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查!好好的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对待吏治腐败这件事,特别是地方上的,但凡是爆出来的,那朱由校的态度,就是非常明确的。
  杀!
  朝堂上的党争,朱由校暂且还能忍着,毕竟一股脑全给撸掉了,那大明中枢就直接停摆了。
  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宣党等诸多派系,朱由校想要的效果,就是剔除掉泛泛其谈之辈,留下务实肯干的官员。
  党争和吏治是挂钩的。
  朱由校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来一次次的震慑朝堂,叫大明沿着他所谋划的方向,逐步的调整过来。
  方从哲、叶向高、孙如游这些人,无不是心生惊惧,在天子讲出杀时,他们就知道河南官场,要经历一场血雨腥风。
  同样…这也是在警告朝中的大臣。
  “徐兆魁、孙居相何在!?”
  “臣在!”
  被点名的徐兆魁和孙居相,忙从人群中走上前,作揖行礼,朱由校看了他们一眼,却盯着方从哲他们。
  眼神冰冷。
  语气冷厉。
  “朕命你们奉旨离京,赶赴归德府,以钦差之名,巡察归德河政贪墨一案,不管牵扯到谁,全都抓回京城。
  内阁,可有异议?”
  “臣等无异议。”
  方从哲、叶向高几人,忙作揖应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算真牵扯到谁,方从哲他们这帮内阁大臣,也不敢多讲其他。
  “都察院这边,给朕尽快明确吏治新规。”
  朱由校没有理会,反看向杨涟说道:“看看大明吏治,都败坏成什么样子了,若是吏治再不整顿,大明江山就真的倾覆了。
  一个个身居高位,正事不想着解决,偏要管些旁门左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臣遵旨!”
  杨涟作揖行礼道。
  “臣等遵旨。”
  亓诗教、钱梦皋他们纷纷拜道。
  归德府爆出河政贪墨丑闻,虽说对地方造成伤害,然捅到朝堂之上,却叫朱由校再度掌握主动。
  先前因孙传庭在天津所做之事,朝中不知多少大臣,一个个群起而攻之,现在地方上生出乱子,将再度扭转朝中风向标。
  朱由校冷冷的盯着方从哲他们,“把左光斗呈递的奏疏,内阁给朕明发出去,叫朝中诸有司衙署都好好看看,谁敢做此等事情,朕不介意奉《大诰》之威,杀杀这股不正之风!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来乾清宫之前,方从哲、叶向高他们,一个个是心思不定,不知究竟发生什么了。
  离开乾清宫时,方从哲、叶向高他们,只觉得心生寒意,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了。
  “何阁老,涉及吏治新规的派驻监察御史,必须要尽快落实下来。”M.biQuge.biZ
  走出乾清宫的杨涟,神情严肃,对何宗彦说道:“归德府河政贪腐一事,不仅仅是地方上的问题,朝中有司也是有责任的。
  这幸亏是陛下此前明确河道整顿,加之左巡抚赴任后及时查明,不然真等到黄河汛期到来时,那后果不堪设想。”
  “此事的确是这般。”
  何宗彦紧皱眉头,边走边说道:“我等即刻回都察院,就派驻监察御史一事,明确相应人选。”
  走在前面的叶向高,听到这些声音后,整个人显得很憔悴。
  一个杨涟,就折腾不少事情。
  怎么左光斗离开京城,偏偏选择这个时候,要捅出归德河政贪墨的丑闻。
  叶向高甚至都不敢想下去,这件事情在朝传扬开后,如何跟那些人交代,东林党内必将动荡。
  ……
  “现在离黄河汛期,还有一段时间,一切还都来得及。”
  朱由校站在舆图前,皱眉说道:“刘若愚,即可给司礼监传旨,从内帑调拨一百万两银子,着内厂筹措一批粮食。
  你亲自带队,抽调一批厂卫,命陈策抽调一批精锐,押运这批粮饷,紧急赶赴归德府,着左光斗尽快组织人手,修筑河堤。”
  “奴婢遵旨!”
  刘若愚忙作揖道。
  现在是七月初,若是赶赶时间,先行加固河堤,说不定能避免归德河段决口,此事若能避免,那对地方的伤害就减小了。
  天启年间的那些大灾,朱由校心里是清楚的。
  地震,水灾,旱灾,雪灾,蝗灾……
  就像是他娘的商量好了,一茬接着一茬闹腾,若是这些灾情的影响,不能降到最低,对大明的伤害太大了。
  “水利建设若是能够跟上,那水灾和旱灾的影响,就能够降到最低。”
  朱由校指着眼前的舆图,双眼微眯起来,“蝗灾能通过皇店收购蝗虫,叫发生地的百姓捕杀,唯独地震、雪灾、风灾这些,却是没有办法。
  看来要尽快筹建一个新衙署,专司处突赈灾事宜,不能被动的承受。
  直娘贼的,这可用的人才太少了,需要办的事情太多了。”
  说着,朱由校一甩袍袖,朝御案处快步走去,拿起御趣÷阁,就开始奋趣÷阁直书起来。
  在殿外候着的张彝宪,此时小心翼翼的走进殿,顶替离去的刘若愚,服侍在天子身边。
  无意间,张彝宪看到天子所写,设赈灾总署和行署的构想。
  “去,叫王承恩过来。”
  “喏!”
  张彝宪闻言,忙作揖应道。
  现在内廷这边,可以倚重的太监,魏忠贤派到丰台大营,刘若愚派到归德府,王体乾、李永贞他们坐镇司礼监,身边不能没有可信任的太监。
  王承恩,从赶赴辽东归京后,就和方正化一起,负责西辑事厂事宜。
  内廷的第二套太监班底,是以王承恩、方正化为首,像张彝宪这些在内书堂待着,并在乾清宫轮值,还没到启用他们的时候。
  规矩是确保秩序的根本。
  秩序是稳定大明的核心。
  不管是在外朝这边,还是在内廷这边,朱由校都遵循这一原则,脱离这一所在,那就会出现失控的情况。
  天启朝的大明,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面对这般多的问题,朱由校一个人,要对抗诸多群体,他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逐步的拨乱反正。
  有些事情急不得。
  他这位少年天子急了,那大明就乱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五十七章:查!好好的查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