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河工弊政(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紫禁城,乾清宫。
  “徐卿,这一两个月,是红薯、土豆、玉米的关键期,可一定要多多重视啊。”
  朱由校负手前行,对消瘦不少的徐光启说道:“亩产怎样,种植细则,注意事项这些情况,都要总结好才行。
  如果今年种植的收获不错,下一步,朕打算先在北直隶各府,试着推广种植,叫皇店那边签订契约。
  这些年来,大明治下的灾害频生,造成的粮食减产不小,要是能多一些别的口粮,那能给大明百姓带来实惠啊。”
  “陛下放心,农科这边都准备好了。”
  徐光启微微欠身道:“现在直隶各府县,那些种植红薯、土豆、玉米的皇庄,都派驻有专人盯着。
  每天所查之事,都会汇总到京城这边,臣会根据各地情况,进行相应的总结。
  就现阶段的长势来看,这些作物都是高产的,特别是玉米,是能添为口粮的,跟小麦和水稻,同样重要。”
  朱由校听闻此言,心里所惦记的这件事情,才算放下来,有徐光启带队搞培育种植,叫他安心很多。
  天启元年培育种植一批,天启二年在北直隶试推广种植,天启三年扩大种植范畴,只要农科院这边,能根据各地气候、土质等问题,培育出一代代良种,朱由校相信最多十年,大明的粮食篮子,就能增加很多。
  “陛下,臣听说近期朝野间,因天津开海通商一事,快吵翻天了?”徐光启想了想,神情凝重道。
  “卿家知晓此事了?”
  朱由校停下脚步,说道:“不错,反对的声音很大,觉得朕这样做,是叫大明社稷陷入危险之下。
  卿家提及此事,可是有人去找卿家了?”
  “是有一些人找臣。”
  徐光启眉头微皱,微微欠身道:“不过臣倒是觉得,在天津开海通商,是对大明有利的事情。
  多叫大明上下,了解一些大明之外的情况,总是没有坏处的,就像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
  如果说能通过开海通商,跟那些欧罗巴各国的人,了解到一些别的产物,是对大明有利的话,那终究是好事。”
  朱由校笑着摇头道:“卿家能这样想,不代表别人能想通这些,那些反对声最大的,其实就是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了。
  朕知道在江南诸省治下,有那么一批海商,私底下涉及海事,朕觉得规模还不小。
  不然的话,朝中的这帮文官,不会反应这般强烈,先前怎样,朕不想多言,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徐光启一愣。
  他没有想到天子,竟然知晓这些事情。
  原本他提及此事,就是想对天子禀明此事。
  “好啦,徐卿无需理会这些。”
  朱由校摆手道:“卿家现在的精力,还是该放在农科上面,等红薯、土豆、玉米都收获了,那便是大功一件!”
  “臣遵旨。”
  徐光启当即作揖应道。
  对徐光启这些务实的贤臣良才,朱由校是不会让他们身陷党争旋涡的,东林党他们想要争斗,那就叫他们争斗好了,像徐光启他们,就隔绝在党争旋涡之外,踏踏实实在各处做事就行。
  从天启元年开始,大明就要经历灾害频生的阶段了,大量的事情需要解决,朱由校可不想叫局势乱起来。
  ……
  司礼监。
  “那批罪官被皇爷下诏狱后,这外朝的文官,表现得不那般疯狂了。”坐在官帽椅上的王体乾,露出一些笑容,看着李永贞他们,说道:“咱们司礼监这边,也算是轻松些了,不必像先前那般忙碌了。”
  “谁说不是啊。”
  李永贞忙着手头的事宜,笑道:“前些时日,快把咱司礼监忙疯了,不仅要分拣那些弹劾奏疏,还要做各种差事。
  王掌印,您是不知道啊,咱家那些时日,腿都快跑废了,特别是西山那边,咱家都不知跑多少趟了。”
  其他几名随堂太监,听闻此言后,一个个都开始倒起苦水。
  虽说在司礼监这边,他们在内廷的地位和权势,都是最顶流的,不过所肩负的职责和重担,那同样也是最重的。
  就他们皇爷所交代的旨意,那是一项都不敢怠慢,生怕出现任何差池。
  “这是要坏事啊!”
  本带着笑意的李永贞,看到手里这份奏疏,皱眉看向王体乾,“王掌印,归德府那边出事了。
  新任治河巡抚左光斗,呈递的急奏。
  弹劾归德府地方官员,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使得治下黄河大堤,存在很多隐患,眼下是七月初,若是等到了汛期,恐这些……”
  “什么!?”
  王体乾听闻此言,立时就从官帽椅上站起,皱眉朝李永贞快步跑去,一把夺过那份奏疏,匆匆看了几眼。
  “这真是要坏事啊!”
  说着,王体乾拿着那份奏疏,就快步朝堂外跑去,神情间所流露出的忧色,是怎样都遮掩不住的。
  在他们司礼监这边,有着一份明确的细则,涉及到灾情,河道,赋税等方面的,不管什么时候,必须第一时间呈递御前。
  “这天津开海通商,还没消停下来,归德府那边,怎又折腾出事情来了。”
  “谁说不是啊,若是这般的话,只怕皇爷又该生怒了啊。”
  “快,抓紧时间筛查一遍,看看今日通政司那边,所呈递过来的奏疏,是否存在着遗漏。”
  跟着跑出去的李永贞,瞅着王体乾匆匆离去的背影,眉头微皱起来,彼时的堂内,传出数道声音。
  “唉,又有的忙了。”
  李永贞轻叹道:“这帮天杀的文官,怎么就是杀不住他们的贪心啊,朝堂上的还没平静下来,地方上又生事端了。”ŴŴŴ.BIQUGE.biz
  李永贞能够想象到,自家皇爷看到那份奏疏,会是怎样的反应,对河道整治,自家皇爷是最重视的。
  看着悬挂半空的烈阳,没由的,李永贞却有几分寒意,如果说归德府那边,事情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只怕今年河南布政司那边,必将遭遇严重的水灾啊,这可真是多事之秋啊。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ahfgb.com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趣÷阁趣鸽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帝更新,第一百五十五章:河工弊政(2)免费阅读。www.ahfgb.com

章节目录