。
  必然跟京营有关。
  必然跟驻防有关。
  事实上方从哲他们心里所想,没有错。
  从谴派陈策、童仲揆、戚金他们,率部进驻三大营执掌,朱由校就有意彻改京城和京畿的驻防。
  京城的警备驻防,叫三大营各自分管一些区域,真若是遭遇敌情来袭,那对整个京城守备来讲,并不是很好的。
  拱卫京畿的整体驻防,明显是存有漏洞的,围绕京城所设的宣府镇、昌平、怀柔、密云、平谷等地,的确是驻守着不少军队。
  而在这重要的中间地带,主要的卫戍力量,全靠设立的卫所支撑,这对京畿的整体警备来讲,是漏洞百出。
  无他,大明卫所糜烂掉了。
  “为确保京城和京畿的安定,朕打算特设九门提督府。”
  朱由校深邃的眼眸,盯着方从哲他们,朗声道:“掌京城内外的守备、门禁、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职权。
  三大营所掌守备和门禁,五城兵马司,忠勇、忠武、武烈三军,皆转隶于九门提督府所辖。
  设九门提督一名,副提督三名,总兵官七名,副将、参将、游击将军等不再赘述。
  此后凡涉九门提督府调遣,归枢密院所辖举荐,呈递御前供朕御览批红,以此确保京城守备安定。”
  “!!!”
  方从哲、叶向高、顾秉谦、丁绍轼、孙如游几人,无不是脸色大变,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天子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惊人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国朝从无此等先例啊,此等拱卫京城的重权,岂能交由一人独揽啊。”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京城乃大明国都所在,是大明中枢要害,若遇武夫专断,必搅社稷安定啊。”
  “陛下,此乃祸国殃民之策啊,断不可这般草率而断啊,倘若……”
  毫无意外,方从哲、叶向高、顾秉谦他们,无不是情绪激动的规谏,反观王象乾、王在晋、李邦华、王洽几人,则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从枢密院落实三大营拱卫京畿,遴选一批驻军要地,王象乾他们就揣摩到天子,会彻改京城和京畿的守备。
  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事情会闹腾的这般大。
  这件事情要是捅到朝堂上,那必然会掀起不小的风波。
  “赵卿,你会祸国殃民,造朕的反吗?”
  看着激动的众人,朱由校没有理会,反看向赵率教,神情自若道。
  “忠于陛下!”
  “忠于社稷!”
  被天子点将的赵率教,此刻单膝跪地,拱手作揖道。
  声音之大,叫众人无不惊愕。
  九门提督府的设立,代表着皇权的巩固,在天子脚下的警备驻防,朱由校岂会不知此权之重。
  独设九门提督不行,权力太骇人。
  人都是会改变的。
  所掌资本多了,那就会有别的想法。
  所以才会有三名副提督,七名总兵官,这些重要的官职,所分管的职权不同,相互间制衡而立。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打造一批虎符,非遇敌情来袭之前,纵使是九门提督,想调动所有京城守备力量,亦是不可能的事情。
  预防不轨之事的发生,必须要从制度上着手,深化制度的震慑和约束,强调军规军纪的严肃性。
  更别提能进九门提督府的,不管是高层将领,还是中低层将校,无一例外都是朱由校精心挑选的,坚定的帝党,叫举荐权归属于枢密院,不过是为制衡文官群体罢了,最终决断权依旧在朱由校手中。
  想谋改大明军队,就必须从中枢开始着手,不然拿什么跟文官群体,好好的在这里斡旋和博弈?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六十三章:九门提督府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